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中的西府(一)

 songsgt 2013-07-05
文化宝鸡:俗语中的西府(一)
宝鸡日报 2013-06-15

  有东没有西,条件总是凑不齐,西府人说是“唉,有牙没(mò)锅盔,有锅盔没(mò)牙”;说话办事不靠谱,没章法,西府人会笑骂:“你是提碌碡打月亮,看不来个高低,掂不来个轻重。”看到有人写文章、说话颠三倒四,交代不清时,西府人形容:“真是黏(rán)麻打糨子,越打越黏(rán)。”

  西府人说话,不喜欢用虚飘飘的形容词,情境和状态多使用比喻,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西府俗语。至今,这些语言仍鲜活地存在于西府人的口耳中,其中,不乏妇孺皆知的常用俗语,摘录一二,听俗语故事,诉西府乡情。

  喝西北风

  西北风究竟是什么风?“你娃不好好上学,学本事,长大了喝西北风呀。”

  金台区蟠龙镇北社村刘翠翠规劝贪玩的小孙儿时,总是用“喝西北风”一词。

  不止刘翠翠一人,在全国,“喝西北风”都是饥荒困境的代言。然而,在岐山人的心目中,“喝西北风”是被冤枉了。

  岐山县益店镇妙敬村文史爱好者姜宗岳说“喝西北风”的词语色彩很正,原意是指吸一口西北方的祥和清风,可以顶饱三天,形容这一地方的富裕祥瑞,这里的西北方特指的正是西岐大地,“喝西北风”是出自宝鸡的正宗俗语。

  一个俗语,从说富到指贫,为何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寓意?“西北风”是一股什么风?它的本意究竟是什么?

  针对这个颇有趣味的俗语现象,我们来到宝鸡民俗博物馆,馆内的文史资料证实了岐山人对“喝西北风”一词的解读。宝鸡民俗博物馆特邀顾问、宝鸡民俗专家李福蔚解释,“喝西北风”的语言形成源自周人。

  西岐的周族领袖姬昌,在商纣时被封为西伯,称“西伯侯”。姬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疾苦,减少租税,并且注重用礼仪教化民众。长此以往,西岐户户安居乐业,人人讲究礼仪,生活祥和,有人犯错就画地为牢。以后人们在品评姬昌的功德与西周的社会风尚时,赞誉西岐“疏风犹在,于此一吸,可得三日饱”。

  意思是喝一口西岐的风,可以顶饱三天,其实是在褒扬西周良好的社会风尚。姬昌祖籍在岐,地处镐京的西北方,就有了“西北风”的说法。

  随着时间推移,“喝西北风”这一俗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原本含义淡出,反而成了困境贫寒的借喻。姜宗岳认为,作为岐山人,希望“喝西北风”一词的词语本意得到清正。因为,今天的岐山,仍然是讲信义、重礼仪的地方,保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用“喝一口风,顶饱三日”来形容,依然恰当。这个地道的宝鸡俗语,应该恢复它原本光彩的意义。

  败家子

  西府两阁老的育子启示“吃多少,点多少,别学党阁老的后人,踢山,败家。”

  每次到饭店吃饭,金台区蟠龙镇北社村村民王碎生都要叮嘱儿女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党阁老的后人”是老王教育子女的常用俗语。

  老王能把这个俗语讲得生动,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蟠龙塬上。西府人称的“党阁老”,是明末清初三朝元老党崇雅,宝鸡人党阁老在朝当官时,能干,有才华。虽然党阁老是康熙的老师,教出了一代明君,却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整天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吃饱了上顿不顾下顿,党阁老当官业务繁忙,没顾上教育儿子,等他晚年辞朝还乡,一切都来不及了。虽然儿子不成器,但党阁老还是爱子心切,害怕儿子以后缺吃少穿。他想了个办法,盖房子时,偷偷在每根椽缝塞上金条,地面铺的砖底下也藏了金银钱财。党阁老想,即使儿子败家,到了没钱花的地步,扒房卖地,拆一根椽,动一块砖,也够他花了。如此,就能延续几代人。

