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7-08

目前,中医医疗界对患病病因的判断,基本上采用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这种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没有学过医道的人,掌握和运用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有没有不用诊脉就能对病因做出判断呢?最近我在自我治疗过程中,摸索出根据经脉的走向判断病因的方法,这个方法即使没有学过医道的人,只要明白一些简单的经络知识,就完全可以掌握这种治病的方法。

有一段时间,在我身上曾两次连续出现不同病症的反应,出现病情以后,没有通过常规脉诊的方式判断病情,而采取根据经脉的走向判断病因,然后,按照病因加以治疗,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这个方法既简单而且又快捷,只要根据病痛的部位,然后确定所隶属的经脉,就可以准确的判断患病的病因。采用这种判断疾病的方法纯属偶然,但他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问题,对疾病地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种传统的方法诊病,以及当代的各种先进的仪器的检查,应该要不断探讨新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在民间有很多没有经过医学院校学过医道的人,而通过自我治疗,摸索出很多好的诊病方法和治疗方法,在民间广泛的流传,这些方法的产生,在于不断的探索和有心罢了。

如、有一天,我的左耳后根部突然间感觉到像跳脓样胀痛,好一阵差一阵,当时想这种病情可能是一过式的,病症发作后一会就过去了,用不着急于治疗,因此,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到了第二天,病情又开始复发,这次病情发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些加剧,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这些症状并不是脏器的功能失调,而是病理上的一种反应,不能再延误病情的发展,需要立即治疗了,

任何病症的治疗,都有最佳治疗时机的问题,耳根胀痛也应如此,如果不及时的给于治疗,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就会促使病情加重,为治疗带来难度。治疗之前,首先要判断患病的病因,诊断病情通常使用脉诊的方法判断病因,这次我萌发一种新的想法,不通过诊脉判断病因,而根据胀痛的位置,经络的走向判断病因,看看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如何?因为我运用的治疗方法,是经络调整法,当然要从经脉上观察患病的位置。耳后根部的胀痛,病痛是气滞血瘀引发的,是出现在三焦经偱经的通路上,是三焦经运行受阻,病在三焦。病因确诊后,因为病情不重,就采用了简单的拔火罐的方法治疗,取左侧三焦经脉上的三髎穴;小肠经脉上的天宗穴;胆经脉上的肩井穴,这些穴位均在耳根部旳下端。火罐拔有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拔后胀痛感有所减轻。第二天按着这些穴位又重新拔了一次火罐,耳根部立即就不胀痛了,仅此两次治疗,病情就治愈了,以后病情再也没有复发。

又相隔几天,我的左小腿外侧突发酸痛,也就是腿肚的外侧,大约近两寸长的一段距离,感到发沉、发涨,发酸、也属于阵发性的发作。发作时腿部发病的这一段,感到疲乏无力,而且涉及到整个腿都没有劲,有站立不稳,欲倒欲摔失控之感,为了研究病情,我连续几天品查病症的变化,其病症根本没有好转的迹象。

根据病痛部位的隶属关系,应在胆经经脉偱经路线的范围内,是胆经经脉供血失调,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是胆患病。病因确诊后,也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根据“左病右治”的原则,选用与左腿相对应的右腿,取胆经的阳陵泉穴、风市穴、外丘穴拔火罐,拔近一个小时,启罐后腿部症状立即恢复正常,仅此一次治疗,腿部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历经几个月病症再也没有复发。

以上的这两个医案,是采用新的诊断方法,然后用拔火罐治疗的一种尝试。通过对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地实践,充分地验证:按病痛所属脏腑经脉的走向判断疾病,是判断疾病的好方法。

为什么按病痛所属的经络走向判断疾病,而且选用拔火罐疗法治疗,会取得如此好的疗效呢?从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经络传递的关系上看,自然就会明白了这个道理。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器官,“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为脏腑提供营养物质,输送气血的通道。在经脉当中,经和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经是纵向的、是大的干线,主干道、是定向的,每个脏器只有一条经络,六脏六腑总共有十二条,称之为经脉,经脉标志着气血运行的走向;络是横向的、是小的干线,支干道,有若干条,布满全身,在经脉之间起到联络作用,称之为络脉;经脉是通过络脉将五脏六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经脉上又布满若干个“点”,这些“点”称之为穴位,每一条经脉,正是由于经脉偱行路线中这些“点”的主动转运,才把气血物质输送到脏腑,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穴位转运的工作状态,决定气血运行的速度,脏腑的阴阳平衡,身体的健康。

当脏腑发生病变,或脏腑功能失调,就会作用于所属的经脉和络脉传导出现异常,同时,造成经脉和络脉周围组织的传输受阻,血运不畅,气滞血瘀,导致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病痛点。

