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相信大家经常会收看一些古今中外与军事有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作品,这些影视作品中那些真实的战争场景及扣人心弦的情节,无不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军迷朋友。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升温,数不尽的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某个角度说,战争题材影视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且对军事及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但是究其战争影视的真实性与历史性,很多的影视作品就差强人意了,在这里,我想谈一谈关于国产军事剧中的军服及装备的道具使用问题。

说到一些国产军事剧中的军服及装备的道具,很多军迷朋友都会感到困惑,例如:在一部描写关于“重庆谈判”的电视剧中,在会场门口的国民党士兵每个人手拿MP5冲锋枪站岗;一部描写抗战时期的电影中,国民党海军身着解放军87式海军常服……,对于这类国产军事剧中的军服及装备的道具的穿帮问题,不胜枚举。军事剧中的军服及装备的使用问题,应该是由美工组负责管理,如果美工组的工作人员对军服及武器装备知识不作了解,那么军服及装备的使用就一定会出现问题。相比之下,我国早期的与军事有关的影视作品,其使用的军服及装备的道具倒是很少出现错误,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建国初期国内战争刚刚结束,大量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及军服遗留,因此很多影视作品中的道具使用的就是战争中的“真品”,完全复原了当年战争中的真实度;另一个原因在于那个年代人民的工作的热忱比较高,对于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不轻易放过。时至今日国产军事剧中“雷人”的场景却是层出不穷的,其实这是一种退步的表现,更不用说拿现今的军事剧与国际上的著名军事影视作品相比较了,由HBO拍摄的描写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迷你电视剧《兄弟连》,其幕后制作可以与任何一部大片相提并论,制片人汤姆·汉克斯和斯皮尔博格对场景、道具和群众演员要求很高,他们先后到英格兰实地取景,剧组人员在那里搭建外景基地,几乎是在“造”出了一个小镇,将英格兰“变”成了法国。与此同时,他们找来专门的道具厂商按照二战时期的参战国装备进行实物复刻。工作人员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按照元年的军服和装备的款式进行制作,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剧中大部分真实细节都得以完美展现。说到这里,我国的很多战争“神剧”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如今的国产军事剧虽然已经没有了直接的“宣传教育”任务,越来越多的军事剧内容空洞化、游戏化,剧中的军服及装备的道具使用似乎更不是什么大事了,从一个军迷的角度出发,我会觉得这些军事影视作品粗制滥造,无心继续观赏。但是从更深的角度去分析这一情况,对于一些国产军事剧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广大观众,起到非常消极的宣传作用,同时其收视率也不会因此增加。若这种窘况持续下去,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近代的中国历史是曲折的,中国最终取得胜利,其代价是前辈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牺牲才换来的。实在不能将这一题材的影视作品变为纯粹的“娱乐品”。因此,作为一个军迷,我希望今后再国产军事剧中时剧组的工作人员能够对于军服及装备的使用做一些深入的工作,不要再有这么多“雷人”的场景出现,走出战争“神剧”这个怪圈,在估计收视率的同时为广大观众做出良好的导向。

下面我想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雷人”案例,来看看国产军事剧的中的乌龙。

“新四军士兵使用解放军56式冲锋枪”



解放军56式冲锋枪可以说是在各种国产军事剧中“上镜”最高的武器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授权仿制的第一款AK系列步枪就是著名的56式冲锋枪,该型枪口径为7.62mm,发射7.62×39mm,使用1956式步枪弹药。56式冲锋枪在AK-47突击步枪基础上加装了枪刺,1956年定型(简称56式),随之大量装备部队。“因此有些网友戏称为:卡拉什尼科夫(AK47),赐予我力量吧1



固定枪托与折叠枪托两个版本的56式冲锋枪

历史真相:

如果要描写新四军战士当年轻武器的话,最起码也是一战时期德国研制的MP18冲锋枪,MP18冲锋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德国的雨果-施梅瑟研发的冲锋枪。MP18冲锋枪因其生产厂商也被称为“伯格曼冲锋枪”。一战后期,德国军队为打破堑壕战的僵局采用一种称为“暴风突击队”的小分队“渗透突击战术”,1917年德国研制了使用手枪子弹的自动武器来配合渗透突破堑壕的突击战术。抗战时期,共产党军队使用的轻武器繁多,使用自动化武器少之又少,使用德国研制的MP18冲锋枪(俗称“花机关”)的情况还相对多一些。



“花机关”冲锋枪实物图

“国民党士兵使用MP5冲锋枪”



