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跨国药企在华行贿成风

 007xm 2013-07-12



今日话题国际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华陷入行贿门

导语

昨日,发酵已久的国际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高管被调查事件,有了明确结论。公安部通报称,现已查明,葛兰素史克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各种手段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详细]

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关注,同时,网友也纷纷表达了对受贿者的愤怒。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呢?

01

反商业腐败,不能指望跨国公司的商业道德

葛兰素史克近年因商业贿赂名声本就不佳

葛兰素史克是世界第二大药企,享誉悠久,但近年在商业营销方面名声不佳。去年7月,葛兰素史克支付了30亿美元换取了美国司法部终结关于其进行非法药物营销的调查,并表示认罪。葛兰素史克的不当行为包括向儿童推销一种会导致儿童自杀的抗抑郁药,并将另一种药用于性药的超适应症推广。对愿意向同事推广药物的医生,葛兰素史克给予其丰厚的度假奖励及讲课费。30亿美金罚单,打破了2009年另一家制药巨头辉瑞Pfizer公司同意为其不恰当地推广13种药品的行为支付23亿美元的罚款的纪录。

而在上月,葛兰素史克在华还陷入了一起麻烦之中。6月10日,葛兰素史克发表声明,承认该公司中国研发中心的一份研究论文中,某些研究数据不实。葛兰素史克表示,该篇论文将依照程序撤回,并对涉事员工做出了处理。其中,论文第一作者、时任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神经免疫副总监刘学彬自行辞职,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臧敬五被解聘。此外,另有三人处于行政停职中。…[详细]

据匿名举报,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问题严重

而本次在华行贿事件,据称是由葛兰素史克的内部高层人士捅出来的。《华尔街日报》掌握的匿名举报邮件称,葛兰素史克在华销售人员“明显在地区经理的指示下,使用个人邮箱地址讨论肉毒杆菌的市场销售策略”,这一策略被命名为“瓦西里”,目标为48名医生,医生根据销售目标拿到回扣,回扣数额可能在300至500美元之间。

而《华尔街日报》掌握的其他资料更是显示,在2004年和2010年间,葛兰素史克的中国销售人员参与了大范围的贿赂医生的行动。举报人指控,葛兰素史克中国销售人员向医生提供演讲费、现金回扣、豪华晚宴和费用全包的旅游机会,以换取医生开具该公司产品的药方。这与公安部的通报一致。

有消息显示,葛兰素史克中国的不法行为与其高层决策人员关系很大。其内部曾有一位合规官对葛兰素史克中国的评分不佳,于是中国公司高层利用美人计色诱该合规官,然后通知警方抓嫖,迫使其辞职。…[详细]

近年涉及在华商业贿赂的跨国企业非常之多

事实上,近年涉及在华进行商业贿赂的企业非常之多。2003年,昆明沃尔玛公司贿赂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党组书记彭木裕,被称为“沃尔玛案”;2004年,朗讯被曝光在3年间出资千万美元为近千人次的中国政府官员、电信运营商高管出资“访问”美国,前往夏威夷、迪斯尼乐园等地游玩,被称为“朗讯案”;此外,还有IBM案,西门子案等等。

美国证交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立案调查的15起《反海外腐败法》案例中,有4起与中国有关。中国实际上早已成为跨国公司行贿案的“重灾区”。早在2009年,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

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原因很好理解,这些国外大公司的良好声誉,往往是在长期严厉监管法规下培养出来的。而在中国,缺乏有力度的商业腐败立法和执法,这些大公司便基于逐利原因在中国大力行贿了。谁都知道,在中国进行商业谈判,钱就是最好的润滑剂。因此,就商业腐败而言,不能对跨国公司的商业道德有过高期待。…[详细]

02

在混乱的中国医药市场,跨国药企更易“入乡随俗”

现有中国药品流通体系,医院医生吃药品回扣太普遍

葛兰素史克所在制药业,恰恰又是中国最易滋生商业腐败的行业。据媒体曝光的资料显示,自2000-2009年的10年间,仅北京市就查处医疗卫生领域腐败案163件,涉案人数共179人;2010年,广东珠海爆发医疗卫生系统腐败窝案,6家大型医院药剂科主任和30多家医药公司经理涉案;2011年,浙江省的“回扣门”事件,涉及各大医院的医生100多名,上缴回扣金额2800多万元。很多人表示,在医院拿回扣是正常的,而不拿回扣才是“另类”。