在我身上发生的这两种病情,实际上是三焦和胆的功能失调,致使相对应的三焦和胆的这两条经脉失去平衡,造成经脉走向的某一段路线气血运行不畅,局部形成气滞或者血瘀,穴位转运受阻,从而导致耳根后部及左腿外侧出现了病痛点。病情判断后,根据患病脏腑相对应的经络,选择有关穴位拔火罐治疗,通过火罐产生的真空,将穴位周围组织中的邪气排出体外,增加血的容量,加快三焦和胆经气血运行地速度,使其三焦和心包,肝和胆脏腑的阴阳平衡,经脉运行流畅,增强气血运行的动力,促进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病痛点,恢复身体健康的作用。

运用经脉走向判断病因这个新的方法,经过广泛的临床运用,也取得同样的疗效。

如,盛女士,三十九岁,因腹胀来我处诊治,治疗一月后的一天,来诊时说,我昨天开始就感到脐下左侧不舒服,可能是岔气了。我听后笑着说,岔气一般都在两肋的部位,你不舒服的部位是腹腔,腹腔内只有大肠和小肠,大肠和小肠是永远不会岔气的。另外,岔气后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不会停留几天都过不去,你的这种病症是属于大肠的功能失调所致。是由饮食不节,或风寒侵入等原因,引起肠壁蠕动异常,局部出现气滞,或者血瘀造成的。病在经脉偱行的路线上,因病为初发期,还没有侵入到脏器,病情并不严重,所以,这种病症治疗起来非常简单,你自己完全可以治疗。

病症和病因搞清楚以后,我说,根据“左病右治”的原则,我用手住“岔气”右侧相对应的位置,看着你有什么感觉,说着我用手指按住这个点压住不放,大约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盛女士说,当你开始按住这个部位的时候,我就有舒服的感觉,现在这个部位一点“岔气”的感觉都没有了,我这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手到病除。

再如、王女士、五十三岁,年轻时身体就不太好,多病缠身,多年来基本上天天嘴不离药,靠药来维持,因为自身的素质差,这种病没见好转,那种病又接踵而来,真是“按住葫芦又起来了瓢”,听说我这里运用经络调整法治病不用药物,就前来我处诊治。

在我处治疗十几天,头痛、胃痛等等的一些病症都有好转,而且疗效显著,但下颏下弯时,枕骨(后脑)痛并没见好转。王说,从治疗开始到现在,枕骨痛一直就没见变化,因为每时每刻都痛,心里总有负担。我说,治疗这些天枕骨痛不见好,出现这种情况的病因非常特殊,我为你每次治疗后脉象都为平,出现平脉说明患病的脏腑,经过治疗阴阳得到平衡,各种病症应该好转,但枕骨部治疗后没见好转,是因为枕骨的病情不上脉。据我的临床经验观察,一般说不上脉的病症并不十分严重,只是对病因如何做出的判断,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治疗而已。接着我对王女士又进一步解释说,你的这种病不上脉,是因为病症不严重,还没有侵入到脏腑,而是在经脉运行的通路上徘徊,游离于脏腑之外,所以,在脉象上不能真正反映出病因。据我判断枕骨痛的部位,属于膀胱经的范畴,只要调整枕骨的临近部位的穴位,就有可能抑制枕骨痛,我判断的对与否,从治疗后的效果便可得到验证。于是治疗从膀胱经的起始点睛明穴开始,向后用手点按,直到天柱穴为止,然后,又选用临近的奇穴,治疗后病情立即好转,下颌下弯时,枕骨一点痛都没有了,接着连续多天治疗,病症的位置逐步的缩小,一天好似一天,解除了王女士多年的忧虑。

一位小伙,三十岁,五年前念大一的时候,打篮球时将右手腕扭伤,后来发现手背上端出现一个筋包,约有五分硬币那么大,腕部活动尤其是和面和包饺子,稍有持重就非常痛,病症时好时坏,曾治疗过也没有效果,因此就放弃了治疗,再也没当个事。

小伙来我处治疗时附带提出,我手上这筋包能不能治好。我说,你这个包属于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不是很难治愈的,几年来经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治疗上采用的方法不当;二是腕部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或经常受到外界的刺激。从经络学上看,腱鞘炎的病痛点在三焦经循行的通道上,这种病应与三焦有关。我选用了三焦经中的天髃穴,根据右病左治的原则,用手压在左手三焦经的天髃穴上,按压当时就发生了物理作用,随着压的力度和频率,病痛点感到象气管打气一样呼呼的,然后,从发麻到微热,手腕活动就觉得舒服多了。后来又选择了健侧的三焦经,与之相对应的阳池外关穴等穴治疗,随着治疗的的进行,发现从筋包的外围开始软化,之后一天好似一天。

经络调整法,是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外治疗法,他比药物治疗有更大的优越性,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随时随地都可以自我治疗。运用经络走向判断病因,对于功能失调,病情较轻,游离经脉之间,没有侵入到内脏的一些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不仅判断准确无误,而且疗效非常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