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创业问题研究——农民创业大讲堂专题讲稿

 雪峰读书 2013-07-11
 
农民创业问题研究

——农民创业大讲堂专题讲稿

楚国良(湖南 湘潭 411000

同志们,农民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你想创业吗?

你想赚钱吗?

你想发家致富吗?

想,一定做梦都想!

那好。我们今天唠一唠如何开展创业,如何赚钱致富的话题。

我今天主讲的题目是:农民创业问题研究。为便于分析,下面从两个部分来谈,讲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关于农民发展问题的若干分析

引言:

先谈动机。

为什么要提出农民的发展问题?读了不少的文章,也做了一些调查,得到一个总的感觉就是农民有可能被社会所遗忘。农民的处境问题,其实质是发展问题,但那时并没有系统地研究。所以现在做这个工作。另外关于农民的发展问题,其研究是零散的,多夹杂于农村、农业的研究当中,把农民的发展作为一个主题来研究还没有看到,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因此有必要就农民发展来做一个系统的研究。

再谈价值。

一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某种价值,否则根本不值一提。那么我所提出的农民的发展问题有没有价值呢?当然我无权评价,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体现的一些意义,这些意义,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农民发展问题的理由。

理由一,在于它的功利性。

这种功利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了社会稳定。

强调稳定,说明当前社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其中“三农”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农民问题又位于“三农”问题之首;在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农民的发展问题成为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农民发展是和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农民发展关系农业、农村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民生活、生产之地;作为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居住者,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农业的进步和农村的稳定。其次,农民发展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作为我国人口最多(8亿多),占总人口比例最大(60%以上)的群体,农民的发展水平太低(收入少、负担重、文化低等),与其他阶层差距扩大;农民的不满就会反映出来,反映的形式如果通过暴力,那么社会就难以稳定。

(二)、为了经济发展。

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内需不足其重要原因在于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群体消费能力不足,只有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提高农民收入自然是农民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为了政治平等。

从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上来说,没有农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发展。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权基础是否稳固。中国共产党是依靠农民革命取得胜利的,新中国成立后又是依靠农业积累,牺牲农民福利(当然还有工人的)来建设工业化体系和发展城市经济。可以说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国家都离不开农民的支持。人口众多的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发展不起来,这将如何体现与农民阶级联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其中一条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群体无可质疑地是人民群众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农民的发展,怎么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进而体现执政党的性质?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必然与人数最多的农民的发展状况相联系。

理由二,在于它的人文性。

从人文角度来说,关心农民的发展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有一次,我问一位朋友:为什么学界很少有人替农民说话呢?他反问我替农民说话有什么好处?对啊,替农民说话没有什么好处!反过来,替企业言可获经济资源,替政府言可获体制内好处,替农民言不仅没有“油水”,农民还不一定领情。当大家都为金钱、权力而奋力拼搏时,哪有时间为广大的农民说上几句公道话?

正如学者曹锦清所说“上个世纪末,或者说是1996年以后,‘三农’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问题。我们这个民族,日子好过的时候,通常把农民给遗忘了,而日子不大好过的时候,又想起了农民五十年来,大抵如此”。一语道天机!想起农民是有功利目的的(如上述),就是从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角度来考察“三农”问题。除了少数几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正地关心农民的命运外,其他的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只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解决目前我国严峻形势,尤其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手段罢了,根本不理会农民的发展。知识分子如果不为弱势群体发言,不为社会不公平之事而发言,那算什么知识分子?我虽非学者,但自知还有一点良心,所以站出来为农民的发展研究作点抛砖引玉的工作,以期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农民的命运和前途。

从“我是农民”的角度来说,“我关心我的发展,我要发展,我应该得到发展”是合乎理性的和正当的权利要求。笔者即为农民之子,耳闻目睹农民生活之艰辛。著此题目,一为自己呐喊,二为父老乡亲说话。我考上了大学脱离了农村,但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却还在为了生活而奔忙,好不容易到城市打工,还时不时被警察遣送回家,留在农村的更是发展缓慢,连个媳妇都找不到;有多少农村的孩子渴望读书,就是因为那一点点钱而辍学,有多少从农村出来的青年希望到城市发展,却因为一道户籍藩篱挡住了去路……

农民不是没有发展要求,是他们的发展权被剥夺了!

“当没有人来关心我们时,我们就必须自己站起来去争取我们应该拥有的权利!”

一、何谓“农民发展”

研究农民发展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农民发展”之内涵,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

首先看“农民”一词。

“农”字指“种庄稼(的)”,也指农业,如讲“重农抑商”、“农林牧副渔”;“民”指“众”或与“君”相对之人,如说“贱民”、“草民”、“人民”、“公民”等。“农民”顾名思义即指从事农业之人、之“众”。这是从职业角度来界定“农民”含义的,此其一。

但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农民工”、“农民企业家”、“农村教师”等说法,有户籍制度造成的对农民身份转化的限制以及对“农民”一词的歧视。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身份角度来界定“农民”含义是符合中国现状的。身份是和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因此在我们的研究视野内,“农民”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而不具有城市户口的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户口在农村就是农民”,此其二。

在这个定义下的农民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大变革中,从职业特征上说,农民不一定要从事农业生产,他可以选择打工,可以兼业,也可以经商等;从经济的特征来说,农民之主要追求并不只是“维持生计”,还在于作为“理性人”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从政治特征上看农民的“依附性”开始减弱,广大的农民要求政治权利,参与“自治”等等。

我们着眼于农民的文化特征,具体到本文,问题是农民是否具有发展的意识?如果没有,我们的研究就是无用功。必须考察以下两个问题:一、发展意识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是否具备?二、有这个客观基础,应该有发展意识,但“应该有”和“事实上有”是不同的,那么农民事实上有发展的意识吗?

