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桥志勾勒说不尽的苏州古桥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7-04
老桥志勾勒说不尽的苏州古桥
  宝带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这首《送人游吴》把苏州的“水城”特质描绘得淋漓尽致。水多则桥兴;苏州有多少桥,就有多少故事。苏州地方志办公室着手编撰首部专业志《苏州老桥志》,详解400多座现存的、有百年以上历史、多含人文典故的苏州古桥。有了《老桥志》,人们漫步小桥流水间,观读桥头雕刻、桥身联语,看到的将不仅仅是桥,更有穿越千百年沧桑的人文历史。

  前世今生

  老桥博物馆有了馆藏说明

  一路曲折林荫道,记者来到苏州宝南路尽头,中国十大名桥之一宝带桥豁然展现:长桥与京杭大运河平行,横跨澹台湖,桥中部三孔联拱高高耸起,两边各有25个小桥孔,桥面从中间向两边逐渐降低,青山绿水相衬,恰似飘动于水乡原野上的一条宝带。

  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用金山石筑成,长316.8米,有53个桥孔,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记者纳罕:名扬天下的宝带桥,为何不是横跨运河而是与其平行?为何北端通向一个江中荒岛成为“断头桥”?

  苏州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邬才生说,答案都在《老桥志》里。原来,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漕运盛行,秋冬季节,船只顶着西北风难以行进,需要纤夫背纤,但沿着大运河所筑的纤道被澹台湖截断,为畅通漕运,唐朝刺史王仲舒捐出玉带募捐,修建了与运河平行的宝带桥,以桥代堤,让纤夫们不必涉水背纤。

  据《老桥志》,宝带桥建成后,唐、宋、元、明、清五代六次重建、重修,而它成为断头桥,则是1987年4月开始运河改道工程之后的事。当年,原计划借力澹台湖开挖新运河,移建宝带桥,以节省大量资金、土地和人工,考虑到保护宝带桥及澹台湖景观,最后还是把河道北移近百米,在田野上挖出600米长的新运河,被截断的一小片土地夹在新运河与澹台湖中间,成为“江心岛”,宝带桥也就成了断头桥。通往吴江、浙江的公路也西移2000米。水路、陆路同时改道,彻底避开并保护了宝带桥。

  “老桥、名桥是苏州重要的地方文化。”邬才生一边翻看《老桥志》纸稿一边说。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都城起,苏州古城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至今未变,水路、陆路两套交通系统密切结合,“其节点处必定有桥”。负责《老桥志》古城区181座老桥考证编撰的苏州市建委退休老干部瞿慰祖,向记者展示自宋代《平江图》以来,7张历代苏州城区地图,上面清楚地标记了马路、河道和桥梁:宋《平江图》,标有桥梁295座;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图》,城内有桥梁329座;清乾隆《姑苏城图》,标有桥梁256座;清末《苏城全图》,标绘城内桥梁241座;1940年《吴县城厢图》,城内有桥261座。

  “苏州目前保存的老桥数量多、形态异、造型美,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可谓现实版‘老桥博物馆’。”瞿慰祖说。苏州最初的古桥以木构为主,后逐渐被石桥所替代,又有了平桥、廊桥、拱桥等门类。单单拱桥,就有现存最高的单孔石桥吴门桥、三孔普济桥、七孔石湖行春桥、虽是九孔却被称为“十眼”的昆山十眼桥,还有曾经辉煌一时的七十二孔吴江垂虹桥。

  “我们写这部志,就是为‘老桥博物馆’的所有‘藏品’写下馆藏说明。苏州400多座老桥、名桥的‘前世今生’,包括地理位置、桥名由来、修建记录、材质变迁、文化典故等,都追述得清清楚楚。”邬才生说。

  活的记忆

  老桥见证千百年的变迁

  古老建筑是历史最好的脚注。沿着《老桥志》里桥梁兴废变迁的线索深入下去,可以看到苏州城甚至中国沧海桑田的变化。

  记者去寻访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觅渡桥。觅渡桥在城东南葑门外古运河上,单孔拱式桥,东西两坡各有53个台阶,坡缓易行,高而不峻;桥面石缝闲草偶生,桥边绿树幽静,建有开放式文化公园。

  觅渡桥所在位置是古时吴江经苏州去常熟等地的必经之处,桥建成之前行人需借渡船过河,常被渡工欺凌,昆山僧人敬修在此屡遭渡工横暴,发誓募捐建桥。元大德二年(1298年),觅渡桥开始建造,历时一年有余建成,始名“灭渡桥”,意为“志平横暴也”,后易名为“觅渡桥”。明代葛成曾率众在这里攻打过税卡,农商苛捐杂税得以免除;1862年太平军在这里重创“洋枪队”……

