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大学如何宽进严出

 doc游客 2013-07-09


国外大学如何宽进严出

/余晓平

都说中国的高考竞争很残酷,其实很残酷的是我们当年八十年代初期的高考,百八十个人里选一个,那才叫残酷,现在中国几乎都快成了二选一了,这算什么残酷。

高考搞得那么热闹,有很多作秀的成分,为了体现公平,再加上有相关利益单位热心参与,促进就业和赚钱,让百姓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花在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真正有特权的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与普通百姓来竞争了。

为什么教育资源需要分级,这就像吃东西,有些东西对于有些人来讲会消化不良,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则会营养不良。国外的教育分级与人的分等级完全不一样,一个技校毕业的学生找到工作后,收入并不比一个博士毕业找到的工作收入低,而往往前者找工作还容易。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读到了博士,似乎应该去当教授的,而去干了体力工作,那你一定是觉得博士就应该高人一等,而刷盘子就低人一头,尽管国外对博士会比较尊重,那是因为人们更尊重有知识的人,但对体力劳动者真的不敢欺负。

职业本身也算是隐私的一种,你问一次,人家要是不说,千万别追着问。当然也许人家会觉得读完博士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没面子,但更多的原因是投资失误的概念,属于选错了行。人们一般会选自己高兴去做的事情去做,但是走了弯路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义务教育之后人们都是花钱接受教育的,就像是花钱买营养品,有些人吃馒头身体就健壮,不需要入补,其实这是好事,所以我从来都不主张孩子上补习班。有人虚不胜补,还容易补坏身体。国外的奖学金就解决了一个人适合入补,但又没有钱买补品。

国外高校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残酷竞争,他们把战线拉得很长,决定一个学生是否适合于接受高等教育,是从他们常说的十年级开始,国外义务教育总共十二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直到大学读完一年级,大约有四年的筛选期。

中学阶段最后三年的成绩将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又比较宽泛,除了论成绩,还要看孩子其它方面的表现。中国人经常用自己高考的概念来套国外高校,以为进入了名校就万事大吉,这可就吃了大亏。

国外高校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淘汰率,很多中国孩子不但被名校录取,而且还拿到全额奖学金,但到了第二年,由于成绩不理想,非但奖学金被取消,而且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那么他们是怎样淘汰的呢?这一点像高考,他们是学生之间相互淘汰,不是说你的分数及格就能顺利毕业,而是平均分数从高到低淘汰。但与高考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有更强的自主性,被淘汰以后有些自主选择。

今天是女儿学校大学二年级的选课时间,我们来介绍一下国外高校到底是如何淘汰学生的。并不是说里面有多合理,而是作为留学生的一种常识,要是你成绩不够被淘汰,情有可原,要是因为不知其中的运作规律被淘汰,那就特别冤。

在今天的开放选课之前,其实尖子班(荣誉班)的人员已经确定了,女儿在两周前已经拿到通知,跳开了残酷的选课,他们整个班级的课程都是强行安排好的,自己无法更改。同时尖子课程的人员也已经确定,就是某一门课程属于荣誉课程,其余的课程需要和大家一起选。

开放选课就是告诉你选课的时间,这是根据你个人的成绩分段的,成绩最高的一组人在第一时间选课,所以他们挑走最热门的课程,最合适的时间配置,你要是在这组人里面手要是慢的话,或者干脆忘了这件事(当然一般不会),那么你就归入第二时间选课的人群。然后是第三组,第四组......

等沦到你选课的时间,用自己的学生编号才可以打开相关的选课网页,如果发现自己中意的课程被人选满了,这就意味着你已经被这个专业淘汰。

那么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方面可以选其它必修的课程,大二的时候争取考个好成绩,到了大三使自己的选课时间靠前,那么就可以选上这个专业的课程。或者发现自己在这个专业竞争不过人家,干脆改学其它专业。

选课时间越靠后的学生就越惨,等你发现所有能选的课全被人占满了,你要么就和下一届入学新生一道重学一遍你已经学过的课程,就好像中国的留级,要么就干脆转学,把自己的学分转移到别的学校,继续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那些被淘汰下来的三分之一。

这种方法中国到底能不能借鉴很难说,因为中国私底下猫腻的事情太多。这种方法是不是合理也很难说,那些被淘汰的就很有怨言,觉得大学把学生招进来,白费了一年的学费和时间,最后又不得不离开,那么你在招生的时候就很不负责任。

当然各执各的理,这种筛选方式至少现在还存在下去,至少除了拚成绩不用拚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