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材料腐蚀余量的选取

 赫堇轩 2013-07-06

不同材料腐蚀余量的选取

不锈钢的腐蚀裕度不一定取0,一般取0,并不是完全没有腐蚀,只是说腐蚀非常非常小,可以忽略,所以取0
我们最近做的一个项目,业主就要求所有不锈钢腐蚀裕度取1mm

前些日子做了一个塔,用的是S30403(304L)的材质,介质是60%左右的硝酸,压力是1.06Mpa,温度是160度左右。腐蚀余量取的是1mm.

之前我们一个专家有说过,一般来讲,选用不锈钢材质,腐蚀余量一般情况都为0,如果不锈钢的腐蚀余量不为0为啥选不锈钢?但是具体是否为零这要看介质的腐蚀程度和腐蚀速率,经老工程师的探讨,最终发现在此温度下,304L对于60%的硝酸耐腐蚀性为良好,所以表示可以用,担不代表无腐蚀。楼主也不妨查下腐蚀手册或者和工艺交流下,并不是所有的不锈钢的腐蚀余量都是为零的

GB150.1中4.3.6.2 腐蚀裕量中定义

为防止容器受压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具体规定如下

a))对有均匀腐蚀或磨损的元件,应根据预期的容器设计使用年限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及磨损速率)确定腐蚀余量;
容器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取不同的腐蚀余量;

c)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新版150已将旧版150中的第4点. 对于不锈钢制容器,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可取腐蚀余量C2=0,所以设计人员应考虑实际情况可可能的失效模式并给出容器元件的腐蚀裕量,对于产生晶间腐蚀、应力腐蚀或点腐蚀的局部腐蚀的情况,应从耐腐蚀材料选择考虑。所以不锈钢制容器的腐蚀余量不一定选取0mm。

 

1 不锈钢在可用的条件下,均匀腐蚀的腐蚀率一般都很小;

2 选用不锈钢的管材和板材往往根据需要按照基本规格所确定;

3 不锈钢的腐蚀问题多数是局部腐蚀的问题,所以在使用不锈钢时更多考虑的是环境条件会不会引起不锈钢的局部腐蚀,换句话说,环境和介质会不会是对不锈钢造成敏感性腐蚀如孔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等。
对于存在冲刷腐蚀条件的部位,则应当考虑腐蚀裕量,例如在管线的弯头部位等,可以采用壁厚比较厚的管来弯制,或直接选用厚壁弯头。

为防止容器元件由于腐蚀,机械磨损而导致厚度削弱减薄,应考虑腐蚀裕量(腐蚀余量有三种:1.5mm,3mm,4.5mm)
具体规定如下:
对有腐蚀或磨损的元件,应根据预期的容器寿命和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腐蚀裕量;
容器各元件受到的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

c)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汽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工程上的腐蚀裕量一般是根据管道材料和工艺介质来划分

碳钢   1.5mm 一般工艺介质
碳钢   2.0mm 弱腐蚀性工艺介质

碳钢   3.0mm 强腐蚀性工艺介质

合金钢  1.0mm  

 

设计压力=(1.05~1.10)倍操作压力 设计温度a) 当设备设有外保温或保冷时:
设计温度=操作温度T +( 15℃~30℃)(T>15℃

设计温度=操作温度T -(5℃~10℃)(T<15℃)
 当容器安装于室外且无保温时,其设计温度按HG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5.0.1中第4条的规定执行。
 对裙座等室外钢结构,其设计温度按HG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5.0.1中第5条的规定执行。
工艺条件不明确时,一般按下述规定确定腐蚀裕量a) 碳钢、低合金钢制设备的壳体腐蚀裕量取2.0mm;

b) 不锈钢及不锈钢复合板制设备的壳体腐蚀裕量取0mm;
 带有衬里的碳钢制设备的壳体腐蚀裕量取0mm;)

d) 设备上接管的腐蚀裕量应取壳体的腐蚀裕量;

e) 内件腐蚀裕量按HG20580-1998《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中表7-6的规定。
 裙座筒体、基础环板的腐蚀裕量取2.0mm。
地脚螺栓腐蚀裕量取3.0mm。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厚度负偏差应符合JB4733-1996《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的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