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帝国简史

 寒.江.钓.翁 2013-07-07

大秦帝国简史

----从边陲牧马到统一天下

 

西来的牧马民族
    
     
当居住在我们辽阔的中国土地上的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的时候,在一些水草茂盛的区域,散布着一个个原始氏族部落,秦就是其中之一。
    
     
秦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一个支系,以燕子为图腾,作为他们部落的标志。颛顼又称高阳氏,与黄帝、帝喾、尧、舜并称为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秦人的祖先叫女修,相传她吞食了燕子蛋而怀孕,生了一个孩子叫大业。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秦人还处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秦人部落还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的活动区域大约在黄河下游的东海之滨。到了大费作秦人部落首领时,他帮助著名的贤人舜调驯鸟兽,很有成绩,舜便赐他为""姓,当时""这个名称尚未出现。大费还同大禹一起治过洪水。治水成功后,大禹受到舜的夸奖,禹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干成的事,多亏有大费协助啊。"大费也受到舜的奖励。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游地区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秦人便在它的控制之下。夏代末年,大费的后代费昌脱离夏桀,投奔商族,并参加了商首领汤发动的推翻夏朝的战争。商朝建立后,费昌为汤驾车,其后代世世为商做事,社会地位比较高。这时,有一部分""姓氏族来到黄河中游,同商族保持着联盟关系。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动灭商战争,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西周建立不久,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乎断送了秦人部落的命运。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所以国政由大臣周公执掌。这时,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发动了叛乱,包括""姓氏族在内的一大批氏族部落均参加了这次叛乱。周公亲自率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了叛军。平叛后,西周统洽者用极残酷的方法惩罚参与叛乱的人们,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他们赶离故土,迁往他乡,逐到遥远的地方。秦人的祖先就是在这时从黄河中下游被赶向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在周的西部边陲"守边"。秦人被征服后,社会地位一落千丈,整个氏族都沦为奴隶,受西周奴隶主的驱使和奴役。因此,当西周势力逐渐强盛,一步步向东发展时,秦人部落被摒弃于西周统治中心之外,默默无闻地徘徊于茫茫的黄土高原,仿佛已被世人所遗忘。
    
     
秦人部落与西周奴隶主贵族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西周奴隶主眼里,秦人就像牲畜、物品一样,可以买卖、赠送和赏赐。秦人的首领也常常被周天子征调去服役。传说周穆王曾经到西方巡游,同西王母相会于瑶池,最远曾到达中亚和欧洲,为他驾车的就是秦的造父。由于造父技术精湛,赶的车一日千里,很讨穆王的欢喜,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周孝王时,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对养马业十分重视。他听说秦人首领非子特别善于养马,就把非子召来,让他在汧水和渭水会合处(今陕西宝鸡一带)的平原上主管养马之类的事宜。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对非子十分赏识,便将非子的异母弟成封于秦(今甘肃天水附近),作为周王的一个附庸,继承嬴氏血缘,号称秦嬴。所谓"附庸"就是还没有资格向周天子直接进贡,只能附属于某一个诸侯。尽管如此,秦在这时的地位毕竟比以前高了一点,周天子还允许秦人在""这个地方筑城,此后,""姓居民才正式被称为"秦人"
    