对第一个问题,回答是:具备。理由如下:

1)、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农民“比过去自由了”,可以接触的面广了;

3)、逐步参与到市场网络之中;

4)、现代传媒,比如电视、电影等,在农村的进入。有了这个基础,就应该产生发展的意识。

对第二个问题,判断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发展”这个词不一定被农民所认识,但是在农民的头脑种具有与“发展”对等的词汇。当一个农村的年轻人对他(她)的父母说“我想出去闯荡闯荡”时,其背后的意思是说“我不想呆在农村里,想到外面谋求发展”,类似的词汇还有“见见世面”、“想法挣点钱”、“看能找个什么活干”等等。这些“土里土气”的词经常挂在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的嘴边,这说明他们是有发展意识的,尽管这种意识有时并不明确。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用“发展”这个词汇了。另一方面是,不可能观察到每一个农民是否具有“发展”的意识。我们用“行为”来标识“意识”,就是说如果存在“可以被看作发展的行为”,那么就认为存在“发展的意识”。“可以被看作发展的行为”包括“打工”、“经商”、“村民自治”等。而这些行为是大量存在的。所以总的说来,在事实上农民也具有了发展的意识。

农民所具有的总的特征是:“既不传统、又不现代”。这一方面是改革转型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民在“传统—现代”冲突中追求发展的前提,并且最终决定农民发展的结果和中国现代化的形式。此其三。

“农民”有个体和群体之分。个体和群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既要研究单个意义上的农民发展,又要研究群体意义上的农民发展,研究农民阶级的整体发展,此其四。综上所述,“农民”不仅指农业劳动者,而且指农业户口所有者;不仅具有传统的特征,也具有现代的特征,并且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不仅指个体,也指群体。

 其次看“农民发展”之含义。

“发展”一词在不同语境和学科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等等提法。那么,如何恰当地界定人的发展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和历史条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的发展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只能从现实的客观条件来寻求答案。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首先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提供了一个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权观念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制度和思想基础;再者,从现代化的完整性来说,人的发展是其本质的要求。所以“人的发展”内涵应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道义和法政的角度讲发展是一项人权。“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每个人都天生地具有发展权,而且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发展权,不应因出身、信仰、民族、种族等的差别而受歧视和限制。当然由于个人禀赋、努力程度、悟性等的差别,人与人的发展结果是不同的,但发展的起点公平是应该的和必需的。

2)从本质上讲发展标识着一种进步,是“上升的质变”。也许是财富增加了、知识增加了,或是素质提高了、社会地位提升了,都标志着人的发展。

3)从内容上讲人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人的物质财富的发展,也包括人的知识、素质等精神财富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政治权利、法权的发展;不仅是较低层次的发展,更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时的进步,更是可持续地前进。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

4)从态势上讲人的一个阶段的发展不仅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目的,还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人的发展的这种连续性表明了发展的内在可持续性要求。“农民发展”是人的发展在农民身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农民发展也具有人的发展的一般属性和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定的内涵。

基于中国农民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认为“农民发展”有四层含义:

1)、农民应当具有同其他个人或群体平等的发展机会,不能因出身而受歧视。户籍制度造成中国农民身份的僵化,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并且在就业、受教育、福利等等多方面存在着和城市居民巨大的制度性差异;同时,农民是最受歧视的一个社会群体,从“农民”一词的词义演变上可见一斑。农民发展缺乏基本的起点公平,这表现在受教育、医疗、卫生、获取信息、政府援助等各个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巨大差别。因此中国农民的发展之首要点是争取平等的发展权。这也是广大的农民最为自觉的意识要求,我们可以从农民希望进城,希望和城市人享受同等待遇等事实中得到验证。

2)、社会地位上升,资源(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资源等)的获得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这是核心。发展需要原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资本、权力、技术、知识、素质或是社会关系等等,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往往只具备劳动力资源,获取其它稀缺资源的途径窄、能力差,总体上农民的竞争力不够,资源的原始积累太少。有了一定的资源,能否使其保值、增值,能否利用这些资源谋求更大的发展,也是农民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3)、农民发展的核心是获取资源,并使这些资源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农民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内在属性。“返贫”现象、“合伙往往失败”、“失去了一份工作难以独立找另一份工作”等现象说明了农民发展的不能持续的现实。“可持续性”是一种能力、一种潜能态势,是否具备“点金术”远比“拥有金子”重要,所以发展能力才是农民发展的核心。

4)包括精神素质、法政权利和物质拥有在内的全面发展。

上述是农民发展的含义,虽然第四层次的发展是农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对于中国农民来说争取前三层次的发展是现实的问题。那么发展作为一个矛盾体,前三个层次的发展应是其主要方面。

农民发展包括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两方面的含义。分析个体发展主要看“发展能力”,分析整体发展主要看“发展机会和空间”。

二、农民发展问题的起源

农民发展问题何以出现?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问题的表现形式、内涵和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在传统社会中,农民问题主要矛盾集中在生存的层面上,即“温饱问题”,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源于饥荒,而其口号 “均贫富”、“耕者有其田”等也多是反映农民的地权要求。分得一块土地解决“饥饿问题”成为动员农民的最有利武器。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大致如此。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既不存在农民发展的物质条件,农民也不会产生发展的意识。如果说八十年代以前生存是农民问题的主题,那么当绝大多数的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发展便不可阻挡地成为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一点上一些学者的观点各异,代表性的有“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但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缺乏真正意义的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关键”等等。注意到“就业”、“政治表达”、“收入”等关键词,我们发现,可以为“农民发展”一词所涵盖(正如“农民发展”的第二个层次的含义),因此在一个比较广的范围内,发展问题应该作为中国农民问题的主要形式。