在一部描写抗战结束后“重庆谈判”的连续剧中,一群国军士兵手拿MP5冲锋枪站岗………

这一场景让稍有军事常识的朋友啼笑皆非。H&KMP5冲锋枪是由德国黑克勒-科赫所设计并制造的冲锋枪,是这个军械厂最著名及制造量最多的枪械产品。HK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专注于G3步枪的研发生产,因此,HK54冲锋枪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这款冲锋枪直到1964年也没有正式生产,HK公司在1965年才公开了HK54冲锋枪具体细节,随之向德国军队、国境警备队及州警察部队提供试用产品。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正式将HK54冲锋枪命名为MP5(MachinePistol5)冲锋枪,并且沿用至今。由于MP5冲锋枪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执法机构中作为制式枪械使用,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总体来说,中国的军队及执法部门其实并没有大量的引进MP5冲锋枪当作制式装备,剧组在拍摄时使用的MP5冲锋枪应该是国内生产的儿童玩具,由此闹出“乌龙”。



MP5冲锋枪

历史真相:“重庆谈判”发生于抗战胜利以后,此时的国军士兵已经大量的配发美械,如果剧中希望士兵手持自动武器的话,应该使用当时流行的美产汤姆森冲锋枪或M3冲锋枪。

汤姆森冲锋枪

汤普森冲锋枪,是美军在二战中最著名的冲锋枪之一,其设计者为约翰·T·汤普森于1910年末设计,并由美国的自动军械公司生产。汤普森冲锋枪发射11.43mm(0.45英寸)手枪弹,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黑帮横行,芝加哥黑帮等犯罪集团大量拥有这款冲锋枪,因而这款冲锋枪又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1938年,汤普森冲锋枪开始服役于美国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采用。总体而言,汤普森冲锋枪分为两个版本:M1928与M1。中国军队使用汤普森冲锋枪比较广泛,早在“孙中山”那个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因此“重庆谈判”时期国军士兵使用汤普森冲锋枪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两个不同版本的汤姆森冲锋枪



汤姆森1928版本冲锋枪



汤姆森M1版本冲锋枪

M3冲锋枪

美国GMC公司于二战后期时期大量生产的廉价的M3.45口径冲锋枪。于1944年在军方服役,取代之气造价昂贵的汤普森冲锋枪。由于M3冲锋枪外型与给汽车打润滑油的润滑油枪类似,因此绰号为“黄油枪”。“黄油枪”发射0.45英寸(11.43mm)柯尔特自动手枪弹有效射程为200m,由30发弹匣供弹。在抗战后期,毕竟M3冲锋枪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军队大量接收美援M3冲锋枪,与之前的汤普森冲锋枪一同使用。



M3“黄油枪”

“解放军使用AWP狙击枪”



在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电视剧中,一名解放军手持“AWP狙击枪”的,由此“雷”倒众人……AWP狙击枪是由英国国际精密仪器公司生产的,AWP-狙击步枪是一款高精度步枪,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2类:一类是“绿色”步枪,专为军队设计,发射超音速弹;一类是为执法机构和国内安全部门设计的“黑色”步枪,包括0.243英寸、0.308英寸口径的AWP(有效射程600m)和0.308英寸口径的AWS(有效射程300m)高精度步枪。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AWP狙击枪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于此剧中的AWP狙击枪,应该是剧组使用的国内生产的AWP狙击枪玩具才闹出笑话。



AWP狙击步枪

历史真相:

“斯普林菲尔德”M1903狙击步枪

M1903式步枪,因其生产厂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而得名斯普林菲尔德步枪(也有译成春田步枪)。1903年命名“M1903,0.30英寸步枪”,作为美军制式步枪。是美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制式装备。在二战期间,美军仍然采用M1903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后来被M1加兰德步枪所代替,美军挑选出精度较好的M1903式步枪并配装制式光学瞄准镜,作为制式狙击步枪。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得到美国的援助,配发了一定量的M1903狙击步枪,随后被解放军缴获,因此在这部“雷人”剧中,应该使用M1903狙击步枪作为拍摄道具。



M1903式步枪及两款不同的光学瞄准镜

“二战时期美军援华部队的全地形迷彩”



在一部描写“抗战时期美军援华部队”的连续剧中,里面所有的“美军援华部队”成员身着现役美军公发的全地形迷彩进行战斗,如果当时的美军都拥有这么高的军事技术,那侵华日军还……美军全地形迷彩是美国CRYEPrecision公司设计并生产的新迷彩。它的伪装效果超过了现有的其他迷彩。因此,现役美国军队中陆军在阿富汗战场完全配发全地形迷彩进行使用。



现役美军使用的全地形迷彩

历史真相:

事实上,美军援华部队在中国战区使用的制式军服与其他战区的没有很大区别,二战时期美军还没有大量采用迷彩作为伪装图案,只有太平洋战区才小规模配发迷彩服使用,因此,在中国战场的援华美军,一定是穿着常规的美军作战服进行战斗,例如:M43野战风衣、战斗衬衣等。



援华美军与中国居民“借火”这名美国士官身着标准的美军士兵夏季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