     
西周的西部边境之外,有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比较大的有""""等,它们经常骚扰周的边境,甚至入其境内掠夺财物和人口。在周王室强大的时候,根本不把秦人放在眼里;当周王室衰落,在戎、狄进攻面前无力抵抗的时候,秦人才被重视起来。周宣王时,周王室为利用秦人抵御戎、狄,就封秦人的首领秦仲为"大夫"。秦仲受到周宣王的宠遇,非常卖命,率秦人向戎进攻,无奈力量单薄,屡遭失败,最后在一次伐戎战斗中,连秦仲自己也丧了命。秦仲死后,他的大儿子庄公率兄弟五人带兵继续同戎作战,取得一些小小的胜利,被封为"西垂大夫"。尽管秦人在戎、狄的进攻面前没有多少抵抗力,但对于周王室来说,秦人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无足轻重了,他们的首领在西周末年被升为级别较高的"大夫",这反映了秦人正在发展和壮大,即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妃子褒姒,整日沉醉于花天酒地的生活之中,为博得褒姒一笑,他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古时候交通不便,为了及时报警,在山顶上修建了许多高大的烽火台,上面准备了许多狼粪、火把之类的燃料,并派兵在台上驻守。一旦有敌情,看守烽火台的士兵白天就燃起狼粪,一缕白烟便直冲云天,很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夜里则点起火把,远处见到火光冲天,也能知道这里发生了敌情。周幽王这一天陪伴褒姒来到烽火台上,点起狼烟火把,并把大鼓擂得震天响。按照约定,周王室一旦有敌情,各诸侯国必须派兵相救。诸侯们一看烽烟大起,以为有外敌入侵都城,急忙率领兵马赶到镐京。但到这里一看,只是周幽王陪伴着褒姒在台上悠然饮酒作乐,并没有什么紧急情况,才知道受了愚弄,一个个懊恼地带兵回国。褒姒在台上看到各国诸侯受骗的狼狈相,觉得十分开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周幽王一看这个办法终于逗得褒姒发了笑,心里也非常高兴,又依法炮制了几次,结果各国诸侯一次比一次来得少了。后来,当幽王再点起烽火时,就根本没人理睬了。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进攻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慌忙燃起烽火向各国诸侯报警。但是,各国诸侯平时被幽王欺弄惯了,这次以为又是在戏弄他们,因此没有一国诸侯派兵前来救驾。镐京轻易地被犬戎攻破,周幽王带着褒姒仓皇出逃,在骊山脚下被戎人杀死,褒姒也成为戎人的掳获品。繁华的镐京经过戎人的烧杀抢掠,变得残破不堪。周王朝聚敛的大批财宝、珠玉也被戎人席卷而去。这次事件在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各国诸侯得知镐京失陷、幽王被杀的消息后,纷纷派兵救援。当各路大军赶到镐京后,看到的只是一座被焚殆尽、洗劫一空的死城。各国诸侯见幽王已死,便共同拥立太子宜臼为周王朝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当时秦的首领是秦仲的孙子襄公,他带兵全力救周,立下很大的战功。周平王即位后,看到戎人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再加上镐京已成废墟,自己兵力有限,无法在关中地区统治下去,于是在公元前770年,由各国诸侯护送,把都城迁到了河南洛阳,历史上称这个王朝为东周
    
    
 周平王东迁的时候,秦襄公率兵护送,出了大力。由于对周王室有功,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从此,秦正式成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尽管秦人获得了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建国之初,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
    
    
 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了戎、狄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国统治者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但未能立足,只好又退回"西垂"故地。直到秦文公即位后的第四年(公元前762),秦人才占据了岐山,真正取得了周天子赐给的封地,秦人从此开始定居于周人的故地关中平原。岐山是周族人的故地,是当时古代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还有不少拥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秦人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这里筑城,建立根据地,使原来落后的游牧经济变为较先进的农业经济。在秦文公当政的几十年间,秦国在军事上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巩固了岐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发展了奴隶制经济,为以后的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秦文公死后,秦宪公即位。他将秦国都城迁往平阳(今陕西宝鸡),后来又消灭了国都附近的一些小股割据势力,关中西部基本上为秦国所控制。秦武公时,用武力向东、西两面扩展势力,不断取得对戎作战的胜利。经过80多年的斗争,秦国终于建立起以关中为中心、西至今甘肃天水一带、东至今陕西华县附近的强大诸侯国。
    
    
 秦人的功业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名声也远播世界其他地区。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hinachinas,阿拉伯文CyaSin,拉丁文ThinThinae演变而来的,都是""的译音,这说明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就知道秦这个国家了。
    
称霸诸侯之林
    
    
 公元前676年,秦德公把国都从狭窄的河谷--平阳地区,迁往广阔平坦的周原,在雍(今陕西凤翔)建立新都。奠都于雍,标志着秦国历史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此后300余年,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尽管秦国在关中地区的统治已经十分稳固,但它继续向东、西方向扩张时,面临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秦国的东面是强大的晋国,这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地域广阔,国力很强,所以当秦国势力达到黄河西岸以后,就遭到晋国的强烈反对。而在秦国境内,戎、狄的势力还没有完全肃清,尤其是西方的戎族,处于秦国统治范围之外,对秦国威胁很大。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继王位。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穆公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他的统治长达39年,东攻晋、西伐戎,扫清境内割据势力,并几次出兵耀武于中原,成为春秋时期与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并列的五个霸主之一,使秦国的奴隶制达到历史的最高峰。秦穆公称霸,是从招贤开始的。他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招徕和任用出身比较低贱而有贤能才智的人为秦国服务。秦始皇时的著名宰相李斯曾说:过去秦穆公的时候,从西边的戎人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的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接来了蹇叔,从晋国迎来了邳豹、公孙枝。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而穆公能够信用他们,兼并了20个国家,称霸于西方。在军事上,穆公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穆公首先向东面的戎族进攻,以扫平东去的道路。
    
