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二十九)——成长股疯狂背后——钟达奇的博客——东方财富网博客

 敬亚轩 2013-07-04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表现形式(二十)——成长股疯狂背后

笔者在今年1月18日发表的《2012年成长股投资盘点》中这样说到:

“虽然在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成长股走势普遍逊于周期性股票,但是A股市场正在孕育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公司,这无疑为成长股投资提供了一片沃土,笔者也相信在未来的投资中,成长股投资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长股投资理念也会被普遍的接受。”


事实上,时间才过去四个多月,成长股再次大行其道,而且演绎到了一种极致,这种极致笔者认为就是目前成长股的PEG水平普遍超过了1,而按照2013年的盈利预测计算,目前市场上的成长股也基本超过了35倍,可以看出成长股在过去半年的疯狂。


就过去半年而言,成长股投资风格在市场上大致经历了如下的四个阶段:


1、高速增长的低估值个股;

2、高速增长的高估值个股;

3、次高速增长的次高估值个股;

4、成长、概念一片乱炒。


这四个阶段并非单独割裂,而是犬牙交错,互相映衬,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感。比如在最后的这一个月,高速增长的高估值成长股和纯概念炒作就完全无法分清,一些完全没有业绩支撑的概念股票并不比高速增长的成长股表现逊色。


股价的上升是表象,而从实质来看则无非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对于周期性的银行、煤炭、有色等行业,投资者无法找到买入的理由和持有的信心,除了估值极低的银行地产股之外,市场资金只能寻找相对安全的高速增长股票,并形成了赚钱效应,从而不断吸引新增资金对成长股的追捧。


而对成长股的追捧的背后,笔者也做了严谨的观察,笔者认为过去半年的大多数时候,市场对于成长股的追捧仍没有脱离业绩的高增长,只有到了5月成长股最疯狂的阶段,人们才开始对业绩不再敏感。因此,在这一轮对成长股的热烈追捧中,仍未脱离笔者反复提到的业绩高增长是股价快速上涨的支撑这样一个逻辑。


笔者以本轮反弹以来的创业板指数作为观察和研究标的。创业板指数最高上涨85%,而沪深300指数最高上涨32%,创业板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50%以上。即使在这样快速上涨的全部创业板股票中,仍然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遵循了业绩决定股价的逻辑。


很多投资者把这一场大盘蓝筹股大幅跑输成长股的逻辑归结于过去的老观点,那就是市场资金有限,只能寻求流通盘更小的股票进行炒作。而事实上,笔者专门进行了观测,2013年以来,在创业板内部,流通盘最小的100只股票大幅跑输创业板中流通盘最大的100只股票。在创业板中流通盘最小的100只股票大约上涨了27%,而流通盘最大的100只股票却上涨了接近50%。这个事实告诉投资者,这轮创业板上涨的逻辑绝非是对小盘股的炒作,仔细研究其实是对成长股投资逻辑的认同。


    即使到了5月份以来,创业板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估值偏高的现象,仍可以看出,投资者只是对于业绩高速增长的股票付出了溢价,而并没有因为哪只股票的盘子小而付出溢价。就行业来看,在2013年1季度,沪深300指数的最大组成行业金融行业,盈利增速15%不到,而创业板中的信息服务行业,盈利增速高达40%。


下表列出了笔者观察的一些成长股的业绩增长情况和股价表现情况,基本可以看出,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是业绩的高增长。


股票

一季度业绩增速

股价最大上涨幅度

乐视网(300104.sz)

40%

247%

网宿科技(300017.sz)

49%

196%

光线传媒(300251.sz)

300%

298%

华谊兄弟(300027.sz)

450%

171%

和佳股份(300273.sz)

150%

323%

富瑞特装(300228.sz)

135%

234%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过去对于成长股的追捧过程中,投资者仍然把业绩增长作为一个重要的指导指标来指导成长股的投资。


不过,令笔者比较担心的是,目前成长股估值过分高企,使得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成长股投资将变得比较艰难。目前笔者的应对方法是,逐步放弃那些估值过高(PEG明显大于1)的高速成长股,退而求其次,一方面寻找估值普遍只有25倍上下动态市盈率,但是预计未来一到两年的盈利增速仍有望超过30%的次高成长股,另外一方面,努力寻找业绩增速出现拐点,但是目前估值也仍按照过去成长速度估值的成长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