农民发展成为主题,这是客观现实赋予农民问题新的内涵的结果。

首先,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国家有效的扶贫政策,到2000年末,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下降到3200万人占总农民人口很小的比例。温饱解决了,农民会不会满足呢?如果说老一辈的农民对现有的“有馍吃、有衣穿、有房住”的状况知足了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话,那么中青年一代不满足现状,积极要求发展也是符合实际的,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安于“土里刨食”。为什么不安于现状呢?因为吃饱了就有了思考的前提,“仓廪实”后就需要“知礼节”,这是农民发展意识产生的基本物质基础,这点前面也说到了。

第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的他们开始具有了发展的意识和自觉的要求。现代传媒的广泛应用和一部分农民“走出家门”的体验给农民以精神上的刺激,使他们看到了和其他阶层的差距,同时也产生了迫切要求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的自觉要求,这种发展要求是农民发展成为问题的主观条件。

第三,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民摆脱传统,迎合现代化,抛弃“自给自足”、“知足常乐”、“老实本分种地”等观念和作法,因为没有农民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就不会有社会的整体进步。

第四,农民发展事实上处于困境。无论是从经济收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福利待遇(户籍制度下农民难以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得福利)、健康状况(医疗设施和看病难、“躺在床上等死”)方面看,还是从受教育程度(农民知识贫困问题严重)、政治权力(几乎没有发言权、在和其它集团博弈中总是失败者)、社会地位(排名第九)等方面看,农民都处于社会发展的末梢,用一位农民的话说就是:“别人坐奔驰,我们骑毛驴,怎么赶都不行,你把毛驴抽死也赶不上!”。

这样就出现了(1)农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与比较低的农民发展水平的矛盾、(2)客观上要求农民发展的现实与农民难以很好发展的矛盾。当矛盾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展开时,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中西部的一些地方,沉重的负担使本来并没有多大发展资本的农民变的更加能力不足,压抑了农民的发展。在过去农民的反应是先“忍”,忍不了了就起义;现在农民虽然仍习惯于“忍”,但忍不了了不是通过农民起义,而是“官逼民告”、“官逼民斗”,所以不表现为革命,而表现为农村政治问题。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方由于农民发展较快,“不知什么叫农民负担”就没有出现农村的政治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西部的农民发展要求受到了巨大的压制,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还让政府拿去,我所说的第一个矛盾就激化了。再比如农民收入水平低,增幅小,占绝大多人口的农民的有效购买力低,成为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不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经济就难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这是我说的第二个矛盾的激化的结果。更进一步地说,这两个矛盾可以合做一个,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在农民身上的体现。套用之可以表述为: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初级阶段农民发展的基本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一方面是指生产力的落后,一方面是指生产关系的落后。前者是制约基本矛盾的最终决定力量;而当前后者对农民发展的制约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为什么这样说呢?农民发展之所以成为问题还和农民与其它群体发展差距过大直接相关,而差距过大的原因除了农民自身能力不足外,不平等的发展机会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平等的发展机会表现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城乡结构,在这个体制内无论是就业(排斥农民工到城市工作),还是分配(城乡倾斜的分配格局)都体现为落后的生产关系。

三、农民发展系统

前面说到农民发展问题的起源于两个矛盾,其中谈到农民发展水平过低。那么如何衡量农民发展水平的高低呢?要解决发展能力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的发展水平(能力),又有那些途径呢?这是需要回答的第三、第四个问题。

发展水平是显而易见的,而决定发展水平的东西,正如本文要讲到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则是不易看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收入来衡量他是否富裕,却难以用这个收入指标来揭示他未来的收入能力,比如说,这笔收入是政府补贴的,那么当补贴没有了时,他能否取得这个收入水平则是难以判断的。显然“潜在的能力”要比“显现的水平”更重要;类似的道理,发展机会和空间也是重要的。但是,问题一、有哪些可以供分析的指标呢?问题二、如何判断发展的能力、机会和空间呢?由于能力总是以水平为基础的,在无法判断潜能的情况下,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指标可以重合,要加一点的是: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发展的能力。

先回答问题一。正如农民发展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一样,其衡量的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系统观为我们认识和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我们给出了衡量农民发展的一般性指标。

(一)农民发展核心系统

人,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其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他(们)自身发展能力的大小,即他(们)拥有的资源存量和发展潜能,而发展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如何界定这种能力。社会界定就是社会环境的客观现实所要求的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比如改革前,在身份制背景下,个人的政治身份就是一个发展条件。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着两个转型,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转型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工业化尚未完成却又必须迎接信息化、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决定人的发展的条件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如果说改革开放伊始,依靠个人的勤劳、胆量、运气等因素可以造就百万富翁的话,那么90年代中后期这种状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证明,政治权利、资本、知识等要素开始显现出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中,作者认为现阶段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是组织(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知识资源,其中组织(政治)资源被列在了第一位。地位上升只是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而非其全部内容,考虑到农民发展的特殊性,考察农民发展的现实,我们认为农民的发展能力应该由以下几种能力构成:资本积累能力、知识获取能力、政治资源获取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知识和资本的重要性无须赘述,要说明的是政治资源获取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农民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政治权利,在社会政治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现在也只是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农民可以动用的政治资源是微不足道的。村民自治和吸取权能信息的能力是观察农民政治权利的两个基本角度。前者给予农民自组织的权利,后者给予农民关于自己应该具有什么权利的文化资源;二者相辅相成。比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了村民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在内的各项政治权利,但若农民不知其内容如何,就不会很好地行使那些权利。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政策失败怪圈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获取权能信息能力的极度缺乏。再比如说,权能信息,尤其市一些有利于农民的政策、法令(如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被大大小小的官僚垄断,农民就只有受欺负的份了。