   
  公元前659年,穆公亲率大军征战"茅津之戎"。茅津之戎指的是散布于今陕西东部和山西平陆附近的戎人。穆公打败茅津之戎,就巩固了同晋国斗争的前沿阵地。后来,穆公又将戎人迁往伊川(今河南西部)。伊川十分荒凉,人迹稀少,只有狐狸出没、豺狼嚎叫,戎人迁到那里后,就无法对秦构成威胁了。为了彻底征服威胁最大的西戎,'穆公曾处心积虑地作长期准备。穆公从秦国挑选一些能歌善舞的女子,送至西戎,供戎王享乐。戎王一见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就被迷住了,整天沉溺在声色歌舞之中,简直把打仗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大臣由余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早已看破秦国的计谋,曾几次劝告戎王,不要再迷恋女色而荒疏武备,可戎王根本不听劝谏。由余彻底绝望了,最后决定弃戎投秦。由余来到秦国,穆公对他奉为上宾,他又将西戎的山川形势一一向秦国报告,并提供消灭西戎的策略,使秦国做好消灭西戎的一切准备。

    公元前623年,正当戎王被女色和美酒弄得沉醉未醒的时候,秦国大军突然出现在眼前,威胁秦国多年的西戎就这样被穆公征服了。在与戎作战的同时,秦穆公还需把主要军事力量放在对东方晋国的作战上。穆公继位前,秦、晋两国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关系。穆公当政后,曾插手晋国的内乱,导致两国间出现裂痕。秦、晋两国虽然开始勾心斗角,但表面的友好关系还继续维持着。不过,这时双方都在暗暗地做着准备,一场战争已迫在眉睫。
    
    
 公元前645年,秦、晋在韩地(今山西万荣、河津两县间)展开大战,揭开了两国长期战争的序幕。秦军在这次战斗中,把晋军打得落花流水,连晋惠公也当了秦国俘虏。秦穆公同晋国讲好割地等条件后,放回了晋惠公。为进一步控制晋国,穆公极力支持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继承晋国王位。重耳有秦国武装作后盾,又有身边的谋臣出谋划策,再加上国内有一批旧臣拥戴,所以一回国就夺了君位,成为晋文公。秦穆公扶植重耳上台,本是为控制晋国,然而,晋文公即位不久就摆脱了秦国的控制,使晋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秦穆公眼巴巴地瞅着晋国日益强大,也无可奈何,只得维持友好"关系。秦穆公和晋文公时期的关系,达到秦晋历史上最好的水平。晋文公死后,秦、晋两国长期积怨,终于导致了又一场大战,这就是有名的殽之战。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不听谋臣蹇叔和百里奚的劝阻,派兵偷袭郑国,但郑国已有防备,秦军无功而返,撤军时顺路灭掉了滑国。滑国本是晋国的附属国,秦军的举动使刚继位的晋襄公勃然大怒,他亲率将士,在地势险要的殽山(今河南洛宁)四周设下埋伏。秦军通过殽山时,落入晋军的包围圈。晋军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秦军出师无名,心虚理亏,又加之军纪涣散,结果大败,全军覆没,主将全被生俘。秦穆公接受了这次失败的教训,更加奋发图强,毫不懈怠,努力地训练军队。两年后,秦军渡过黄河伐晋,过河后把渡船全部烧掉,决心和晋军决一死战,结果把晋军打得大败,晋国军队都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总算报了仇。这一仗表现出秦国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从此形成了秦强晋弱的局面。秦穆公打败晋国后,声威大振,很多部族国家纷纷向秦国进贡,尊秦国为霸主。
    
    
 就连周天子在听到穆公称霸的消息后,也特地派人到秦国去,送给秦穆公12只金鼓,表示祝贺。在秦穆公统治时期,秦国不仅领土扩展速度极快,而且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繁荣阶段。公元前五六世纪,也就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逐渐瓦解、崩溃,封建制迅速形成、壮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大的诸侯国顺应历史潮流,纷纷进行"变法",即实行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秦国地处关中,比较偏僻,与中原各国往来较少,所以当其他诸侯国因"变法"而强大时,秦国还保留着落后的奴隶制。人殉制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重要制度。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时,为他殉葬的人多达177个,特别是在殉葬的人中还有几个是受到百姓爱戴的贤人,这引起了秦国百姓对殉葬制度的不满。秦国的奴隶制虽然对秦的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同进步的封建制相比,就显得腐朽落后了。因此,秦国的奴隶制像夕阳西下以前天边出现的一抹晚霞,虽然放射出绚丽耀眼的光彩,可是转瞬即逝,仅仅维持了穆公时代几十年的兴盛,到穆公一死,就走下坡路,开始衰落。
    
