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舰的种类及说明

 崔纽藏 2013-07-09
2007-01-14 17:36:44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作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战斗舰艇。当前,世界上共有10个国家拥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国主要发展大型航母,是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航母的一半。俄罗斯拥有可搭载常规起降固定翼飞机的6万吨级重型航母“库兹涅佐夫”级。法国拥有4万吨核动力航母。当今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吨,大型航空母舰达100000吨,主机功率一般为28万~30万马力,常规动力的续航力为8000~14000海里,核动力的续航力为4万~70万海里,能抗12级台风,在5~6级海况下可顺利起落飞机作战,基本具有全天候适航能力,每昼夜可机动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舰载机70~120架。但它目标大,造价高。航母的发展动向,目前除了发展大型航空母舰外,有些国家十分注重发展轻型航空母舰。特别是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发展,为研制轻型、多用途航空母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动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舰趋向采用核动力;轻型航空母舰趋向采用燃气轮机。有的人还在设想研制与导弹核潜艇组成编队的水下航空母舰,研制航速可达100节以上的侧壁式气垫航空母舰和具有甲板面积大、稳性好的双体航空母舰等等。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母舰正在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水平发展。 
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强大的航母编队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是当今海战场上最强大的力量。航空母舰是足以与核武器比肩的战略性武器,是可以为国家利益做出特殊贡献的“海上霸王”。
海上枭雄---战列舰
战列舰是一种装备有大口径火炮和超厚防护装甲的大型水面战舰。早在17世纪中叶,海上就已出现了三桅风帆战舰,它的船体为木质,排水量增加到 4000吨一5000吨 ;火炮甲板最多有 3层,能装 100多门火炮。这种战舰在海战中彻底改变了过去接舷战斗的战术,主要采用多艘舰列成单纵队战列线进行炮战,由此而得名“战列舰”。1859年,世界上第一艘带蒸汽动力的木壳战列舰“光荣”号在法国下水。翌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铁壳战列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现役。19世纪后半叶,战列舰普遍采用铸铁装甲, 满载排水量达1万吨一1.2万吨,航速 16节一17节,主炮口径由 200毫米增至 300毫米一350毫米,舰体防护装甲厚度达 230毫米一450毫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海战中,战列舰充分显示了大舰巨炮的优势,因而成为各国海军竞相发展的重点。
     20世纪 30年代后期,战列舰的发展达到顶峰。 这个时期建造的战列舰,如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排水量已达七万余吨,3座三联装主炮的口径为 460毫米,航速 27节;装甲厚度也大体与主炮口径相同,并加强了水下防护,以抵御鱼雷的进攻,大舰巨炮的特点更加明显。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列舰一直是各海上强国的舰队主力舰和核心力量,占据着海上霸主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的迅速崛起和舰载航空兵的成功应用,逐渐动摇了战列舰的霸主地位。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中,美国 8艘战列舰非沉即伤,从此战列舰一蹶不振,表明其称雄海上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均不再建造战列舰,舰队中的战列舰也纷纷退出现役;一时间,战列舰几乎销声匿迹。二战之后,少量的战列舰时有参加海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但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入80年代,美国海军决定对世界上仅存的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予以“重新输血”。 重点是加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经过改装后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担负的主要使命是:协同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或单独进行海上作战;或支援两栖部队的登陆作战 ;或在发生危机的地区炫耀武力。