(二)农民发展机会

机会一方面来自自身创造,一方面来自外界给予。它以参与为前提,机会和参与度成正向相关,农民参与现代化成果的程度是很低的。参与度低体现在不能参与和不准参与两方面。前者如没有文化就没有能力参与和争取较高职业(位)的机会,后者如2000年北京市公布限制外来人口参与的行业和工种有103个这样的政策性不给予。没有能力被排除参与机会是符合市场规则和道义原则的,但是不准参与则是歧视性的。以户籍制度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的发展的选择机会显然要比城市居民小,那么取得和其他群体(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就取决于制度壁垒的打破和农民集体动员能力的大小。因此不合理的制度是我们分析农民发展机会的一个重要的角度。集体动员体现了一中谈判能力,既有受益者是不会轻易放弃特权的,只有具有足够的动员力才能在集团博弈中取胜。建立农民组织将是一个比较迫切的研究课题。是否该建立,如何建立?都是和农民的集体动员密切相关的。

(三)农民发展空间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人口对于土地的压力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制约着农民的出路。含义有二:一是日益增加的人口的日益减少的耕地的矛盾。如果从乡村劳力的角度看,人数则是一直上升的。在现有的土地制度背景下,耕地/农业劳力的数值呈递减趋势,土地不断地被细分,“一家一户只耕种一小块土地”,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业效益下降,甚至为负。二是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的矛盾,村办、乡镇企业往往对环境破坏很大,一些“五小”企业不但对生态不利,而且经常发生死人事件。我们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要关掉相当一部分企业,这客观上减少了农民的经济获利空间,又形成新的就业问题。如何认识生态的制约作用,怎样在既定的环境资源条件下寻找出路都是和农民发展密切相关,又是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四)农民发展大系统

如果将农民发展核心系统作为中心系统的话,农民发展机会和农民发展空间则可以看作这个中心的环境因子。系统和环境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鉴于机会和空间与农民发展的高度相关性,我们将农民发展核心系统,以及农民发展机会、农民发展空间作为一个大的农民发展系统,称为农民发展大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按照资源的稀缺程度,个体到群体,社会到自然的层次递推原则将农民发展的各个因子进行排序:资本----知识----政治资源----合作能力----身份制----生态意义上的空间资源。此大系统外其它因子为环境要素。

(五)系统内部要素。

系统是有要素组成的,因此必须观察系统内部要素。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分析直接给出这些要素:

1、发展能力:

资本积累能力:(1)收入能力;(2)、减负能力;(3)、融资能力;(4)、财政支农。

知识获取能力:(1)知识基础设施;(2)受教育程度;(3)知识来源渠道。

政治资源获取能力:(1)相关法律资源;(2)权能信息获取能力;(3)村民自治;(4)政治组织。

相互合作的能力:(1)契约基础;(2)治理结构;(3)文化传统。

2、发展机会:

集体动员能力:(1)能力来源;(2)博弈结构。

3、发展空间

1)人口

2)生态环境  

四、农民发展路径

农民发展路径是指农民实现自身发展所依据的途径,即“出路”。从农民发展现状看,至少存在以下4种路径模式:

1、地域转移路径。

通过空间位移,即迁徙,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发展机会。俗称“离乡”。又有“离乡不离土”、“离乡又离土”和“候鸟式迁徙”三种类型之分。“离乡不离土”主要是指由农村出来到城镇经营、打工,以及由农村到另一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同时这部分离乡的农民在自己的家乡保留着一份土地,并未从土地上完全脱离出来。“离乡又离土”,指通过升学、参军、婚嫁等方式,迁徙并同时放弃家乡的土地。“候鸟式迁徙”相对于前两种方式来说,漂泊不定是其常态,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候鸟式迁徙”是最常见的,用他们的话说叫做“转战大江南北”。哪里有活干,就到哪里去,并不能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预期,也不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定居下来,最终还得返回农村。这种方式对农民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农民的发展能够起多大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职业转换路径。

即由务农转变为非农工作,如经商、从政、“打工”等。

3、资源获取路径。

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获取原始的发展资源,其次是利用这些资源谋求更大的发展。原始资源的获取一方面依靠家庭、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的支持,比如读书积累知识的过程,通常是靠父母;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到城市打工积累资金、素质的过程;依靠各种关系进厂做工,进政府“从政”的积累资金、政治经验的过程;拜师求艺积累技术的过程等都离不开他人的直接帮助。另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比如勤勤恳恳种地也可以有所积累,自己独自“闯天下”。利用已有资源来进一步发展,知识素质和资本联合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许多农民虽然在有了一定的资源积累,但缺乏利用资源的能力,或者缺乏使资源增资的意识。这类现象很普遍,比如有了一点钱先盖房子,或是吃了喝了;也有有钱不知如何投资的等,知识匮乏成了他们再前进的障碍。还有就是单个人的资本积累毕竟是有限的,依靠自身力量只能做小本买卖,因此资本联合,或换句话说就是民间金融的作用显现了出来。那么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更多的资源就成为研究农民发展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

4、身份变更路径。

不可否认城市居民要比农民享有就业、医疗、机遇、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由农民身份到非农身份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发展。这一途径基本上很窄,只有靠上大学、入伍转正,以及具有大的投资能力到城市投资,婚迁等几种方式。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这一途径会放宽一些,甚至失去它的农民发展的路径意义,但在一定时期内身份变换仍是农民追求的目标之一。

