分享

中国人对于城市旅游“热点”已开始转向对郊区、乡村的旅游

 昵称12396106 2013-07-03

 

 

中国人对于城市旅游“热点”已开始转向对郊区、乡村的旅游

 

中国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121天,占一年365天的1/3。教师又有寒假暑假,休息日更多了。一年中有这么多休息时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不少干部,职工均有这样的体会。过去,人们只知道工作,很少有时间来休息,更谈不上旅游。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变了,在提高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也逐步地在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旅游已经成为不少人喜爱的一种健康而有意义的活动了。

可能在一些人的眼里,旅游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短期时间的休闲行为。如果将生活比喻为大海,而旅游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这对于那些旅游事业刚刚起步的国家、地区和群体而言,或许会产生这样肤浅的认识。事实上,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和那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地区和人民来说,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旅游的时间和行为相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说,确属“短期的”和“暂时的”,然而,人们对旅游的需要,却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差异,希望了解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不同的东西,吸收“来自差异中的差异”。

(一)旅游景点的选择从城市逐步转向农村

过去,中国人,特别是位于南方的福州人均把旅游点选择在城市,诸如,古今交融美的北京;青春都市美的深圳、海南;东方现代美的上海;湖光山色美的杭州、苏州;山城错落美的重庆;古都文明美的西安;春色浪漫美的昆明;蓝色宁静美的青岛;动感都市美的香港、澳门等。这些地方确实有不少旅游的景区。但从20世期末开始,中国人对于城市旅游“热点”已开始转向对郊区、乡村的旅游。什么样的“乡村”对游客产生良好的印象呢?乡村“理想的风景画”大致有以下三种:

1、优美的风景画。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交相辉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桥、流水、人家”用来表述陶渊明笔下的那种“桃花源”的意境。游客置身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效果。

2、别致的风俗画。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居、宗教、仪式、庆典、习惯等,具有独特价值的地方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等,使游客可以从中感受到浓郁的、独特的传统风貌。

3、异族的风情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些“做出来”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经过人为“设计建造”出来的景区和景点。有较为完整的“异文化”体系,如宗教、巫术、仪式、礼节、语言、文字、歌舞、服装、饮食、民居、器具等,使游客有机会观察和了解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异文化”形态。

当然,如果拥有多种资源,并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旅游资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更为理想。我国云南的丽江之所以成为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将“优美的风景画”“别致的风俗画”和“异族的风情画”集于一身。

(二)旅游纪念品以及用“地方特色”装点的纪念品

从广泛的背景上来认识,旅游纪念品通常会被视为旅游、旅游事件以及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所有相关事情的“副本”。作为“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符号表述,旅游纪念品不仅仅只存在于旅游纪念品本身,它还与记忆的多维性相联系,既是“他者过去”的表现和记忆,也是“自我过去”的表现和记忆。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个人属性,通常与旅游行为中的某一个事件、人物、地点等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物”,它的意义要大于它本身的物质性功能。当然,纪念品的拥有者可以有他自己的功能或者其他理由,诸如用来进行房屋装饰,具有金钱上的价值,或阶级和地位的标示物等。但可以肯定地说,旅游纪念品并不只是一个特殊的“特质形式”,它还与通常发生的过去的某些人、某些事具有某种联系。

“展示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大抵是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两个主要追求目标。这些情形也会在旅游,尤其是民族旅游中表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涉及不同的民族或者族群为标志符号的“物质文化”的表述层面。如果事情仅限于一个游客在某一个旅游目的地买一些旅游纪念品这样一件事情来看,它似乎非常的简单,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语境中去看待,旅游中的纪念品当中汇集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已经融入到现代工业形态当中,而潜伏在这些工业发展背后的因素和事情却是相当复杂的。有必要特别指出来的是,虽然纪念品工业在“原住”和“非原住”民族之间进行着某种相同的意义表达,但是,土著艺术家和纪念品的生产者在他们旅游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中,必定会通过制造纪念品来表达他们的族群认同,通常并不能成为严肃的有 机部分。在这里,交易成了一种“魔法”。虽然在旅游活动中,表面上的游客与东道主的关系泾渭分明,旅游纪念品却时常在其中扮演着一种“交换”的角色。按照市场的“公平自愿”原则,交换双方各取所需。于是,旅游纪念品的交易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转换场域”。当然,如果这种行为只是人们在一般的交易市场从事交易活动,那仅仅是单纯的商品贸易。问题在于,旅游活动,特别是民族旅游活动中,旅游纪念品除民满足游客“寻求他者”的动机外,更在交易中传达着双方的价值认同、意识和态度。所以,在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制作和交易中,某一民族或族群会在特定的旅游纪念品中附丽符号意义,游客和东道主在纪念品的交易过程中所传递的价值信息,旅游纪念品的产生给东道主地方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起到什么样的变化等,都值得人们认真思考。

中国近几年来,旅游商品业的开发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观。不少地区,特别是县的旅游景点如火如茶的出现,这对于丰富榕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旅游业的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要继续不断地发扬传统,特别是要发扬中国地区的地方特色来选择景区。笔者曾两次到贵州的黄山的瀑布区参观,

(三)旅游商品开发和纪念品的制作必须抵制腐朽文化和封建迷信活动

旅游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旅游景点中的建筑交通、奇山秀水、流泉飞瀑、茂林芳草是其外显载体,而文化才是旅游景点的核心。因此,全国各地在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中,大多注意挖掘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然而,就目前各旅游景点所彰显的文化品位来看,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高雅与低俗之别

游览这样的景点,无美可赏,无趣可乐,既不悦目,更不怡情,反而令人生厌。长期接触或沉溺于这样的文化,定会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减,道德滑坡,背离科学与文明。低俗文化既有悖正常的市场规律,又违背健康的道德伦理秩序;既无助于发展地方经济,也无益于建设先进文化。由这种“怪胎”而生的旅游品牌,达不到概念营销的效果,只会被大众所冷落乃至唾弃。

笔者期望,旅游局等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加强对一些购买纪念品的店面进行检查和清理,让中国旅游业的开发和纪念品的制作更能为繁荣福州市的经济,为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而作出新的贡献!

福州收藏家福州民革张祖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