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〇后小时候玩什么(之四) —— 抦杏核与踢毽儿

 落花时节 2013-07-04

抦杏核

杏核,大家都知道,就是杏子里面那个硬核。杏子吃下肚,杏核就剩下了,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个好东西,利用它可以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样。抦杏核就是其中之一。

抦,音丙,按在线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持,拿着”的意思。我用在这里,是看它是个提手旁,应是表示手部的动作而借用的。抦,在东北话里,有用手背托着东西的意思,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既表示这个动作又发“丙”音的字,只有这个抦字相近,所以我借用了它。

抦杏核,包括手心手背的全套动作。先是手心朝上托着一把杏核,抛起后手掌迅速翻转,用手背接住杏核(此时允许部分杏核落地),再抛起用手心自前上向后下反手捞起。做这个动作倒不难,难度在第二次抛起又接住的过程中,不能有一个杏核落地,否则就“坏了”,就得让位给下一个人。在未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谁接住的杏核就是谁的。下一个人只能接着抦前一个人剩下的杏核,直至全部杏核都被“消灭”,再重新各自拿出同样数量的杏核,开始下一轮。由于游戏所用的杏核是每人按份均摊的,所以输家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杏核到了别人的口袋里。

抦杏核的诀窍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不能贪多的策略。其实,每次只要接住比“本儿”多的杏核就赚了,每次都赚,小步快进,最后的赢家就是你。反之,如果一味贪多,不舍得放弃,掉了一个就失去一次机会,反而可能连“本儿”都捞不回来,最后定输无疑。

踢毽儿

踢毽儿游戏,历史悠久,至今不衰,已经从民间游戏发展到官方组织的竞技体育运动了,还形成了网毽和花毽两大分支。从游戏的角度看,各地玩法也日益丰富多彩,但大同小异,主要还是围绕盘踢、拐踢、绷踢、磕踢、跳踢等基本动作进行。由于男女老少对此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了。我要回忆的是,儿时自制毽子的经历。

自大学毕业分配到大连市工作后,我经常看到在中山广场等休闲场所,常有小贩出售用鹅毛制作的毽子,染成了彩色,看上去五彩缤纷,十分醒目。我小时候看见过用公鸡尾羽制作的毽子,那漂亮的颜色是天生的。不过公鸡尾羽并非常见常有,小伙伴们玩的大都是用麻制作的毽子。

我所说的麻是苘(音请)麻的茎皮,是一种可制成绳索的粗纤维。我小时候,生产队为满足自己制绳的需求,每年都要种一些苘麻,秋天割下来泡在水坑里,泡好后把茎皮剥下来,再经过加工,就可以制成粗细不一的麻绳,供畜力车和农业生产使用。由于生产队里有麻,农户家有麻绳,所以制毽儿的麻比较好找。不好找的是铜钱。

铜钱,我老家那儿俗称大钱儿,就是外圆内方的那种铜币,铸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字样。它中间的方孔,可以插入鸡毛、麻等物,圆形的外缘,利于携带和使用,所以成了制毽儿的首选和必需品。

铜钱曾经是货币,民国以后就退出了流通,失去了货币的作用。经过漫长时间的淘洗,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仍存有铜钱的人家并不多。我的唯一货源地,就是姥姥家。

姥姥家有一个葫芦头子,里面装有不少铜钱,那是我的宝库,可是我并不知道铜钱的价值(若干年后的收藏热,使铜钱的经济价值大幅提升)。铜钱对于我的用处,就是能用来制毽儿。每次挑选制毽儿的大钱儿时,我都是找厚实、光滑、鲜亮的。后来才知道,我挑选出来的大多是康熙钱儿和乾隆钱儿,而此后的道光钱儿、咸丰钱儿等质量和品相就差得远了。

有了大钱儿,再找一截麻绳,还得找一节约牙签儿粗细的小竹棍儿。竹棍儿的作用是嵌入大钱儿的方孔中间,把已插入方孔的麻丝固定住。这是个技术活儿,竹棍儿细了,起不到作用;粗了,就会撑破大钱儿。记得有一次,三个叠在一起的大钱儿,在我钉入竹棍儿时猛然折断,齐刷刷地断成六半儿。我悄悄地扔掉,再到葫芦头里去掏。

每当费尽辛苦大功告成时,心里很得意,迫不及待地把毽儿的麻丝向四周展开压实,就在院子里开踢。技术虽然不高,兴致却很高。

那时玩毽儿还有一个玩法,就是三个人“遛毽儿”。方法是两个人相距约十来米相向而站,另一个人站在两人中间,两端的人依次把毽儿踢向中间的人,中间的人尽量闪躲,如被击中,即替换下场;如抓住毽儿,即取得一分,可抵消一次被击中。这种玩法与女孩们常玩的“扔口袋”很相似,但由于进攻方是用脚不用手,所以难度更大些。

还有一种“遛毽儿”,是多人玩的。一个人用力将毽儿踢向高远处,其余的人争相去接,接住毽儿的人获得踢毽儿权。如此往复,直到尽兴或时间到。(落花时节原创并上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