由于农业的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倾向于到非农的领域寻找出路。于是存在一个从“农业----非农业”的发展路径,其实质是上述四种路径的某种综合。非农就业首先是职业转换,伴随着职业的改变,可能同时是地域的迁徙和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说可能同时,就存在可能不同时的情况,即“离土不离乡”的情况,表现为到乡镇企业就业,关于乡镇企业,我们另述。这里考虑“离乡”到非农领域就业的情况。当一个农民欲离开家乡外出谋生时,首先就要面对制度风险和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是指限制人口流动的不合理制度设置给农民带来的风险。比如在现有的户籍制度背景下,一个“独自走天涯”的农民就很有可能被当地的管理部门赶出城门,屡见不鲜的收容遣送事件便可证实。市场风险是指缺乏基本的市场经验和信息而具有的风险。比如外出打工,如果没有人介绍是不能够找到工作的;没有信息就好像面临着一个黑洞,黑洞里面是什么是不知道的,一般而言农民是不敢涉足的。那么面对风险该怎么办呢?这时关系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依靠关系进入城市和市场成为农民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的最主要方式。

按照理论来说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各个市场主体是依据理性原则来活动的,但现实却出现了一个相反的证据。关系是要讲人情的,也是要花成本的。因为拥有关系使风险降低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减少风险就得付出成本。这种成本可能表现为“人情”,也可能表现为无偿地为那个介绍人提供免费劳务人情是和理性想对立的,在人情社会中是不会产生真正的利益主体和契约原则的。这就潜藏着很大的问题:市场和人情同步,而市场又要求理性,这个矛盾将会给农民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给整个社会的转型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在制度风险继续存在,个人的能力又难以提高的条件下,农民发展就可能形成对“关系”的路径依赖;这又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独立发展的能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当然希望在于创造一个低制度风险的社会环境,以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理论上说农民的发展路径有本文所说的四种类型,但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个大多数农民发展所选择路径的事实,就是说他们“所走的路”基本上是相同的。

首先,几种途径转移由易到难依次是一------四,对于农民来说,前三种路径对农民来说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路径,农民发展的大量事实也有力地支持这一结论;

其次,即使是前三种路径事实上和起来也是一条“羊肠小道”。比如,地域转移,男的多做建筑工,随着工程的变动而迁徙,工作不稳,居无定所;女的多到城市作保姆、清洁工、临时工等,或者根本不出去寻找机会,而是“呆在家中抱孩子”。

第三,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几种路径并非完全分离,而是可以重合的(正如上段所说),比如考上了大学,既实现了地域转移,又变更了身份;到城镇投资办厂,既转换了职业,又是依靠自身资源利用的结果,还实现了地域转换等等。但现实中,路径分离的情况则更常见。

对于当代中国农民来说,职业转移、地域转换、资源获取、身份变更四步并作一步的情况很少很少。往往是前三步可以同时走,但很难和第四步并行。一个农民虽然不在农村,不干农活,但从身份认定上看,他还是一个农民,他的子女还是农民。这给我们提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农民的发展如何受限于路径分离的现实,尤其是职业变换和身份变更的分离?换句话说,政治上(农民待遇问题)如何响应经济上(农民非农就业)的改变?

第二部分:关于农民创业问题的若干分析

一、定义

1 .创业的概念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分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2 、农民创业

农民创业是农民以家庭组织(或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创建新组织为载体,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农村资源,通过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是农民工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理念等创业要素积累到一定水平,对自身资源和家乡资源进行整合后的理性创业行为。

3、农民创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2.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调整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4.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5.促进农民思想解放。

.农民自主创业的主要途径

农民创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在农村就地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具体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创业空间:

一是跟着规模企业膨胀裂变创业。主要是规模企业不断膨胀裂变、延长产业链、发展配件配套企业,形成雁阵效应。这些企业前向和后向延伸辐射带动小企业共同发展,双赢共荣。开始时是进行车间、班组或家庭承包、租赁经营,后来又实行了改制或折价转让给个人,由此从过去的乡村社队企、乡镇集体企业分离出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创办家庭工厂,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二是跟着大型企业配套创业。结合当地优势区位产业,为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提供零配件配套、物流配送等服务。这一类企业在吉林省比较典型,长春市绿园区为一汽配套的生产加工企业240户,产品占一汽外购零部件的10%以上,产值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按每户企业平均吸纳劳动力200人计算,便可安排农民就业近5万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大型企业会逐步增多,加之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扩大,外国大型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也会增加。就总体而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是此消彼长的。仅就专业化配套方面看,大企业的发展就可以拉动中小企业投资空间的增加。汽车、家电、机械、食品等行业大企业的发展,都会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即使是国外进入中国的大企业,也离不开当地中小企业的配套。例如,日本松下电工进入中国后,便和名不见经传的只有50人的上海盛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共同开拓家居装饰业市场。

三是跟着农业产业延伸创业。农业产业化,即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为农副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以海内外为目标市场,组建公司+农户+市场的种()、加、销一条龙生产形式。近几年来,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和某些组织措施,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与需要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蔬菜、瓜、果保鲜及其初加工和深加工,农作物的果实、秸杆、叶、皮、壳的加工利用,木、竹、藤、棕的加工利用等,都是大有可为的。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构成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整合在一起,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的对接。农业产业的延伸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纵向延伸,即产加销、贸工农的一体化延伸。二是横向延伸,即从普通种养业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延伸,如农家乐旅游等。

四是跟着产业集群创业。利用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在协作竞争的基础上产生了分工效应和外部规模效应,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小人物大产业,小资本大扩张。据测算,集中起来安排就业比分散安排就业能多吸纳50%的劳动力,而且这些产业集群,大都是与小城镇发展结合,大大增强了小城镇的内在吸纳能力和外在辐射能力。

五是跟着传统技术演变创业。即依靠传统手工技术演变发展起来的家庭工业。许多农村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传统技艺丰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改革之后,这些能工巧匠纷纷开办家庭工业,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各类小商品。例如原来农村三分之一农户拥有纺纱机、织布机,保持着纺织土布的传统,所以在改革后迅速出现了家家开工厂,户户纺织忙的局面。当前纺织服装也要搞产品创新。投资方向:一是填补高档面料生产的空白,以形成进口代替;二是创自己的名牌,提高时尚和高档服装的比重。