  上海世博会上,装饰苏州馆南墙的是半座万年桥。曾经,胥门的万年桥与南郊的宝带桥、山塘的彩云桥一道,被称为苏州“三鼎甲”状元桥。

  很少有人知道,胥门有近两百年无桥的历史。苏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说,苏州古城共有六门,胥门位于城西南。明嘉靖年间,严嵩见胥门吊桥的紫石古朴,十分喜欢,拆下运到家乡江西建成万年桥。“此后,苏城六门惟独胥门无桥,风水先生附会说,苏州城西狮子山与胥门相对,不宜建桥引狰狞之势入城。此后近200年间胥门无桥。”陈其弟说,直到乾隆五年(1740年)苏州经济更加繁荣,在此“往来问津者日以万数,待船以济则苦杂众,有风涛之虞”,知府汪德馨力排众议集资建桥,费时二年建成三拱石桥,取名万年桥。

  1937年日军侵入苏州,将万年桥的石级、道轨拆去,改为弹石斜坡,同时拆除东西两侧的民房,建成新马路与原有的城外大马路(今阊胥路)相通,供日军车辆出入。据《苏州市志》,1944年6月8日,“一辆货车经过胥门外万年桥(木结构)时,桥不胜重负而倒塌。”苏州图书馆馆藏的1944年6月9日《江苏日报》,刊登了题为《胥门外万年桥昨午突告倾塌——运货车堕河死伤多人》的消息,证实压塌万年桥的是满载煤块的日军货车……万年桥叠经兴废,2004年改建成三孔石质拱桥,横跨在胥门外护城河上。

  苏州水陆城门盘门外、南护城河上,耸立着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单孔石拱桥吴门桥。吴门桥始建于北宋,原名新桥,南宋绍定年间重建,改名吴门桥。据《老桥志》,当时胥门封闭,盘门成为苏州古城西南水陆要冲,附近又有驿馆,自古繁华,吴门桥下船只穿梭往来,桥上行人摩肩接踵。吴门桥中部拱峰高耸,旧时行船,在苏州众多桥中,惟经过吴门桥可以不落篷。

  凝作永恒

  老桥成为鲜明的文化地标

  岁月更迭,多少老桥被重建、被改名甚或被毁坏,它们的故事却因了一代代骚人墨客的注解而愈加丰富,老桥成为苏州一座座鲜明的文化地标。

  “枫桥”是家喻户晓的苏州名桥,但据《老桥志》,它本名“封桥”。据《老桥志》,枫桥地处古代水陆交通要道,设有护粮卡,每当漕粮北运经过,就封锁河道,禁止其他船只通行,故名“封桥”。唐张继赶考落第,途经此处写下《枫桥夜泊》一诗。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宋仁宗时大学士王珪书写《枫桥夜泊》诗碑。此后,“封桥”被传为“枫桥”。

  张继的失意引发一代代文人的共鸣,他们的酬唱之作延续并丰富了这一文化传统,枫桥成为这个传统的中心象征,明代高启写诗赞道:“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除《枫桥夜泊》,《老桥志》还收录了其他有关枫桥的诗词。杜牧在《怀吴中冯秀才》中写下了晚唐的怅惘:“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谣。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南宋陆游在《宿枫桥》里感慨万千,遥追四百多年前的张继:“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在桥上设置楹柱、雕刻楹联,是苏州传统桥梁建筑最为普遍的现象,桥梁超越了实用价值,承载着诗词、楹联、碑记、民俗等门类的文化。因此,举凡较为有名的老桥诗词及楹联,《老桥志》都搜集记录在桥史之后。

  老桥楹联,通常是状物、写景、抒情。山塘河的普济桥,楹联是“东望鸿城,水绕山塘连七里;西瞻虎阜,云藏塔影立孤峰”,既描述桥的地理位置,又吟咏山塘和虎丘的美景。有的楹联则含有道德劝诫或处世哲理,如吴县胥口后塘桥的桥联是“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而吴江盛泽白龙桥的楹联是“风送万机声,莫道众擎犹易举;晴翻三尺浪,好从欲水更思源”。

  在瞿慰祖看来,很多老桥能够存留,是因为它们的文化之美,这美既体现于桥梁实体,也体现于桥上的楹联与写桥的文学作品。“那些文化代表人物把自己的情志赋予桥,桥所承载的文化成为桥的灵魂;桥可以消失,灵魂却不死。”

  乌鹊桥和吴江垂虹桥就是这样不死的桥。吴江垂虹桥为七十二孔连拱桥,因“环如半月,长若垂虹”而得名,历代文人雅士为其吟诗作赋,名动一时,1968年坍毁,如今仅存十二孔,仍是吴江文脉的象征;苏州乌鹊桥,因春秋时吴王建乌鹊馆而得名,后因白居易诗句“乌鹊桥红带夕阳”而名声更彰,现仅余桥名,却因其诗意而活跃在人们的想象中……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江南水乡养育了多少代人的梦境,而不论昨日今天,梦境里,老桥都是不可缺少的风景。

  本报记者 苏文龙 刘 烨 潘朝晖

  配图  本报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