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认婴幼儿正常大便与异常大便

 常乐书苑 2013-07-06

 

     掌握辨认婴幼儿正常大便与异常大便的知识,对了解孩子消化情况是否正常及可能患了哪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1)正常大便

    ①胎粪:新生儿出生后三四日内所排出的大便叫胎粪,是由消化液、脱落之上皮细胞及吞入之羊水混合形成的,无臭味,为黑绿色或棕褐色粘稠便。粪量不多,拉在尿布上,不易冲洗掉。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一般经36~48小时排净。

    ②人乳便(人乳喂养儿粪便):单纯吃人乳的孩子,每日约排便2~4次,一周后大多为每天一次。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软膏状,有酸气,无臭味。偶有含少量奶瓣,略带绿色的稀薄粘液样便,是由于肠道细菌及糖发酵引起的一过性卡他性肠炎所致。

    ③牛乳便(牛乳喂养儿粪便):用牛乳或奶粉喂养的婴儿,大便每日1~2次,常有便秘现象,为淡黄色或土灰色,硬膏样,有时混有奶瓣,为酪蛋白凝块,因牛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故稍有臭气。如排绿色便,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

    ④混合喂养便:不论人乳或牛乳喂养的小儿,如果同时添加辅食,则粪便的性质和颜色都有改变,量多质软,暗褐色,臭味重。添加的食品以面条、米粥为主,大便量增加,呈黄色或淡褐色;多食蔬菜、鱼类、肉类、水果等食品,大便则与成人近似,为黄色成条软便,略有臭气,每日1~2次。

    (2)异常大便

    ①饥饿便:由于母乳不足或饥饿引起。深绿色,粪质少、粘液多,呈碱性。

    ②消化不良便:因为食物的量或质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负荷,以使负担过重引起腹泻,中医称为“伤食泻”。黄绿色、水样便、带白色小块(脂肪皂化块)和粘液,粪水分开,呈酸性。每天5~10次。如果蛋白质消化不良,粪便呈硬结,臭味浓。

    ③结肠炎便:呈粘液、脓血便。

    ④脂肪便:由于脂肪消化不良或摄入过多所引起。淡黄色液状便、量多、尿布上留有油腻不易被洗去。

    ⑤糖过多便:因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所致,如淀粉、乳糖及蔗糖。呈深棕色,水样惋沫发酵)便、酸性。

    ⑥血便:坏死性小肠炎的大便呈果酱色样喑红色血便,伴发热,呕吐、腹胀。肠套叠、自然出血症寸呈鲜血便。

    ⑦其他:肠吸收不良症便为灰白色、量多、含泡沫及脂肪、有恶臭味。细菌性或食物中毒性肠炎便奇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便呈暗绿色海水样,有腥臭味。肠道畸形或梗阻时呈白色陶土样或淡黄色粪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