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分裂症:病因及发病机制

 fudoctor1 2013-07-06

1.遗传因素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的4~6倍。寄养子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子女从小寄养出去,生活于正常家庭环境中,成年后仍有较高的患病率,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主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使易感基因的定位有了可能,但目前并未有一致公认的结果。
  2.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选取典型病例进行尸解研究,发现恒定在中前颞叶(海马、嗅外皮质、海马旁回)存在脑组织萎缩,类似的表现也存在于额叶。CT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脑室的扩大和沟回的增宽,这些变化在精神疾病的早期甚至治疗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PET(正电子发射成像)更提供了在活体身上研究大脑功能活动的手段,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测试状态如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归类试验(应当由额叶完成的活动)时,并不出现额叶活动的增强,提示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
  3.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该假说有不少支持的证据。长期使用可卡因或苯丙胺,会在一个无任何精神病遗传背景的人身上产生幻觉和妄想。苯丙胺和可卡因的主要神经药理学作用是可以升高大脑神经突触间多巴胺的水平。而阻断多巴胺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多宗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香草酸(HVA,DA的主要代谢产物)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因此推测脑内多巴胺功能亢进与精神病症状有关。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效价与D2受体的亲和力有关。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层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使用放射配基结合法及磁共振波谱技术,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及妄想,但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3)5-羟色胺(5-HT)假说:早在1954年Wolley等就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HT代谢障碍有关的假说。最近10年来,非典型(新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再次使5-HT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DA调节释放有关。5-HT2A受体激动剂可促进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A10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精神分裂症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上述学说仍在假说阶段。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是因、是果,还是相关因素,仍无最后定论。
  4.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研究发现,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者及产科并发症高的新生儿,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5.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英国的一项研究对诞生于某一年份的一组儿童进行追踪观察直至成年,对确认发生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既往成长记录进行回顾。发现患者在童年期学会行走、说话的时间均晚于正常儿童;同时有更多的言语问题和较差的运动协调能力。与同伴相比,智商较低,在游戏活动中更愿独处,回避与其他儿童的交往。据此D.Weinberger和R.Murray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由于遗传的因素和母孕期或围生期损伤,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是新皮质形成期神经细胞从大脑深部向皮层迁移过程中出现了紊乱,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其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Box7-1遗传与环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绝不是单基因遗传疾病,而是数个基因甚至数个基因组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参与神经发育的一组基因,以及对神经发育可能会带来影响的几种因素,成为成年期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因素。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相比,出现病前社会功能紊乱的一致性要高很多。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裂症患者的亲属表现出程度较轻、但却类似的异常(如侧脑室体积增大),表明遗传异常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流行病学研究重复提示在精神分裂症和产科风险因素间存在一定联系。这些产科高危因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病毒感染、围生期缺氧-缺血损伤等。这些产科合并症会对神经发育的轨迹带来负性影响,最终对那些已经存在精神分裂症高易感性的人群,造成大脑结构如海马部位的损害。回顾性研究也指出在那些后来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中,都存在发育的迟缓。智商平均比同龄儿低5分,同时伴有社交焦虑和人际交往问题。
  精神分裂症至少部分与多巴胺功能异常有关,所有现有的抗精神病药都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起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精神病症状活跃的患者在接受苯丙胺冲击试验时,会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此外,多巴胺释放的水平与精神病严重程度相关。多巴胺系统负责标记外部刺激的重要程度,过度活跃的多巴胺会导致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分配过多的关注(妄想与幻觉)。多巴胺系统的敏感化可因反复使用多巴胺释放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等造成。还有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高香草酸水平高于正常人。大麻使用也可激活多巴胺系统。瑞典的一项研究纳入了18岁以上吸食大麻超过50次以上的对象,在随访13年后,发现比对照人群罹患精神病性障碍的几率要高6倍。同样,负性的生活事件、应激也可增加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在试验中已经证实,应激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释放。社会隔离即是这种典型的负性生活事件,移民患分裂症的比例高于本地居民,而且其患病风险性与居住地同一种族所占的人口比例相关。
  总之,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是数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累积作用的结果。一些个体可能遗传了数种变异的特质,这些特质在总人口中并非少见,但如果累加到一起,就会形成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这些潜在的遗传缺陷可能会表现为轻度的发育延迟,轻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及在易感的儿童中表现为社交焦虑。这些轻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会导致发育期异常的社会交往,从而使易感儿童变得更为孤僻。成瘾性物质滥用、社会负性事件、情感性障碍或其他应激因素都会促使这些易感个体发展成为精神病状态。大量的研究证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总体灰质体积要比正常对照小2%。某些特殊部位如杏仁核、海马,体积减小得更为明显。前瞻性研究提示灰质体积减小随着疾病的进展会逐渐加重。尽管已经公认认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但仍有许多待回答的问题:认知损害是何时出现的?它是否进展?有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尚未能解释。

  6.社会心理因素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前述的精神分裂症与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有关外,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精神因素者占40%~80%。当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因素就是病因,但精神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