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阻胃络 用半夏、茯苓、白术、陈皮等药,因气气行则湿化。对痰湿化热者,及时加入【症状】 胃痛较剧,痛如针刺或刀割,或入夜痛重、或痛彻胸背,呕血或黑便史。 【病机】瘀阻胃络,气血失和。 痛有定处,拒按,或大便色黑,食后舌质紫暗,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方剂】 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处方】 丹参15 g,生蒲黄12 g(包),炒五灵脂10 g,檀香10 g,生大黄,元胡10,g,砂仁3g(后下),三七粉3g(冲)。 如痛甚者,则加三棱、莪术,并可加木香、郁金、枳壳等理气之品;如见呕血色红,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加丹皮、生地、黄芩、黄连等,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如便血色紫暗,甚则黑色,面色萎黄,神倦懒言,舌淡,脉细弱者,加人参、黄芪、仙鹤革、阿胶等,以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可加鹿角霜、艾叶、炮姜等,以温阳止血。可酌情加白及、乌贼骨,以收敛止血。 对本型胃痛,应根据病情灵活处置。无出血时以行气化瘀为主,佐以活血止血,预防出血;有出血时,则以止血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出血量多时,宜予补气养血之品。 |
|
来自: 神医图书馆318 > 《胃脘痛=剑突下,上腹部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