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正欣
中国古钱币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钱上荟萃了古代文字书法艺术的精华。古往今来,许多人因喜爱书法艺术而加入到古钱收藏的行列。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各自为政,钱币及文字均不统一。货币有刀、布、环钱和楚币四大体系,钱文皆为大篆,文字诡异,繁简各殊,因受甲骨文影响,笔道钝重、拐弯生硬。
自秦开始,中国文字获得统一。秦半两及汉五铢币文均采用小篆。西汉末年,王莽复古改制,币制进行了四次大的改革,所铸钱币制作精美,圆润俊逸,其币文用悬针篆,笔画纤细,状若悬针。
唐高祖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开“通宝”钱之先河,沿用近1300年。钱文由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为八分书(隶书),含篆体构架,章法精美。隶体独领钱文书法风骚当属唐,自唐至五代十国其它书体几乎不能染指钱文。
宋代钱文草、篆、隶、行,各占一席,书风或深沉厚重,或清劲挺拔,或飘逸流彩,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与古钱的完美结合达到巅峰。
宋代钱文多为帝王或名家所书。宋太宗亲书“淳化元宝”、“至道元宝”真、行、草三体钱文,为“御书钱”之鼻祖。以后,“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元宝”传为宋真宗御书。元丰通宝隶书、元祐通宝行书为苏轼书,篆文为司马光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为宋徽宗赵佶亲书,他使用的是他创造的瘦金体,铁画银钩,字体壮丽,不仅为钱币收藏者所钟爱,而且也是书法家所欣赏的艺术珍品。
元代“至正通宝”,币文为大书法家周伯琦所书,是楷体书法中的佼佼者。
清代咸丰年间所铸各种大钱,多使用楷体,端庄秀美,雄劲多姿,一扫500余年钱文书法宋体独霸的局面,咸丰时期为我国钱文书法的复兴时期。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枝奇葩,钱文书法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古钱币与甲骨、竹简、木牍、碑刻、绘画一样,保存着中国文字书体的变迁历史,展示出中国书法的巨大魅力,将中国历代钱币罗列起来,就是一部古老而又丰富的书法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