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路与重点作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曹忠祥 发展面临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环境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扩大内需战略的持续推进,给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对海洋开发重视程度的提高也将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绿色、低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将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海洋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从国际环境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全球需求结构变动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向型海洋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关注度的提高、海上国际争端的加剧,也将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加快海洋资源开发进程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此形势下,如何突破海洋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制约,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协调海洋经济与陆地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未来几年间,我国将进入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发展战略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高涨的国际国内海洋开发浪潮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必须立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更加开放的视野、陆海双向的思维,切实推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其真正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作用。 发展的战略思路 其一,开拓视野,树立全球性海洋经济战略观。开放性是海洋经济的基本属性。海洋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我国未来的海洋开发应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海洋开发格局的整体框架下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立足国内,继续将管辖海域的海洋开发与管理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着力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提高控制、利用和综合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放眼全球,积极参与海洋开发的国际事务,通过独立自主的勘探开发和主动参与国际合作。 其二,海陆统筹,实现海陆经济联动发展。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是相对而言的。作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实质上是陆域经济向海洋的延伸,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联系。正确处理海洋国土开发和陆地国土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陆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摆脱传统的陆海分离、重陆轻海的思想束缚,正确处理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海陆协调互动和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进程。 其三,科技引领,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现代海洋开发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与陆地资源开发相比,海洋资源开发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创新的难度要大得多。未来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向纵深推进,不仅传统海洋产业升级对科技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而且,海洋生物基因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也要依赖于科技创新来实现。为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海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责任编辑:李贝]
2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