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濒危生命重放光彩

 昵称12248460 2013-07-04

黄石日报  6 2010年5月31日
 
让濒危生命重放光彩———记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石市一医院肿瘤外Ⅰ科主任毛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本报记者 石钢)癌症,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词,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平均寿命的延长,癌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许多人谈癌色变,恶性肿瘤已成为国民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防癌、治癌,战胜癌症,是全人类共同的希望。毛哲玉就是战斗在这一特殊战场上,与这一魔鬼战斗的排头兵。
  圆梦:从普通工人到肿瘤专家
  今年53岁的毛哲玉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谈起自己的母校——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毛哲玉深有感慨地说:“当时真的没想到自己能考上大学,并且还被自己梦寐以求的武汉医学院录取。”为何从医?是一次事故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坚定地走上了从医之路。
  1974年,毛哲玉高中毕业后,到湖北省航运公司当了工人。一次,有一位同事在搬运货物时,被掉落的货物砸中头部,当场昏迷倒地,后来,毛哲玉和几个同事,迅速将受伤同事送到医院救治,几家医院都称该同事已无法救治。毛哲玉与同事们并不放弃,将受伤同事送到了同济医院治疗,做了开颅手术后,毛哲玉与同事们整整守护了受伤同事一个多月,最后同事康复出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毛哲玉,他觉得同济医院的医生医术太高明了,竟然能将垂死的病人救活,这让他对同济医院和武汉医学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崇拜之情。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毛哲玉毅然参加考试,并且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武汉医学院。考进武汉医学院是毛哲玉当时最大的梦想。
  凭借考前十来天的刻苦补习,毛哲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医学院。进入大学后的毛哲玉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常常挤时间学习。1983年,毛哲玉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毛哲玉不计报酬,应邀回到了湖北省航运公司职工医院工作,一年后,毛哲玉调到了黄石市一医院。
  “当时一医院的普外科水平非常高,在省内都是非常有名的。能到一医院外科工作是我的梦想,而创立肿瘤外科则是我进入一医院后最大的梦想!”作为市一医院肿瘤外科的创始人之一,毛哲玉谈到刚刚进入医院,以及创立肿瘤外科时感慨颇深。1986年,市一医院成立肿瘤内科,当时只能做简单的化疗和放疗。为填补一医院乃至整个黄石地区肿瘤外科的空白,1989年3月份,毛哲玉前往湖北省肿瘤医院学习,通过15个月的学习,毛哲玉回到市一医院,与同事们一起开始筹划创立肿瘤外科。“虽然当时条件很差,但是我们下了决心,一定要成立肿瘤外科。”经过一年的努力,1991年9月份,肿瘤外科终于成立了。
  决心:用先进技术拯救濒危生命
  1989年底,一名甲状腺癌病人慕名来到市一医院外科就诊。其实,这名病人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几家医院都称无法手术治疗,她才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来到市一医院求治。当时还在省肿瘤医院进修的毛哲玉,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收治了这名病人,并决定使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来为患者治疗。最后,手术非常成功,这名病人一直存活到现在。
  2004年,一名49岁的乳腺癌患者专门赶到市一医院,找到毛哲玉,请求毛哲玉为她实施乳腺癌的保乳术。毛哲玉告诉记者,以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都是采取全乳切除,这样的手术对女性的外貌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毛哲玉便开始潜心研究乳腺癌的保乳术,但是很多病人都错误地认为保乳术效果不彻底,担心肿瘤不能被切除干净,再加上保守的思想观念,使得这一先进的手术方式一直都未开展。而此次主动要求做保乳术的女病人,成了毛哲玉实施保乳术的第一例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康复的女病人直到现在还与毛哲玉保持着联系。
  近10年来,毛哲玉带领肿瘤外科陆续开展的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保乳术、食管癌三切口全食管术切除术、胃癌的全胃切除术(劳伦士改良术)、直肠癌的双吻合保肛术等,都是省内外先进的技术。他运用这些新技术极力拯救着每一名患者的生命。
  追求:筹建黄石肿瘤学会