    
 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秦国在东面最强硬的对手是魏国,由于这时秦国仍然实行落后的奴隶制,所以在同魏国的作战中连连受挫。秦、魏两国原以黄河为界,河以西的地区归秦所有。但自公元前403年以后,魏军就逐步向秦进攻,蚕食秦国土地。魏军攻势最盛时,曾西渡黄河,深入秦的河西地区,并在这里沿河修筑了一道长城。魏国把河西土地变成河西郡,成为插入秦国领土内的一把尖刀,秦国军队被迫从黄河西岸后撤,对魏军采取守势。河西之地被魏占领后,秦国的安全受到直接威胁,如果秦国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有亡国的危险。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上台头一年就废除了殉人制度。面对东方咄咄逼人的魏国,献公将国都从雍城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把同魏作战的军事指挥部搬到前沿阵地,表示收复河西之地的决心。栎阳原来是秦国商业繁盛之地,秦都迁到这里以后,并没有大兴土木,增修豪华的宫殿、亭台、楼榭等建筑,而只是在原有的建筑上,围上一圈夯土城墙。据考古工作者的调查结果,秦栎阳城东西宽180l米,南北长2232,城内共有正街三条,其中东西向的两条,南北向的一条,城门则有6座。这样简单朴素的城市建设,表明秦献公一切考虑都是从对魏国作战出发的。迁都之后,秦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秦军在洛阴(今陕西大荔)和石门(今山西运城)先后大败魏军,使各诸侯国不得不对秦国刮目相看。秦献公时期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开始改变秦国被动挨打的局面。秦献公死后,孝公继位。秦孝公深刻认识到秦国地位不高,各诸侯把秦视同戎、狄。他决心继承献公的事业,奋发图强,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孝公首先发布"求贤令",说:"有谁能想出奇计,使秦国强盛,我将给他高官做,并且分封土地给他。"就在这时,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开始了秦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商鞅变法

    商鞅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因为他后来在秦被封于商,所以也称他为商鞅。商鞅倡导以严厉的刑法治理天下,有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他先来到魏国,但没有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商鞅怀着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来到秦国。商鞅向秦孝公阐述了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孝公听得津津有味,兴高采烈,数日也不觉得倦,最后决定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在栎阳宫召集群臣商讨国家大事。在会上,商鞅同守旧的大臣们就旧制度应不应当改变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守旧的大臣们害怕改革会使他们失掉特权和统治地位,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商鞅驳斥了他们守旧的言论,指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沿用古法;只要有利于民,就不必遵守古礼。在这场大论战中,商鞅论述了变法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在思想上为变法扫清了道路。秦孝公下定决心支持商鞅变法,于是,商鞅根据秦孝公的指示,拟定了变法令。
    
    
 商鞅首先制定了奖励军功的法令,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规定秦国爵位为二十级,凡民众立军功的,均按功劳大小赏赐,例如凡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以赏爵一级,赐田百亩,可以做相当于50石俸禄的官。这样,提升官爵就和立军功结合起来,没有军功的,再富有也没有社会地位。这条法令是鼓励人们为封建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战争服务,从而达到扩展领土、兼并别国的目的。其次,商鞅大力提倡民众从事耕田和纺织等生产活动,凡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粮食和布帛产量超过一般产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不安心务农或游手好闲而贫穷的,全家罚做奴仆。这样,在秦国若要得到富贵,只有耕、战两条途径,其他路均被堵死。商鞅还实行"编户制""连坐法",用苛刑峻法治理人民。他规定,凡秦国境内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登记在户籍簿上,一家犯法,周围邻里都要受牵连。鼓励告密,严厉惩罚隐匿坏人的不报者。商鞅还制定了很多残酷的刑罚,如腰斩、砍头、车裂、凿穿头顶、抽去筋骨、在锅中烹煮等。这些规定,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反抗,巩固了地主阶级专制统治。商鞅变法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改革,给秦国奴隶主贵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贵族们祖传的高官厚爵、富贵荣华、世袭特权,像遭到一次台风袭击,一下子都刮走了。但是,他们不甘心自己的灭亡,不断进行反抗。秦孝公的儿子嬴驷有两个老师,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都是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串连了上千人,反对新法,诽谤商鞅。商鞅为了贯彻变法令,坚决按法律办事,给公子虔判处劓刑--割鼻子,给公孙贾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同时在渭河畔上处死了700多个旧贵族,渭水都染成了红色。从此,再没有人敢故意以身试法了。
    
    
 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在这次变法中,废除了奴隶主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把全国划分为30个县,建立县制;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这次变法的另一个重大措施,是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咸阳南临渭河,靠近通往关东的大道,水陆交通方便,是经济和战略要地。在商鞅变法中,秦孝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一旦信用商鞅,就把大权交给他,让他放手去进行改革,历时20年不加怀疑和干涉,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经过商鞅变法,贫穷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当时各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之后的惠文王继位后,首要目标是夺回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公元前330年,秦军向魏国进攻,在雕阴(今陕西鄜县)大胜魏军,俘虏魏国大将龙贾,杀敌4.5万人。这次大战的结果,使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全部献给秦国。秦惠文王终于实现了几代国君的宿愿。秦国取得河西之地后,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它东面有黄河、函谷关天险,将各诸侯国拒之关外;西面、北面的戎、狄逐渐衰弱,对秦不能构成威胁;南有秦岭与巴蜀及楚国相隔,秦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环境。相反,魏国失去河西之地后,处于无险可守的位置,西方完全暴露在秦国的锋芒之下,面对秦军强大的攻势,魏国只得以割让土地来换取暂时的安定。秦国傲踞诸侯之上,独霸天下的雄心逐渐显露出来。
    