六是跟着能人带动创业。即跟着农村各类能人和农民创业家率先创办而发展起来的家庭工业创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一大批有见识、善经营、敢创新的能人和创业家带头开创,其他家庭跟着干而创办的家庭工业占总数的60%以上。瑞安县(即今天的瑞安市)韩田村农民陈安静率先创办汽车配件厂房,全村人纷纷仿效,家家户户从事汽车配件生产,后来逐步扩散,发展到今天,其所在的塘下整个镇成为汽摩配生产基地。正如着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一个社会必须有少数人愿意充当先驱者,一旦他们开拓的事业得到成功,其他的人通常将步他们 的后尘而不会对事情本身加以深思,???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增长取决于这样冒险开拓的少数人。当然,这种开拓的少数人越多,他们被允许的活动范围越广,那么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将越迅速。

七是跟着地方专业市场创业。即指费孝通教授所说的那种由商人率先创办而带动发展起来的家庭工业。其典型的例子是改革开放初期永嘉县桥头镇纽扣市场的兴起。在桥头镇一带,历史上素有挑担奔四方做小生意的传统。二位长年在外的弹棉郎兄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苏州纽扣厂附近偶然发现许多丢弃的纽扣,于是捡回设摊出售,由此竟出人意料地带出了一个纽扣市场。市场的形成带动了桥头镇及其附近一带的农村500余家农户办起了纽扣厂。后来还带出了纽扣替代品及其相关产业,如拉链和服装加工业的发展。义乌是专业市场带动家庭工业发展的典型。温州在改革开放后最早兴起民间专业市场,几乎在同一时期,义乌兴起了小商品市场,但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不是工业化,而是市场化。小商品市场逐步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许多个体商人看到自己生产加工更有利可图,于是转而开办家庭工厂,从而带动了家庭工业的发展。

八是跟着国际市场创业。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一定的竞争力。例如,大家熟知的欧元流通,当然会需要为其服务的高档产品如银行管理软件等,但也需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浙江一家皮件厂,适时投放230万只欧元专用皮夹子,一销而空,大批订单接踵而来。科索沃战争结束后,中国在东欧的一些商人及时将生活日用品运去,满足了当地的需求。美国9·11事件后,有人受到启发,料定自发光材料将来可能会在高层建筑物上被大量采用,及时改产自发光材料,市场畅销。多年来,我国产品出口年年增长,进出口总值已进入世界7大国行列,出口产品结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和工业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去年虽然国际经济形势恶化,但出口仍有增长,空间仍然是较为广阔的。

九是跟着高新科技产品产业化创业。高新科技产品代表未来,也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特别是在技术成熟之前以及技术刚成熟时,不可能大规模地生产,中小企业是大有可为的。此外,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起步投资少、对场地要求不高、设备相对简单,一两个素质比较高的科技人员带几个帮手就可以开业。还有生物技术、电子新产品等开发研究,中小企业都可以承担。在这方面,开发空间是无限的。

十是跟着修旧利废和循环经济创业。如果废旧物都能得到回收,其中的一半左右进行深加工,其产值超过万亿之多。垃圾回收、加工利用也可以归结为环保产业,但环保产业的外延要大得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将来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环保产业的需求量就越大。目前环保投资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很大,国家鼓励并给予优惠政策,而且还几乎没有出现竞争。一般地说,环保产业利润率不高,但风险也不大,适合创业。

十一是跟着追求差异化生态旅游创业。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要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就要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生活和购物需求。我国目前不仅旅游设施不足,旅游购物更差,特别是有特色的产品不多。这方面的创业空间很大。

十二是跟着政府推动创业。发展家庭工业,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营销观念,提高经营管理素质,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最近十年,很多地方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注重发展家庭工业,以扩大区域经济的总量。一些欠发达县市区党委、政府纷纷制定政策措施,紧挪家庭工业的发展。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在千家万户发展家庭工业中培养发展工业的理念,在千家万户发展家庭工业中学会办工业的本领。这方面的创业空间也很大。

.创业理念与激情

1.创业的理念

1)不安现状

2)合法致冨

3)有利社会

2.创业要有激情

1)创业不分年龄,贵在激情

2)创业不分男女,贵在努力

3)创业不分贵贱,贵在自知

四、创业要有一个好项目

1、项目哪里来?

1)农业资源

2)农村市场

3)社会需求

4)熟悉行业

2、小买卖也能创大业

3、项目的市场调查

.创业的基本素养

1)创业贵在持之以恒

2)创业成功系于诚信

3)创业要能够重视压力

4)创业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5)创业要懂得基本礼仪

6)创业要敢于挑战自我

.创业需要的基本管理知识

(一)创业项目选择

1)选择项目首先要考虑市场的饱和度和运营可行度,考虑净收益度(假设项目的年利润为10%,就是说投入10万才有1万的利润,那么需要5年才能把成本收回,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不如打工划算)。

2)选择项目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这个项目是否具有自己特点,即这个项目的个性,它有没有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所谓有个性并非一个空泛的概念,个性是由许多具体实在的内容组成的,它包括这样几个特点:创新:项目必须是要新颖的,是市场还没有饱和的,仍拥有可开拓的领域;创意:有新意、有特点、有自己特有的卖点

3)敢为人不愿:即使是再好的项目,在具体实施时也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创业者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如何应对,不要随大流,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4)专业:好的项目一定会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含量,才可以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5)有前瞻性:即使目前可能在市场上还不是很吃香,但好的项目一定可以在长久利益上胜出,是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6拿来主义:即借用国外已经成熟、但国内尚不成熟的技术或商业模式进行创业。

(二)银行信贷办理

1、银行贷款的对象及条件

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企业申请贷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须经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登记注册,持有营业执照。

2)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

4)遵守政策法规和银行信贷、结算管理制度,并按规定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和一般存款账户。

