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霄石文哲图书馆 2013-07-05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策略思考

肩负着语言与文化传播使命的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落地,可以视做近年来全球“汉语热”的一个缩影。而“汉语热”的背后体现的是全世界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持续关注,这既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华文明独有的魅力感召,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孕育的现代文明在当今文化领域的强大吸引力。

中国文化的推广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综观世界,英国文化委员会用了70多年时间,建立了200多个国外分支机构;德国歌德学院用了50多年,在全球发展了144个分支机构;中国的文化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文化品种的精耕细作、推广机构的充实,到硬件设置与人员配备,都需要查漏补缺,循序渐进地加以完善。因此,有关方面更应加大对文化推广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制定系统的文化推广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推广人才。2006年,由海峡两岸艺术家联手打造的经典昆剧剧目青春版《牡丹亭》来到祖国大陆进行巡回演出,这出唱念几乎是原汁原味的戏剧,在大学校园竟是每演必红,学生趋之若鹜。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不是国人不再亲近传统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与渗透有赖于新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同时借助传媒的力量放大传播效应,变被动传输与主动传导,为更多的人创造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如果说2005年人大国学院的成立是学界由上至下推广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那么,2006年的汉服复兴活动,则可视做源自民间、由下至上复兴传统文化的举措。尽管对于这些文化事件各界褒贬不一,但我认为,这些尝试毕竟使“国学”与传统文化热了起来,尤其是这种努力与鼓呼在年轻人当中反响不小,并通过传媒的引导,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另一方面,在努力提高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专业的文化推广人才也很重要。文化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靠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化的运作,如此才能把单个、分散的“文化活动”整合成有规模、成系列、有影响的“文化事件”,提高每次活动的效率与影响力,增进文化推广的广度与深度。

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开发,传递更多的中国特色与文化内涵。目前,中国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在巨大的逆差,这与我国文化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与我国整体外贸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不协调。在现阶段我国出口的文化产品中,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50%以上都是游戏、文教娱乐和体育设备及器材。如果我们不开发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来自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的内涵,才更有利于传播推广。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理解,就是要把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文化商品和服务名牌。就像一说到童话故事,人们就会想到丹麦;一说到神话故事,就会想到希腊一样。

比之五千年历史中积累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我们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找出自己的弱点与差距,积极吸取成功经验,不断摸索提高,相信我们有潜力,也有能力“反败为胜”。

丰富文化品种与推广手段,创新理念,深入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的推广离不开深入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但“创新理念与行动”在中国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中法文化年为例,在筹备法国文化年的活动之前,法方协调人隆柏就表示,本次文化年要接触最广大的公众,把一个全新的、富有创造性的法国展现在中国公众面前。后来他们在活动中安排的《新浪潮——法国当代艺术展》、《国际大都市——城市发展机遇与挑战》、《法国视野——建筑设计展》等展览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而在参加了中国文化年的数项活动之后,有不少法国人表示,感觉中国文化年的活动缺乏这种活力与创意,没有让人看到现代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事实上,中国文化推广品种与手段的重复与单一,早已不能满足世界文化市场的需求。多年来,在对外文化交往中,我们更偏重于表演、展览、举办活动等“动态”的展现方式,诸如出版、媒介合作等“静态”的传播手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以书刊杂志为代表的传播形式,比之“时效性”强的表演、展览等,其文化传播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其实更为强大。在这方面一个很好的实践是,由国家新闻办公室、国际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组织编选翻译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文化工程,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该项目计划从中国先秦至近代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中精选出100种,由专家对选题和版本进行仔细的校勘、整理,从古文译成白话文,再从白话文翻译成英文。自从1995年立项启动后,如今已推出近六十种经典名著。《大中华文库》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一次系统的整理与勘误,将更好地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历史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

而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兴趣日浓,各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一个更近的例子是,2005年,由英国年度最富创造力的出版商坎农格特出版社牵头组织,一项由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作家参与的全球性大型图书项目——“重述神话”正式启动,并先后推出了以孟江女哭长城为原型的《碧奴》、以嫦娥奔月为原型的《后弈》,以及以白蛇传为原型的《人间》,出版后均收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纳入该项目的图书作品出版后,将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可以想见,中国的古老传说和神话故事,将通过这一渠道更加系统、生动地走向世界。

好的创意将使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更长久

在这个创意至上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文化的推广也因顺应时需,不断拓宽思路、创新理念,使每一次文化推广活动、每一项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的生命力更长久,影响更深远。

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加强“文化营销”,使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市场渠道“走出去”。除了缺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产品外,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质与量上皆处于弱势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主体——文化企业的培育,培养一批拥有著名文化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经纪机构,以国际化的市场运作水平,到国外独立经营商业演出、展览业务,其核心是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从整体上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力量。

此外,还应加强“文化营销”。除了依靠政府的力量外,积极与企业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如今,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在对外交往中,文化先行、文化搭台、企业唱戏大有可为,对外文化交流也由官办发展到官民并举、友谊之旅与商业之行并重。在文化企业不断开拓商业性项目的同时,一些成功的跨国公司也在发展战略中倾注了对文化的关注和考量,不仅依靠经济思维,还从文化角度思考制订企业的营销推广战略,这是很有远见的。

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其终极目标是使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渠道走向世界,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并举。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走在我们前面。我们需要以更多有特色的产品为依托,借鉴本土与国外的成功经验,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使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文化外交与文化贸易相结合,努力扭转文化贸易的严重逆差,进一步开创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