  有一个病例让毛哲玉记忆尤深,37岁的王女士,因查出有乳腺肿块在外地治疗,后来被检查出患了乳腺癌。当时,王女士因相信游医不用动手术,吃药就能治愈乳腺癌的谎言,后来服药治疗了5个多月,不仅耗去了几千元的医药费,而且吃药后肿瘤越来越大,病情恶化后才被家人送到一医院肿瘤外科就诊。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不能将全市肿瘤治疗相关的医务工作者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团队,来规范肿瘤的治疗,同时又在社会上进行有抗癌、防癌知识的宣教呢?”2004年,毛哲玉开始酝酿筹建黄石市肿瘤学会。当时,毛哲玉把筹建黄石市肿瘤学会当作自己的职责,因为当年他当选为我市唯一的一位省抗癌协会的常务理事。
  筹建黄石市肿瘤学会困难重重,组织人员、协调人员和资金成了筹建肿瘤学会工作的首要问题。为了让更多的肿瘤学专家、学者了解成立肿瘤学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毛哲玉寻访了黄石城区、大冶和阳新的所有涉及肿瘤治疗的医务人员,反复给他们灌输成立肿瘤学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联络组织专家学者商议成立肿瘤学会事宜。经过半年的筹备,在市卫生局、市医学会和市一医院的支持下,黄石市肿瘤学会终于于2005年1月8日成立,当日举行的第一届代表大会就有40多名代表参加。黄石市肿瘤学会的成立,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肿瘤的诊断水平,并且培养了一批肿瘤专科高技术人才。
  心声:与癌症抗争到底
  在前不久举行的“湖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毛哲玉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提到这个奖章,毛哲玉总是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医生,我还要继续学习,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两三个月不看书,你就会落伍。”这是毛哲玉的学习观。不管有多忙,毛哲玉每年都会去新华书店几次,每次买书就得花上千元,每天都会坚持看两三个小时的书或杂志,并且一年还会参加两三次肿瘤诊疗新进展的学习班,以身作则,带领年轻医生一起学习。
  在工作上,身为肿瘤外1科两个病区科主任的毛哲玉,其工作量非常大,但他20年如一日,坚持早晚查房。因此,20年来,他很少有晚上10点前回家的情况。
  有一次,一个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的病人由于手术后腹腔渗血,生命体征不稳定,为了监测病情,毛哲玉守在她身旁整整3天3夜,后来,病人病情稳定,出院时,病人和家属都拉着他的手,感激不尽。2007年9月份的一个晚上,有一位63岁的住院女病人,在乳腺癌手术后化疗出现了呕吐,在厕所昏厥了。刚查完房准备回家的毛哲玉见此情景,立即跑到厕所,将患者抱到病床上,对病人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地把病人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事后有人问他当时想什么没有,他说,当时只想着救活病人。病人的家属被毛哲玉的行为所感动,病人的女儿还特地给一医院党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还专门赠送了一面锦旗给他,锦旗上写着“高尚医德 舍己救人”。
  其实,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得知病人出现了突发状况,毛哲玉总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施手救助。很多病人及家属视毛哲玉为他们的救命恩人,可他总是一笑了之,他说,病人病情的控制、康复才是对他最好的夸赞。
  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提高,预约毛哲玉做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鄂州杨叶乡一个村,只要有村民生病,就会找毛哲玉看病。今年3月份,毛主任就做了70多台手术,最多的一天竟做了10台手术,毛主任成了市一医院最忙的肿瘤专家之一。由于病人太多,毛哲玉常常吃不上中饭。患者看到总是说:“毛主任,您先吃饭去,我们等着。”但为了不让患者等待,毛哲玉总是忍着饥饿,直到送走最后一位患者。
  作为一名劳模,他用行动诠释着劳动者的奉献精神。
 医院新闻
  • 毛哲玉当选湖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时间:2013-7-8 作者:詹传华 来源:黄石市中心医院
  •     6月16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承办的“湖北省肺癌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省肺癌学术大会”在紫阳湖宾馆举行。中心医院普爱院区肿瘤外1科主任毛哲玉当选为湖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作为主持人在学术大会上主持了专题报告。据了解,毛哲玉是黄石地区肿瘤专业唯一的一位省级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他的当选极大提升了我院在湖北省内肿瘤学术地位。
        毛哲玉从事肿瘤外科的临床与教学工作近30年,擅长乳腺癌、甲状腺癌、直肠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对甲状腺癌颈清除术、乳腺根治术、直肠癌人工肛门造瘘术、全胃切除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多项肿瘤外科技术填补了鄂东南地区的空白,为黄石地区肿瘤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获得黄石市市级名医,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黄石市劳动模范、湖北省群众满意医务人员等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