扫六国天下归一
    
   
  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还存在着六个较大的诸侯国,它们是楚、燕、韩、赵、魏、齐。它们为争夺土地和人口,取得"霸主"地位,经常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当秦国向外扩展领地时,它的战略目标就不仅仅是一个魏国,而是各诸侯国了。关东诸侯国感到秦的威胁日趋严重,许多政治家主张联合起来抗秦,这种活动叫"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的意思,是阻止秦国进行兼并的策略。秦国为击破各诸侯国的联合,也进行了活动,以拆散各国的联盟,称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的意思,是秦国迫使别国帮助它进行兼并战争。

   公元前317年,魏相公孙衍首先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共同抗秦。这一次合纵攻秦,参加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又称"五国伐秦"。众诸侯推举楚怀王为合纵的纵长,大有压倒秦国之势。秦国则派张仪进行"连横"活动,说服齐、楚不与其他诸侯国联盟,因此齐、楚两国对合纵不热心,没有出兵,实际上只有韩、赵、魏三国与秦交战。三国联军刚进至函谷关,就被秦军击退。后来,秦军又在修鱼(今河南原阳)打败联军,歼敌8万。五国伐秦"壮举"至此宣告失败。
    
    
 当时,东方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是齐、楚两国。齐与楚结成盟国关系,双方互相支援,加强了齐国与秦国争雄的力量,因此秦国千方百计要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秦国政客张仪来到楚国。他对楚怀王说:您如果听我的话,与齐国断交,秦王就献出商于(今河南淅川)一带600里的土地给楚国。楚怀王是个昏庸糊涂之人,被张仪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不听屈原等忠臣的劝阻,贪图便宜,果然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与楚绝交而与秦结交。当楚王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时,秦国拒绝不给,张仪翻脸不认过去许下的诺言,辩解说:没有这回事,是楚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里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献自己的六里地给楚王,哪里是什么600里啊!楚怀王听了使者的回报大怒,发兵攻秦。秦军在丹阳(今河南丹水)大败楚军,进而占领楚的汉中郡。楚失汉中后,又调集军队重新向秦反攻,一直打到秦国的蓝田(今陕西蓝田),但因孤军深入,又遭惨败。
    
    
 公元前278年,在齐国政客苏秦的合纵鼓动和各国君臣频繁磋商下,韩、赵、魏、齐、燕五国组成联军,推举赵国的李兑为主帅,扬言要大举攻秦。但参加合纵的各国皆有各自的打算,没有一国真正肯拿出实力。就连主帅李兑也因接受齐国的拉拢,而准备帮助齐国灭宋国,并无攻秦实意。虚张声势的反秦联军,在函谷关外大肆鼓噪一阵之后,就没有任何行动地结束了。
    
    
 自公元前286年以后,秦国不断向东方的韩、赵、魏和南方的楚国发动进攻,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例如秦将白起率兵攻下楚的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迫使楚国迁都。秦军曾两次逼近魏国国都大梁,使得魏国献出大片土地。在这些年的战争中,多数战役都以秦国胜利而告终,秦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在与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同赵国的战争最激烈,规模也最大,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派兵猛攻赵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赵军驻守在上党的兵力很少,顶不住秦军的进攻,被迫撤退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当时的形势是秦强赵弱,秦军想速战速决,而赵军则打持久战。赵军大将廉颇固守不战,以逸待劳,消耗秦的力量。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秦王看到战争旷日持久,攻不下长平,就采用范睢的离间计,散布廉颇惧敌不战的流言,赵王果然中计,马上召回廉颇,派年轻的赵括去作统帅。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学了整套兵法,理论上很有一套,常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打过仗。公元前260年,赵括挂上帅印,来到长平,代替廉颇统领40万大军。他一反廉颇原来的部署,撤除了防御工事,准备大举出兵攻打秦军。秦将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几次败仗,不断后退。赵括自以为得意,率兵紧追不舍。这时白起遣两支精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把赵括的大军截成两段,首尾不能呼应,另派5000名轻兵直捣赵军营垒,使赵军失去根据地。秦军的精锐骑兵不断往来突袭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就地筑营垒,由进攻改变为防御,等待援军。
    