5)产品有市场。

6)生产经营有效益。

7)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

8)恪守信用。

除上述基本条件外,企业申请贷款,还应符合以下要求: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

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已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年检手续;已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的要求;申请中期、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2、银行贷款的程序

1)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借款人若需要银行贷款,应当向银行或其经办机构直接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贷款申请书》。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包括贷款金额、贷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同时还须向银行提交以下材料:1.借款人及保证人基本情况;2.财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核准的上年度财务报告,以及申请贷款前一期财务报告;3.原有不合理占用贷款的纠正情况;4.抵押物、质物清单和有处分权人的同意抵押、质押的证明及保证人拟同意保证的有关证明文件;5.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6.银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7.固定资金贷款要在申请时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改造方案或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和总概算。

2)银行审批。

3)签订借款合同。

4)贷款的发放。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贷款种类、贷款用途、贷款金额、利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纠纷处理及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借款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即发生效力。  

5)银行贷后检查。

6)贷款的收回与延期。借款人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应按规定提前的天数向银行申请展期,填写展期金额及展期日期,交由银行审核办理。

3、银行贷款的种类  

银行贷款的种类就是指贷款的形式。按着《贷款通则》的规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形式主要有:委托贷款、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票据贴现等四种形式。同时,各商业银行面向市场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推出了许多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贷款品种。

(三)公司注册程序

1、选择公司的形式:

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需要2个(或以上)股东,从061月起新的公司法规定,允许1个股东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又称一人有限公司(但公司名称中不会有一人字样,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

2、注册公司的步骤:

1)到工商局核定企业名称

2)找好办公地点

3)编写“  公司章程

4)刻法人私章

5)到会计师事务所领取银行询征函

6)去银行开立公司验资户

7)办理验资报告

8)注册公司,领取执照

9)凭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的刻章社,去刻公章、财务章

10)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11)去银行开基本户

12)办理税务登记

13)申请领购发票

(四)经济纠纷处理

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当事人之间因对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有不同的认识和因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引起的争议。为避免出现经济纠纷,应该在经济交往活动中,通过签订合同等形式,保留证据材料,当出现经济纠纷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来处理。

处理经济纠纷、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协商。是指在经济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自愿解决纠纷的行为。

(二)调解。是指在经济纠纷发生后,通过第三方主持并从中斡旋以解决经济纠纷的行为。具体分为五种方式:(1)由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第三人调解;(2)由一方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由消费者协会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3)由一方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诉,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调解;(4)由仲裁委员会在作出裁决之前进行调解;(5)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进行的调解。前四种调解叫做非诉讼调解、后一种调解叫诉讼调解。诉讼调解书和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仲裁。是指仲裁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争议居中调解、进行裁决的整个活动。

(四)诉讼。俗称打官司,是指经济纠纷发生后,由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活动。

 协商和一般的行政调节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仲裁调解、民事调解和仲裁裁决、民事判决均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好利方均可下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农民创业现状

1.从创业者身份来看,普遍具有在城务工的背景。据对100名创业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创业前曾经在城镇务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有31人、在市县外务工(劳务输出)的有40人,也就是说创业者创业前的有务工背景的占总数的71%

2.从创业方式来看,主要是以个人创业为主。据调查:依靠自身力量创业人数占总数的95.26%;通过合股合伙创业人数占总数的4.74%

3从选择行业来看,以非农产业为主。在一产创业的人员人数占总数的19.27%;在二、三产业创业的人数占总数的80.73%。其中:一产创业人员中以养殖和农机经营为主,占总数的65.05%;在二、三产业为创业的以个体工商户、车船运输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2.8%21.68%

4从创业地域选择来看,主要以本乡镇内创业为主。具体情况是乡内创业的人数占总数的59.95%;乡外省内创业的人数占总数的24.99%;省外境内创业的人数占总数的14.95%;境外就业的人数占总数的1.14%

5从创办项目规模来看,以中等和中小规模为主。据对100名创业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投资规模5万元以下的有16人,投资规模5-10万元的29人,投资规模在10-50万元的有21人,投资规模在50-100万元的有14人,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6人。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规模集中在5-50万元这一规模,占到总数的54%

6从产业分类来看,创办的项目以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据对100名创业农民的抽样调查显示,吸纳就业人数5人以下的有21人,吸纳就业人数5-10人的有29人,吸纳就业人数10-50人的有22人,吸纳就业人数50-100人的有13人,吸纳就业人数100人以上的有9人。由此可以看出,吸纳就业人数以50人以下为主,占总数的72%

.农民创业的限制因素

1、农民自身因素 .农民自身素质是影响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素质因素、技能水平和经营管理素质因素。农民创业者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1)独立性的心理素质。农民创业者要想创业成功并使得企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具备有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理性选择和社会行动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具有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机会的获取、风险的规避等等都离不开农民创业者独立的思考与判断。

2)合作性的心理素质。合作性的心理素质要求农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有合作精神。创业过程就是整合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使得财富增加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所以要有合作性的心理素质。创业离不开合作,只有农民创业者具备合作精神,才能在与人互动过程中,构建良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中维持并获取社会资源,实现创业的良性发展。

3)冒险性的心理素质。创业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具有适度的冒险性心理素质,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遇。这种冒险不是盲目的冲动,不是没有目标和计划的拼搏,而是在独立性和合作性的心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适度的冒险性心理素质。农民创业者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更需要有一种冒险性精神,才能在激流中勇进,不断超越自我,并最终取得成功。

2、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和制度是影响农民创业能力的客观因素。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农民经济已有了长足进步,但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等等无形的阻碍了农民向上流动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和平等就业的机会。

首先是土地制度。1978年至今,农民土地制度仍维持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这种土地制度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得农民基本摆脱了贫困的生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推动农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已达到了极限,农民离开土地,就意味着生活没有保障,要想进一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要走出来就业或创业。