医生吃药品回扣为何如此普遍?最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特征——医疗行业是个特殊行业,医患信息高度不对称,患者该用什么药、用多少药,一般只能由医生说了算,而百分之70以上的药品都是在医院开的。对于医生而言,开药是自己“点菜”别人“埋单”,这便导致医生乱“点菜”,专点“贵价菜”,以获取药厂药商给予的高额回扣。而在公立医院,其药品采购环节也属于自己“点菜”别人“埋单”,这导致医院管理者也会吃回扣。

除去行业特征以外,医生合法收入与其学历、受教育年限往往 不太相称,也让许多医生不得不起吃回扣的念头。以上原因为跨国药企大开行贿之门提供了条件。…[详细]

除葛兰素史克外,辉瑞、惠氏等国际制药巨头都有在华行贿劣迹

制药巨头在华行贿成风

葛兰素史克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华行贿的制药巨头。前述的辉瑞Pfizer公司,根据美国证交会提交法院的起诉书,至少从2003年到2007年,辉瑞中国即已通过其雇员和代理机构,向中国医生提供现金、礼物和国际旅行机会等“奖励”。有时辉瑞中国的雇员还会直接给这些医生支付小额现金,而现金的多少则与医生所开药方的剂量有关。

另一家制药和奶粉巨头惠氏,则被指控至少在2005-2010年,惠氏中国通过雇员和代理机构,向国营医院和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医护工作者支付现金,以确保惠氏的营养产品被推荐给医院的孕妇,并掌握婴儿出生的信息。此外,为鼓励医生推荐惠氏产品,惠氏还提供现金、手机或旅游等方式行贿,并通过虚假发票加以掩饰。 …[详细]

外企行贿多靠“赞助”,本土药企多靠“硬上”

葛兰素史克资助的其中一个学术会议

跨国制药巨头行贿的底气,在于有比较先进的行贿方式。虽然也有提供现金等手段,但现在最主要的办法是邀请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会议”,这些会议往往安排在旅游胜地,而制药企业则赞助一切费用,如前述所说的“演讲费”、豪华晚宴和来回机票的费用。这种形式在法律上处于灰色地带,因此很难监管。相比之下,本土药企多数还是选择较为传统的“代金销售”,通过医药代表跟医院医生谈判,让医生选用他们的药品,医生获取一定折扣的提成。

03

反商业贿赂,政府做得还远远不够

辉瑞行贿,美国司法惩处中国佯作不知

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一大让人费解的特点是,很多此类案件陷入了奇怪的结果——美国司法部门发布关于案件的公告,提交证据进行调查,然后对当事企业实施法律惩处;而在行贿行为发生地中国,却风平浪静。

是因为中国当局没有法律依据进行处理吗?显然不是,依照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只有认定涉事企业违反所在国的法律时,美国司法部才会采取措施,像辉瑞公司的行为明显是违反了中国法律的,而且证据确凿,那它也应该接受中国司法机构的处罚。

目前还不清楚过往中国政府对此通常表示沉默的确切原因,有猜测认为是不想损害外企在中国宽松的投资环境,但与其忍受外企在这方面行为的得寸进尺,还不如用严格的法治向全世界经营者表明中国政府对违法行为会一视同仁。毕竟,公正和透明就是最好的投资环境。

这次公安部查处葛兰素史克,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详细]

惩治腐败与改革行业结构需双管齐下

对付药品行业的商业腐败,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例如制定完善的反商业贿赂法律,同时严惩行贿者和受贿者——比方说,发现医生吃药品回扣,即吊销其执照。相比之下,目前的惩处力度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改革现行医疗体系也是必须的,比如加强医疗保险制度,对医院实行管办分离,提高医生收入等等。做到这些,将有助于从根本上防止医疗商业腐败。

结语

药企行贿,医生受贿,直接导致人们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个问题亟需迅速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