    
 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传到秦国都城咸阳,秦王十分得意,亲临前线,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充军,调往战场,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陷入重围的赵军断粮已46天,饥饿的士兵甚至互相杀食,情况十分紧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企图打开一条出路。可是,秦军的包围似铜墙铁壁,突围了四五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在绝望之下,赵括只得亲自率领精兵,披上厚甲,骑上战马,孤注一掷,强行突围。不料赵括刚出现在阵前,就被秦兵射死。赵军失去了主将,无人指挥,军心大乱,秦军趁机发动猛烈进攻,赵军大败,只得投降。
    
    
 40万赵军投降后,白起怕已降的赵军寻机造反,仅把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其余40多万降兵全部被活埋,造成了一次空前的大惨案。直到现在,在山西高平古战场上,还经常发现有箭镞、戈头、枯骨等,大概就是长平之战的遗物。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蒙受了惨重的损失,从此失去了与秦国争夺天下的条件。尽管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秦军受到赵、魏、楚的联合打击,遭到挫折,但实力并未受到多大的削弱,也没有改变秦与东方六国间的力量对比,它仍不断向东方各国进攻。经过反复较量,秦越战越强,东方六国一个个败落下去,秦统一六国的条件逐渐成熟了。

    公元前234年,秦军对韩国发动攻势,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尽管韩国割地称臣,以延缓秦国的进攻,但仍未使秦罢兵。公元前230年,秦大将内史腾率军长驱直入,俘获韩王安,将韩国变成秦国的一个郡,至此韩国灭亡。秦灭韩后,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赵国。
    
    
 秦国在攻赵之初,遭到了赵国的顽强抵抗。赵国名将李牧骁勇善战,屡败秦军,以至秦军闻风怯战。于是秦国施计收买了赵王近臣,大肆诽谤李牧,赵王听信谗言,派赵葱、颜聚杀李牧而取代之。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大破赵军,赵葱被杀,颜聚败逃,赵王迁成为秦军的俘虏。同年10月,秦军攻克邯郸,赵国公子嘉逃往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赵国实际上灭亡了。
    
    
 秦灭赵之后,王翦乘胜率军北上,驻扎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形成兵临燕国,威胁代郡的局面,引起代、燕一片恐慌。燕国本来距秦国最远,但赵国亡后,燕国统治者感到唇亡齿寒,惶惶不可终日。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未遂,反而促使秦以重兵攻燕。公元前226年,王翦大军攻占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燕王被迫杀太子丹谢罪,但并不能扭转局面。燕王在辽东苟延残喘4年之后,终于被秦所灭。
    
    
 秦军攻克蓟城后,把军事进攻的矛头转向了南面的楚国和魏国。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10万大军攻打魏国。秦国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放黄河、鸿沟的水灌进大梁城内。3个月后,城墙倒塌,大梁城被攻破,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此时,楚国正在发生内乱,政局不稳,国势日衰。公元前225年,秦准备兴师灭楚。秦王在制订作战计划时询问李信和王翦,攻楚所需多少兵力。李信年轻气盛,骄傲轻敌,说:不过20万吧!而王翦谙于用兵之道,深知楚国地广人多,坚持非60万人马不可。秦王认为年老的人到底胆小,就派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率领20万大军伐楚。王翦遭到冷遇,便推托有病,告老还乡了。
    
    
 秦、楚大战一开始,李信兵分两路,攻势迅猛,连连击败楚军。李信出师告捷,正准备与蒙武会师,不料楚国大将逃,士兵伤亡无数。消息传来,秦王大为震怒,把李信革了职。他亲自登门去向王翦承认错误说:我没有用将军的计划,李信果然使秦军丢丑,请将军出征吧!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军队进攻楚国。王翦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战,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他选择有利的地形扎营,教士兵整日操练,坚守阵地,不理睬楚军的挑战。这样过了一年多,楚军的斗志渐渐松懈,而且粮草不足,难以支持,开始向东撤退了。王翦乘机率军追击,迅速消灭了楚军的主力,杀楚将项燕,攻占大片楚地。第二年,王翦、蒙武攻取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王翦又挥师南下,平定楚国江南之地,降服了百越之君
    
    
 秦国相继灭亡了五国,最后只剩下齐国。
    
    
 齐国曾是战国时与秦并列的两强之一,当末代国君齐王建继位时,国势已经衰落。当时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对中原诸国攻伐不止,各国自救不暇,而齐国地处东方海隅,与秦和好,几十年未受兵火破坏。它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则采取坐观成败的态度。秦赵长平大战时,秦军断绝赵国粮道,赵国要求支援粮食,齐国坐视不救,眼瞧赵军惨败。虽然齐国暂时避免兵祸,但秦国终究没有放弃灭齐,最后造成亡国的结局。
    