其次是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社会流动,使得农民不能享有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在这种户籍管理制度下,农民的创业活动受到极大的阻碍。国家已意识到这种局限性,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正逐步放开小城市的户籍管理,但在这种户籍管理制度的背后,农民创业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受到限制,农民创业能力被无形的弱化,创业的空间窄,层次不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现状,就必须要调整户籍制度背后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政策扶持农民创业。

最后是教育制度。教育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教育制度最大的缺陷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在享受同等教育的同时,农民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大的教育成本。严重阻碍了农民增加人力资本的途径和机会,不利于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不仅限制了农民的短期向上流动的机会,更拉大了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短期就能缩小,如果不改变现状,只能使得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将影响到农民未来几十年的长远发展。

3、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对于农民创业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这不是农民个体提升自身素质和国家政策扶持所能替代的。本文将从社会资本的构成、社会组织的作用和社会文化来探讨其对农民创业能力的影响。

第一、社会资本因素。农民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对社会资本的维持和获取,但社会资本的维持和获取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不一定成正比。因为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农民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资源使用的规则都将影响农民的社会行动。农民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即社会地位,决定了社会资本的大小。社会资本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农民创业能力的发挥。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二、社会组织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在自身条件有限和制度条件的制约下,通过合作建立社会组织来共同整合创业资源,承担创业风险越来越得到农民的认可。人们为了共同目标,通过契约的方式,以合作的形式来组建社会组织。农民在社会组织中,可以有效的整合异质性创业资源,进行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合作,集体创业。通过先示范,后带动的模式可以逐步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中国的社会文化区域性强,差异性大。其社会环境和地方的价值观念深深的影响了其地区农民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随着新农民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农民创业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应加大对创业的社会环境的改造,营造创业的氛围,积极宣传创业精神,带动农民一同创业。各地区应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和市场行情,通过创业成功典型案例,努力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弥补农民创业能力的弱项。把积极创业的理念传达到每一户家庭,加强文化环境建设,使得农民转变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保守思想,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促使农民形成改变现状的创业观念,只要具备了新的价值观念,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就能逐步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

九、促进农民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促进农民创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更是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建议切实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以推进农民创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强化政府引导农民创业力度。促进农民创业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应将作为统筹城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载体来抓好抓落实。

一是抓好政策引导。充分利用现代各种传媒工具,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组织干部将各级已出台的相关政策传达到农村,让广大农民了解创业扶持奖励政策、投资项目信息、各种审批手续办理程序和要求,以激发农民创业热情。

二是加强创业帮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组建帮扶队伍,切实开展农民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论证、择业选择、办理审批事项、指导企业经管、协调内外关系等帮扶工作,以推动返乡农民创业。

三是营造创业氛围。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相应增加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继续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返乡农民创业致富典型,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创业经验交流会,开展农民创业竞赛、创业之星、创业能人评选活动,表彰成功创业农民,以激发更多农民创业。

四是加大考核力度。把农民创业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项目,用以评价“三农”工作的实绩考核内容,以推动农民创业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搭建农民创业平台。搭建好平台是促进农民创业的重要基础。

一是坚持抓园区带动。农民外出创业不仅时间长、而且群体大、有创业资本的人较多,各级政府要针对这一现实状况,研究对策,提供创业平台。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在市级重点集镇新一轮土地调规中预留农民创业用地,在有条件的集镇逐步建设相应规模的返乡农民创业园,筹措项目资金,建好相应厂房,以租赁形式提供厂房设施,切实破解农民返乡创业用地瓶颈。

二是搭建好融资平台。要充分利用已组建融资平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回收率和周转率,增加注册资本金规模,扩大担保份额。适度放宽融资担保机构组建条件,整合相关资源新组建一定的融资担保机构,为农民创业提供有力的融资保障。

三是整合农业农村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创业平台。

四是创优服务平台。各级政府要把农民创业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民办实事重要项目来抓。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削减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加强县、乡镇、村三级服务联动,努力把“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卡式”收费变成服务农民创业的助推器。

(三)完善落实促进农民创业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各级政府要对已出台的促进农民创业的相关政策进行一次认真清理,检查看哪些政策执行良好、有哪些政策还落实不够到位、有哪些政策的操作性还比较差,有哪些政策还没有实施,对不具操作性或操作性不强的及时加以修改完善。对又有操作性又能推动农民创业的政策而落实较差的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以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效应。加大金融支持协调力度,推进农村信贷改革,出台提高农民创业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农民住房等设施抵押贷款的政策。完善贴息扶持办法,可按农民创办企业转化农产品数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等要素制定补贴政策。

(四)加大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对农民技能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始终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添设施设备,以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方式,紧跟市场需求,紧贴农民创业所需,继续采取灵活培训时间,开设多种专业,以增强培训针对性,切实提高农民的创业本领。建立农民创业实训基地,做好对接服务工作,引导创业农民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着力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制定激励政策措施,以调动农民经纪人的积极性。

(五)加强促进农民创业的制度建设。促进农民返乡创业,制度建设是根本。

一是加快农村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吸引更多的有一定创业资本、经营管理能力农民,离地离家进城入镇创业,并壮胆提神,一心一意创业。

二是设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通过各级政府专项投入、社会捐款等形式,建立低息或无息的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有偿滚动使用,为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建立完善奖励扶持制度,每年由各级政府奖励扶持一批农民创业明星,并逐步扩大奖励扶持面。

四是实行同等对待政策,凡农民创业的与招商引资企业实行同规模、同等优惠政策。

五是建立项目储备发布制度,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力量每年储备一批项目,每年向农民创业推介一批项目。

六是尽快建立中介机构评价制度,让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林权等物权成为有价证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