1991年1月17日, 美“衣阿华”级战列舰“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率先向巴格达市中心及其附近的军事通信中心和防御设施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2月7日,两舰又使用406 毫米主炮向伊军炮兵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战列舰尽管吨位大、火力强、装甲厚,但它存在目标大、易遭攻击、防空反潜能力较差等不足,因而极易成为对方导弹攻击的活靶子。为此,战后不久,建立殊功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仍然被迫退出海战舞台http://image62.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7/0923/33714959_1.jpg
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新型战舰。 英国广布全球的通过漫长海上航运线和商业网络相互联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强大并且可以快速集结的海军舰队保护。英国皇家海军需要一种强大火力与高机动力相结合的战舰,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敌方的袭扰,又能够快速部署应付突发性事件。于是英国海军以“理想型巡洋舰”名义设计的战列巡洋舰是一种把战列舰强大火力和巡洋舰高机动结合在一起的战舰,当时新的技术提供了建造新型战舰的可能性。战列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武装。战列巡洋舰的主炮口径比装甲巡洋舰大。从主炮口径大小和威力方面战列巡洋舰可以与战列舰媲美,但防护装甲比战列舰薄。装甲方面省下来的重量被用在更强大的驱动装置上,这为战列巡洋舰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巡洋舰 
巡洋舰是仅次于战列舰的反舰、反潜水面攻击舰艇,排水量多在8000吨以上。在航母未诞生之前,可以率领舰艇编队进行远洋巡逻和作战;航母诞生后,可以依赖岸基飞机而独立在近海水域作战,亦可以作为航母的护卫舰在远洋作战。与驱逐舰相比,巡洋舰的吨位更大、续航能力更强,有的还采用了核动力;其攻击和防卫能力亦更加强大,如前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可携带500多枚舰--舰及舰--空导弹,每枚舰舰导弹的装药量达一吨之多,一颗导弹就足以将敌军的航空母舰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统可以使其同时打击数十个活动目标;此外还备有3架反潜直升机以及鱼雷、深水炸弹等多种武器,故被冠以“战列巡洋舰”的美称。但作战亦是要讲究军事经济效益的,从经济性、可修复性及作战性能等指标上综合考虑,驱逐舰可能更胜一筹,因此巡洋舰有逐渐被驱逐舰所代替的趋势。

驱逐舰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等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军舰。它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舰种之一,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船,舰队防空,以及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 
护卫舰
护卫舰也算得上是一种较老的水面战舰了。早在 16世纪, 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就曾把三桅武装船称为护卫舰。然而,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护卫舰恐怕要算 19世纪 40年代英国建造的“阿姆菲翁”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潜艇神出鬼没,使用鱼雷等连连击沉英、法等国的运输船只;同时封锁其基地、港口,给协约国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时各国所拥有的护卫舰吨位小、续航力低,于是各国开始注重建造1000吨以上、能够远洋作战的护卫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潜艇袭击盟国战舰和运输船队的故伎,击沉了大量舰船。为此,英、法、美等国迅速调整策略,加紧建造 1000吨一l500吨的护卫舰。在短短的 3年时间里, 海上便出现1800余艘各级护卫舰,参与保卫海上交通线、两栖登陆战及海上机动战等。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护卫舰的卓越功绩令各国海军刮目相看,但因战后商船不再需要护航而使之发展又走下坡。50年代中后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护卫舰发展又出现了新的转机。特别是70年代之后,各级护卫舰普遍装备了导弹。 此时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均在2000 吨一4000吨,个别的还超过5000吨;航速为30节一35节,续航力在5000海里一6000海里;一般均装备有反舰、反潜、防空等各型导弹,以及火炮、鱼雷、深水炸弹、干扰火箭等武器, 相当数量的舰只还搭载有l架一2架直升机。此外,舰上装备有性能优良的探测设备、 指挥控制设备等。