  可人算不如天算,党阁老逝世后,儿子没多久就把钱花光了,卖房子时懒得去

  拆砖拆椽,整座卖给了别人,党家家产瞬间化为泡影。这个故事,被西府人广泛传播,西府人常说,党阁老后人,踢山,一抬脚尖,一座山都给踢飞了,比喻败家到了极点。“西府还有一个受人尊敬的'阁老’,即陇县人阎仲宇,他却有一段教子美谈。”李福蔚说,“阎阁老”与“党阁老”一样,也曾官至太子太保,阎阁老格外注重后代教育,督促儿子勤奋上进。阎家后代出的举人、进士不胜枚举,还创办了书院。

  由此,西府人嘴里传出了“西府两阁老,后辈不一样”这个俗语。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启示,教育好后代是一件大事。

  东道主

  烛之武巧舌退秦师

  “下次聚会来宝鸡,我来当东道主,一定招呼好大家。”

  渭滨区 80后小伙王峰邀请朋友时,喜欢用“东道主”这一词语,问起“东道主”的来源典故,他却并不清楚。

  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杨曙明说:“'东道主’这一词出自宝鸡,是发生在秦人秦地的故事,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不大。”

  春秋时期,秦晋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国老臣烛之武趁天黑,来秦都雍城拜见秦穆公。烛之武是个聪明人,作为郑使,他没有向秦穆公哭诉郑国的不幸,乞求秦国退兵,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如果郑国灭亡,对秦国没有一点好处,因为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晋国,秦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很困难。倒是晋国会得到好处,晋国强一分,秦国的实力就削弱一分。

  杨曙明分析,烛之武的这段话非常能打动秦穆公,因为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很复杂,虽有交好,但矛盾纠葛很多,谁也不希望对方变强大,威胁到自己。

  紧接着,烛之武又充分发挥了他的巧舌特长,他对秦穆公说:“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要是放过郑国,把郑国当做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人路过郑国,万一缺点什么,郑国一定热情供应,招待好秦人,这对秦国有利无害。

  烛之武提到的“东道主”便利,和对当前形势的合理分析,让秦穆公心头一动,决定单方面跟郑国结盟退兵,晋文公无奈,也只好退兵。烛之武退秦师的典故由此流传,“东道主”一词从雍城开始,被广泛使用。

  其实,烛之武在使用“东道主”一词时情境是艰难的,自己的国家面临危险,站在秦国立场上说服秦国退兵,这个“东道主”当得很被动。

  把式

  关中词的蒙古血缘

  种地手艺好的人,西府人会用夸赞的语气说他,“那人是个犁把式”,形容一个人样样精通,就说:“人家是个全把式。”“把式”这一词在西府地区使用广泛,但是“把式”的来源却少有人知。李福蔚说,“把式”一词不简单,是蒙汉语言交融形成的俗语。

  西府不仅是周秦时期的朝都重地,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地区,民族间的频繁交往,带来了语言的交流,产生了新语言,比如形容东西多种多样的“各搭马希”,就是维吾尔语的说法,“把式”一词也是这样产生。

  李福蔚解释,蒙古族建立元朝,他们从汉语中借了“博士”一词去用。古时汉语中,博士并不是指学位,而是官位,多指讲经授学的官员,后也有老师、师傅的意思,应用十分广泛。蒙古语把“博士”一词借入后,读作“伯克西”( bagxi),用来指代老师、师傅、行家,精于某种业务的人。使用一段时间后,汉语又从蒙古语中把这个词语借回来,按照读音,读作“把式”,沿用了手艺人、能工巧匠的意思,被广泛应用。

  翻阅资料, 2007年的《内蒙古史志》中将“把式”列为反借词,来源解释与李福蔚的说法一致。经过长时间使用,原本有“血亲”关系的“博士”与“把式”,如今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语了。记者 张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