     
齐王建是位昏庸的君主,他任用秦国奸细后胜做丞相,朝政日趋腐败。公元前237年,齐王建去拜会秦王。秦王特地设酒宴于咸阳,双方推杯换盏,显得十分亲密,这反映出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胜利。从此,齐国不修战备,不帮项燕率军奋起反击,经过三天三夜尾随追击,李信军大败溃助其他五国攻秦,使秦的统一战争减少了阻力。当时一些诸侯国贵族,曾相继流亡齐国,有人劝齐王给予帮助,让他们复国攻秦,但是齐王建不听。当秦顺利攻灭五个诸侯国后,齐国灭亡的灾难终于降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奉命从燕国边境南下,猝然攻占齐国都城临淄。秦王派人引诱齐王入秦,相约封给他500里地,齐王建果然入秦受封,结果被囚禁起来,最后在那里活活饿死。齐国灭亡。
    
    
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秦国逐步消灭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起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迫切需要天下安宁的要求。战国时代的特点就是各国诸侯争夺土地、兼并人口、战争连年不断,战祸极其残酷。当时的军队与盗匪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进入到别国领土,就割掉庄稼,砍伐树木,破坏城市,平毁沟池,焚烧房屋,抢劫牛羊,敢于反抗的民众就杀掉,被迫屈服的便捆绑带回作奴婢。到后来,虽然只剩下七个大国,可战争规模却越来越大并且更加残酷。一场大战之后,交战各方损失都很惨重,往往出现国内空虚的局面。战乱不休的根源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因此,当时的中国需要统一,统一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
    
     
自从秦统一以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某些时候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因此秦国统一六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朽的伟业
    
 
连年不息的征战
    
     
早在战国时期,在北方的蒙古草原上,游弋着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部落--匈奴。匈奴人以游牧为生,随水草迁徙,没有农业和城池,注重骑马和射猎。他们没有文字,尊重强健武勇的青壮年而轻视文弱老人。战国晚期,匈奴势力逐渐强大,匈奴贵族有强烈的掠夺欲,中原内陆精美丰富的物质财富,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因此他们经常入侵,抢劫财物,掳掠人口,造成很大危害,尤以与它接壤的燕、赵、秦国所受威胁最大。当时这三个国家都分别筑长城防守,还经常派驻数十万大军随时反击。
    
     
秦统一中国前夕,各诸侯国忙于战争,匈奴乘机长驱直入,占领了黄河河套地区。匈奴的骑兵十分凶悍,速度快,机动灵活,战斗力很强,驻守北部边境的少量秦军无法阻挡匈奴骑兵的进攻。为了清除匈奴的威胁,维护北方地区的安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亲自从东到西视察了整个北方边区,确定了大举进攻夺取河套地区南部战略要地的方针。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迅速收复了河套南部地区,将匈奴赶往黄河北岸。这一场大战迫使匈奴向北退避700多里,10多年不敢南下掳掠,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秦帝国的威胁。秦始皇在这一地区新设44个县的建制,大量迁移内陆民众去居住,把这个战略要地牢牢控制在秦的手中。后来,秦军又渡过黄河,继续向北进击匈奴,占领了阴山山脉的西段狼山及其山南的广阔平原,并设置九原郡统辖这一地区。与此同时,秦朝开始在北部大规模修建防御工程,这就是闻名天下的万里长城。
    
     
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内,长达5000余里。秦代的长城比现存的明代长城更靠北也更长。它的西段是防止西面的少数民族羌戎的入侵。长城的中段和东段是最重要的地段。中段穿行于黄土高原的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形势险要,长城城基最窄处宽仅1.1。东段则以阴山山脉西段狼山之中的长城最为险峻,现在残存的墙基平均宽3.5,高3,用石块垒砌,因石质含铁,呈紫红色,俯视长城如一条紫色腰带,盘绕于挺拔峥嵘、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之中。长城的建筑方式有三种,即土长城、石长城和木长城。木长城由于年代久远已荡然无存;土长城主要建在沙漠和平原上,用板筑法夯土筑造而成,墙身现在已毁坏不存,仅能见到墙基痕迹;石长城主要建在山岭上,用石块垒砌。长城的设施配备主要有烽燧、亭候和边城。烽燧就是烽火台,是传递报警信号的高台,遇到敌情时,白天燃起浓密的烟雾,晚上则点起火把。亭候是一座座很高的嘹望台,上面有一个亭子,故称亭候。边城是位于长城内侧的兵站,是军队的集结地点。
    
