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〇后小时候玩什么(之三) —— 歘子儿与歘嘎拉哈

 落花时节 2013-07-04

歘子儿

歘子儿的“歘”,是个代用字,应读作chua的第三声(上声),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有这个字却不读这个音(声调是阴平,是个象声词)。此处的歘,是动词,表示一种手部的动作,即把石子抛起、接住、抓起、放下等动作。

歘子儿的“子儿”是石子,比弹的玻璃球要大些,直径约2.5厘米,没有卖的,全靠自制。我小时候看到的最好的“子儿”是用一种红色石头磨制成的,这种石头俗称“石头肉”,我至今不知学名是什么。但这种石头很坚硬,非常不易加工,常见的是采用花岗岩石子作原料。所谓加工,无非是用锤子砸,在其它石头上磨。小孩子搞这玩意儿属于不务正业,家长一般不会赞同更不会赞助,全靠自力更生偷着干。先寻找个头儿差不多的石子,再用锤子一点一点砸去棱角,大小和形状基本合适了,再在一块大的平面石头上磨圆。一副“子儿”是五个石子,需要数天的努力才能完工。当终于大功告成的时刻,心里的高兴劲儿真是难以言表,恨不得马上就拿到小伙伴中去显摆显摆。

歘子儿的玩法各地应该大同小异。基本动作都是在抛起一个子儿后,快速地用同一只手抓起地面(或炕面)上四个子儿中的一个,并将这一个子儿握在手中,然后再以同样动作依次抓起其余的子儿,这个过程叫“歘一”,玩家在做动作的同时还要“歘一”“歘一”地按动作节奏说出声来。“歘一”完了是“歘二”,区别在每次所抓的子儿变成两个了。之后是“歘三”“歘四”,每次所抓的子儿也相应增加。“歘”的动作全部做完后是“飞”,就是每次抛起的子儿依次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同时抓起的子儿依次是四个、三个、两个、一个。“飞”完后还有“小鸡上窝”,另一只手手指略微弯曲放于地面(或炕面)上,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拇指与食指之间形成一个洞口,虚握的手掌就成了一个“鸡窝”,动作手仍按“歘”的基本动作,依次将地面(或炕面)上的子儿拨进鸡窝。谁先做完所有的动作谁就取胜,中途坏掉就换另一个人玩,再轮到自己时需要从头做起。这个游戏锻炼人的眼疾手快和双手的协调性,对促进儿童智力的增长应该也有好处。男孩女孩都有玩的,不像“歘嘎拉哈”女孩玩的多。

歘嘎拉哈

歘的含义与前一个游戏相同,区别在于所歘的东西由石子变成了“嘎拉哈”。

所谓“嘎拉哈”(“嘎”读上声,“拉”读轻声,“哈”读去声,重音在“哈”上),就是羊、猪、牛、狍子等动物的后腿膝盖处一块独立的骨头,狍子的很难找,最常见的自然是家畜的,但牛的太大且形状不好看,猪的次之,最好的是羊的,既小巧玲珑,又周正。为了美观,人们往往用染料把“嘎拉哈”染成红绿蓝黄各种颜色。由于一只羊只能有两个嘎拉哈,所以要攒下数量可观的嘎拉哈并不容易,需要多年持之以恒聚少成多的努力。装嘎拉哈的容器大多是“葫芦头子”——把阴干的老葫芦锯断根部露出可供一只手进出的孔洞,掏出瓤子即成。如果谁家有一葫芦头子的嘎拉哈,那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嘎拉哈的特点在于四个面(另有两个端面由于处于长方体的顶端且呈圆弧状,不利于以此面为基底站立,故在此游戏中无作用)的形状明显不同,且每一面都能作为基底而使嘎拉哈不同的一面朝上,分别形成“真儿”“轮儿”“井儿”“趴儿”。玩时,一般需用四个嘎拉哈和一个“子儿头”。“子儿头”有的用口袋(用六块边长约4—6厘米的正方形布块儿缝制成正方体,里面装上苞米粒或黄豆粒等),有的用小皮球,有的干脆就用另一个嘎拉哈。轮到谁歘了,需在一只手抛起“子儿头”后,趁其在空中上下运行的时间,用同一只手把炕面上的四个嘎拉哈逐个摆成同一面向上,摆成功后再一把抓起撒下,然后再摆成另一面向上,顺序依次是“真儿”“轮儿”“井儿”“趴儿”。谁先全摆成功谁就是赢家。

还有一种玩法不是只用四个嘎拉哈,而是把一葫芦头的嘎拉哈哗啦一声全倒在炕上,然后用手指去弹一个嘎拉哈,使它与另一个相同一面朝上的嘎拉哈相撞,要求不能碰到其他子儿。如果“击中”又没有犯规,你就可以捡起这一对儿,属于你赢的。接着再去弹另外一对儿,弹的子儿碰不到目标子儿的、碰到其他子儿的,都算“坏了”,换成另一个人弹。等到所有的嘎拉哈都被捡走了,则一局终了,数数谁的嘎拉哈多,谁就是赢家。

歘嘎拉哈是在炕头玩的游戏,可锻炼手指的灵活性,非常适合女孩子玩。男孩子玩这个的不多。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二三十个嘎拉哈,没事时常常摆弄,慢慢地竟也会玩了。(落花时节原创并上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