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德国小朋友的成长教育
2013-07-11 | 阅:  转:  |  分享 
  
德国小朋友的成长教育









????德国家长善于沟通





????杰??夕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在德国的一家超市里,我听到了这句在国内也经常听到的撒娇声。“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你看,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全在这里了。”说着,那位德国妈妈指了指她的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赢得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只能放弃了。”我静静地听着,很难想象这是与一个可能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子的对话。只见那个小朋友眨了眨双眼,无奈但顺从地跟随妈妈去了收银台。

????慕尼黑的奥林匹克公园依山而建,在公园的足球场外有一段很陡的坡路,只有爬过这段坡路才能看到足球场的内部。经过那里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站在坡下,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想要看看里面,而面对眼前的这段陡坡,孩子的眼里有一丝胆怯。这时,孩子的父亲走上来说:“来,抓住我的手往上爬,没事的,我的男子汉,大胆点!”孩子略带迟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坡顶的时候,因为看到了壮观的足球场,孩子高兴地回头向妈妈挥手。

????就在这时,父亲却放开孩子的手跑了下来,大声喊道:“我勇敢的宝贝,自己跑下来,你一定能行的!”孩子先是一惊,听到爸爸的鼓励后,他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夫妻俩开心地抱起儿子,像是孩子做出了什么壮举似的,亲吻他,称赞他……

????很快,父亲放下儿子,捧着他的脸说:“这一次,不要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爬上去,怎么样?”对于一个可能只有四五岁的男孩子而言,这或许是最原始的关于胆量和独立能力的训练。与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不同,德国的家长选择引导孩子离开庇护,去勇敢独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的德国邻居有一对很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她们非常喜欢到我家来串门。每次来都一人推着一辆小婴儿车,车里还睡着一个芭比娃娃。邻居笑着对我说:“芭比娃娃可不是光用来给她们玩的,而是要她们从小养成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习惯。在照顾芭比娃娃的同时,她们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这会使她们变得更有责任心、更加自律。”

????看着两个话还说不清楚的小不点儿一边给芭比娃娃盖被子,一边给娃娃讲着刚从幼儿园里学来的童谣,我和她们的妈妈相视而笑。同样的玩具,德国的家长为其注入了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们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需要被照顾的对象转化为可以照顾他人的小大人。这样的角色转变不但使小朋友对家长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的责任意识。





献花(0)
+1
(本文系蒲公英libra...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