     当今世界上拥有护卫舰的国家和地区约五十个,所拥有的护卫舰总数要超过其他各舰种总和数。按舰排水量和作战活动海区不同,护卫舰可分为近海护卫舰和远洋护卫舰两大类;按使命的不同,可分为对海型、防空型、反潜型和多用途型。
     鉴于护卫舰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今后护卫舰仍将是各国发展的重点。首先,一些吨位较大的(3000吨以上)护卫舰还将受到诸多国家青睬,个别护卫舰吨位可能突破 7000吨;当然,1000 吨左右的护卫舰也不会受到冷落,会继续受到重视和发展。其次,舰载武器种类将增多,而且性能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护卫舰的防空武器的性能将会出现质的突破,如美国的“佩里”级护卫舰就具有较强的防空能力。不仅如此,护卫舰将普遍配备直升机,用它来担负反潜、反舰、探测、电子干扰等任务。第三,舰上的探测装置,包括雷达、声纳等将有较大的改进与提高;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的拖曳线列阵声纳将普遍装设。指挥控制系统性能也将得到明显的提高。第四,全燃动力和柴燃交替动力两种动力形式今后仍会被各国海军有选择地采用。此外,一种新颖的电燃联合动力形式现也为某些国家所看好,正在试用中。
补给舰 
远洋综合补给舰是海上编队不依赖海外港口进行远洋航行,远海作战的必要保障力量 
登陆舰 
用于运送登陆兵及武器装备的登陆舰船。有大型和中型两种。大型登陆舰,排水量2000--8000吨,续航力3000海里以上,舰上可装载坦克10-20辆登陆兵数百名。中型登陆舰,排水量600--1000吨,续航力1000海里,可装载坦克数量,登陆兵数百名。登陆舰多采用柴油机作动力装置,航速12--20节。舰上装载舱内设有斜坡板或升降平台、牵引绞车等。舰上武器有舰炮数门,主要用于防空和登陆时进行火力支援。此外,还有较齐全的观通、导航设备,以保证航行安全和通信联络。世界上第一艘登陆舰为英国于1940年建造。
两栖攻击舰 
携载直升机用于输送登陆部队及装备的登陆舰船。也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主要是使用直升机输送登陆兵进行垂直登陆,以提高登陆作战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机动性。舰上飞行甲板能同时起降7-8架直升机。飞行甲板下方为机库和登陆车辆等。直升机和车辆由机库中的升降机运送到飞行甲板。登陆兵住舱有通道可直达登机部位。舰上还有指挥中心,导航设备和较齐全的医疗设施等。美国建造的“硫磺”岛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为1.83万吨,最大航速23节,可携载20架直升机、4架垂直-短距起落飞机,舰上还装有航空导弹和76毫米舰炮,还可载运2000名登陆兵及武器装备 。
扫雷舰
扫雷舰的任务是排除水雷,为登陆部队、舰队或船队打开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种重要的海上防御武器,主要布设于海峡、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进行海上封锁和增强抗登陆能力。水雷一般布设于水面下5-10米,可装药300余公斤,爆炸力强大并专门攻击船底,对于驱逐舰等中小型舰艇,一只水雷即可将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有2700余艘舰船被水雷击沉。现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门,有碰撞式的锚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没有特殊装备的舰船较难侦测和排除。扫雷艇即专为排除水雷而设计的舰艇,通过声纳等设备进行侦测,利用爆破等方法实施排除,是整个船队的保护神。
潜艇

潜艇是一种潜入水下进行活动并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斗舰艇。它于1775年首先出现于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被广泛用于实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是海军的主要作战舰种之一。潜艇的作战使命是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攻击,封锁和破坏敌海上交通,同时亦可执行侦察、巡逻和扫雷、布雷等任务,是现代海军武库中的一种攻击型武器。
    潜艇按动力分,可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两种。目前全世界近千艘潜艇中,80%为常规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占20%。常规动力潜艇是指在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采用柴油机推进,在水下航行时则以蓄电池和电动机推进。核潜艇则是依靠设在潜艇内的核反应堆提供动力,传动装置是蒸汽轮机。
    潜艇按作战任务和武器装备情况,又分为攻击型潜艇和战略潜艇。攻击型潜艇主要以鱼雷对付敌方水面舰船和潜艇,任务是实施战役战术攻击和作战;战略潜艇则以远程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任务是打击敌方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起到战略威慑作用。
    潜艇由于有隐蔽性好、续航力大、核打击力量大等优点,尤其是战略核潜艇的存在,潜艇已经成为国家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