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可“换头”?
引发这次争论的是意大利都灵先进神经调节组织的神经学家塞尔焦?卡纳韦罗。他6月份在开源期刊《国际神经外科》上报告说:“‘换头’手术最大的技术障碍是连接捐赠者与接受者的嵴髓。但我认为,现有技术已经可以进行这样的连接。”他预测,“换头术”再过几年就能实现。
卡纳韦罗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换头术”的步骤:捐献者与接受者必须处于同一手术室中,他们的头部要冷却到12摄氏度到15摄氏度之间,两个医疗小组同时进行手术。考虑到在这一温度下,哺乳动物体内血液不流动时最多存活1小时,切割头部与缝合的整个过程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用一把特别锋利的刀切断嵴髓,按照卡纳韦罗的说法,整齐的切口是嵴髓缝合的关键。然后,必须使用一种叫做促融剂的特殊膜融合物质,来解决嵴髓连接融合的问题。此前一些研究表明,促融剂能成功融合狗及豚鼠的嵴髓。
纯粹是幻想?
“换头术”看上去像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其实早在1970年就有美国科学家进行了类似动物实验,卡纳韦罗也正是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才写出这篇论文。
按照卡纳韦罗在论文中的描述,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科学家罗伯特?怀特当时将一只恒河猴的脑袋移植到另一只猴子身上,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换头术”。但这只恒河猴由于嵴髓无法连接,颈部以下身体瘫痪,只存活了8天。
怀特曾于1999年预测,“换头”会在21世纪早些时候成为现实,但怀特的同事、神经学家杰里?西尔弗坚决反对进行这样的手术。
西尔弗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给恒河猴“换头”的场景痛心不已:“我记得那个脑袋醒来时,面部表情看上去非常痛苦、困惑与焦急。那个脑袋活了下来,但时间不太长。”当研究人员试图给这只恒河猴喂食时食物掉到了地上,“那真是可怕极了,我认为这种事件不应再次发生。”
今年6月,西尔弗和其同事曾成功让老鼠严重受损的嵴髓恢复连接。但他表示,这一技术与卡纳韦罗所说的头部移植手术“相差有光年远”,因为他的研究在同一只老鼠身上进行,老鼠还有唿吸,血液循环也没有受到影响。
西尔弗批评卡纳韦罗的想法完全不切实际。他说,成年哺乳动物嵴髓受伤时也许能够使用促融剂,但要在“换头术”中这样做“完全是幻想”,“做这样的试验不道德,这是永远不应该发生的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