   
长城所经过的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军队供给很困难,所以守卫长城的军队就在边城开垦农田,以保证粮食供应。 长城的修筑共用了9年的时间,为加强对长城沿线的统治,秦朝在北部地区设置12郡进行管辖。在秦始皇统治时期,长城发挥了它应有的防御作用,它进可攻,退可守,使匈奴不敢轻举妄动,保证了北部边区安定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秦始皇的一大功劳。长城是古代世界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气势雄伟,历史悠久,至今还被看作是坚不可摧不可逾越的象征。但是,修筑长城必然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它也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蒙恬率领的30多万大军在冰封雪飘的北国艰苦奋斗十多年,大体上10个人当中要死掉六七个,更不用说那些调去修筑长城的民工的悲惨处境了。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表达了百姓对修筑长城的不满情绪。传说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结婚不久,便被征去修筑长城,一去音讯全无。孟姜女想念自己的丈夫,冬天没有寒衣,便亲手缝制,送到长城下去寻找丈夫,但丈夫已经累死了。孟姜女抚摸着丈夫的尸体,呼号哭泣,发泄了天下大众的怨恨。孟姜女的泪水感天动地,哭了七天七夜,长城也被哭倒了。后人怜其不幸,在山海关建造"姜女庙",撰联赋诗,表示同情。尽管如此,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始皇修长城的积极意义还是应该肯定的。为了便利中央同北部边区的联系,及时快速地调动军队支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主持修筑了从北边的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到首都咸阳附近的"直道",全长1800里。"直道"比喻路线笔直,马车在这种大道上可以飞驰,犹如今天的高速公路。直道的起点在云阳(今陕西淳化),沿子午岭北行,至陕北定边县,然后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至内蒙古东胜县附近渡过黄河,最后到达九原郡。直道一半路程修筑在山头岭上,一半路程修筑在平原草地,从直道残迹来看,路面宽达22。直道工程非常艰巨,沿途开山填谷,到秦始皇死后还没能完工。

 

   现在,登上子午岭主脉的制高点,极目远眺,只见群峰起伏,如同一条条游龙分趋各方,层峦迭翠,一望无际。两千多年前,要在这样的几百里长的岭上辨明地形,选定线路,修筑一条贯通南北的道路,的确是相当不易的,这只有在秦朝这样大一统的国度中才能完成。对于东南沿海和岭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秦始皇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略。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越人",是我国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曾与周王朝有过交往。越人支族众多,种姓繁杂,因此又称"百越"。其中,"东越"分布在瓯江流域(今浙江温州一带)"闽越"居住在今福建地区、闽江下游(今福建福州一带)"南越""西瓯"散居在岭南一带(今广东、广西)。这些越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生产技术比中原地区落后。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异军突起,吞灭强大的吴国,一度成为中原霸主。进入战国时代,越人遭到楚国不断蚕食最后被吞并。秦始皇灭楚后,降服了越族一些首领,建立了会稽郡和闽中郡,任命东越和闽越的首领为郡守。
    
     
全国统一之后,秦始皇派屠睢率领一支由流浪者、农民和小商人组成的军队,大举进攻南越和西瓯。秦军分五路进入岭南地区,遭到当地越人的顽强抵抗。秦军进展缓慢,一时无法降服越人,以至三年不能解甲弛弩,长期处于戒备状态,久而久之,给养供应发生了困难。为了保证攻打岭南大军的后勤供应,秦始皇命令史禄负责转运粮饷。史禄继承秦国兴修水利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经过精心勘察规划,巧妙地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关键地段,即湘江和漓江源头分水岭上,修建了著名的灵渠。史禄为解决行船的难题,在灵渠上修建了36座船闸,分段控制水位,使船只沿梯级上下,顺利通过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把华中和华南联结起来。这一条设计精巧、工程艰巨的伟大航道,直到近代还在发挥它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就是在今天,它仍然在灌溉和发电方面继续发挥效益,这不愧是水利史上的一大杰作。灵渠修成后,秦军加强了攻势,长驱直入,深入越人腹地,擒杀西瓯首领。在秦军强大军事力量的打击下,越人仍未屈服,他们逃入茂密的丛林中,利用熟悉地形、善于水战等优势,与秦军周旋,搞得秦军疲惫不堪,伤亡惨重,连主帅屠睢也丧了命。但秦始皇下定决心要平定岭南,不断增兵,终于在公元前214年彻底平定了南越,并在那里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
    
     
第二年,又迁徙50万刑徒戍守岭南,与当地越人杂处,共同开发南方地区。在攻取岭南的同时,秦始皇派兵修筑通往云贵的道路,道宽五尺,称"五尺道"。秦军通过"五尺道"进入西南地区,迅速征服了当地少数民族,设郡立县,委任官吏统治这一地区。经过重10多年的北御南征,秦始皇大大扩展了秦朝的疆域,秦的版图东临大海,西至今甘肃、青海,南抵南海,北到今内蒙古以及辽东,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帝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