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李智海:惊心警世焦刘恋

 灵魂出窍KKK 2013-07-12

惊心警世焦刘恋

                                          李智海 

 

阳春三月。庐江郡小吏港。

月亮从东方丘陵地升起来,惊起了枝头宿鸟,扑拉拉飞向万里明月天。山花在月光下,睁着矇眬的睡眼,清风徐徐,送来一阵一阵的花香。

刘家山的村野周边一片宁静。

“哇……哇……”刘家山一间简易的村舍,一个叫刘文明的人家,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刘家山,系刘氏家族聚居之地。多年来,刘氏家族都是男丁兴旺,生下的女孩,不是早夭,就是因病而残。刘文明快40岁了,妻子生下男孩刘大之后,虽然接连生下两个女孩,但都不幸夭折。如今,一个可爱的小女婴生下来,喜得千金,这正是亲房弟兄们早就期盼的,全家人都乐坏了。刘氏家族如获至宝,倍加呵护。做“三朝”那天,来了很多人,有亲戚,有朋友。有的送来了鸡蛋,有的送来了彩色的绸布,有的拎来了一贯贯沉甸甸的铜钱。

小女孩二三岁时,就显出芝兰风骨,活泼天真,一笑一颦,无不招人喜爱。家里人喊她毛女,外公外婆,干脆叫她“乖乖宝”。炎天6月,全村人都端了凉床到门前稻场上纳凉。“乖乖宝”一会儿亲亲爸爸,一会儿亲亲妈妈,惹得爷爷奶奶笑歪了嘴,心里乐开了花。

一天,邻村教私塾的刘老先生正在家中端坐,忽见刘文明夫妇抱了女孩来访,便立即起来让坐端茶。顿闻室内兰香阵阵,细觅其香味来自何处,原来是从刘文明夫妇怀中小千金的体内溢出。刘老先生大喜,便道:“此女孩绝非等闲之辈,取了名字没有?”

此问正中刘文明的心意,他乘机说道:“还没取,就请老先生给我家小丫取个名字吧!”

刘老先生抱起如花似玉的女孩喜欢得不忍释手。说:“刘家山许多人家种兰,兰的品位高雅,非常人可及。灵芝,人们称为瑞草。我送一名,就叫兰芝吧!愿你女儿像兰草一样芳香,像灵芝一样珍贵,让祥瑞时时伴随着她。”

刘文明夫妇自然欢天喜地,对刘老先生称谢不已。他将老先生给女孩取名的事告诉亲朋,亲朋听了也都认为这名字取得好。

小吏港是文明之乡。当地读书人很多。“穷不丢书”,已成为小吏港地区的优良传统。一些平民百姓,不问家中如何困难,都要让孩子读几年书,并教他们学会弹琴。逢年过节,或者农闲时节、阴雨天气,村村户户,琴声飞扬,歌声不断,人们总要集在一起热闹一番。兰芝的父亲,因为经常在外面跑生意,做买卖,在当地堪称中产之家。父亲又粗通文墨,偶有空闲,便教女儿识字。兰芝童年时代,就很聪慧伶俐,这倒使刘文明不无感叹地说:“我这女儿,若是个男孩,将来必得一官半职。”兰芝头脑灵活,善解人意;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品行也好。来了客人她立即端来茶水;到隔壁人家借用具,看到室内无人,门敞开着,她总是站在门边等候;等不到人,从不擅自进门,并且将门关起来才离开;看到年纪大的人,她总是喊着大爹大爷,对人十分亲热。  

兰芝10岁时,父亲病故。在当时的社会,女人的命运系于未来的夫婿。兰芝懂事很早,她知道,仅仅作一个“无才便是德”的女人,并不能使夫婿与自己同心同德。作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夫婿对自己念念不忘。母亲教她针织女红,请先生教她弹箜篌,学习《书经》、《诗经》等。兰芝聪明伶俐,又认真勤奋,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村里村外,人们都夸奖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好姑娘。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兰芝十四五岁时就已经长得很俊俏,在小吏港一带,是公认的最漂亮的姑娘。她的个头不高不矮,天生丽质,肌肤如雪,脸上总是红扑扑的,常常带着笑容,一对讨人喜欢的笑窝,更增加了她的妩媚。匀称的身材,丰盈的身躯,透着动人的青春活力。由于她琴棋书画样样通晓,一般人家的子弟只能暗生爱慕。当地一乡绅目睹兰芝貌美,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女子世间少有,只有帝王将相才可攀枝。”

兰芝家大门前有一条大路通向小镇街头,过往行人经过这里,都要偏过头来看她几眼。一些年青小伙子,看到她无不想与她搭上几句话。兰芝走在路上,随行的小伙子总会加快步伐,希望与之并肩同行;有人还以问路为名,借故多看她几眼。

    焦仲卿比刘兰芝大6岁。焦仲卿的家在焦家畈北面的小吏港,离刘家山不远。焦仲卿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在小吏港一带,有学问也有点名气。小吏港西南方向皖水西岸,与小吏港隔河相望,是圩区,有数百亩田地,这些田地全是焦家祖业,因此人们称它为“焦家畈”。焦家畈地势低洼,加上堤坝低矮,基本上是水来水去,早稻淹了,便插晚季。畈内没有人烟,只在皖河上游北向田边,垒成一方高地,做了几间小房,盖的是茅草,窗户木制,窗口很小。这简易小房俗称“庄屋”,是专给佃户农忙时歇伙息肩用的。

焦仲卿的母亲在当地名声不好,是一个有名的泼妇。她18岁嫁到焦家,年轻时也受到婆母的折磨。她个性强悍,做事不如婆母的意,婆婆批评她,她轻则大声对骂,重则往地下一仰,手脚朝天,口吐白沫,装做人事不省。这可吓坏了家中人和周边的人群。为了不惹出人命,许多事儿,婆婆只得由了她,人们都知道她是一个人人不敢惹的人,她在当地也就有了“女八杈”的诨名。因为她的丈夫姓焦,人们便叫她“焦八杈”。

焦仲卿的母亲怀了很多胎,但成活的只是焦仲卿和小妹焦月英。焦仲卿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又是几代单传,很被全家人看重。他从知事时起,父亲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教他读《诗》、《书》,还教他做人的道理。他从小时起,就受到良好的教养与熏陶,孝顺父母,友爱同伴,心地善良,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他的个性发展,受父亲的影响较大。

焦仲卿12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他在母亲的教育抚养下长大成人。

父亲去世后,焦仲卿只得到刘老先生家去读书了。他每天都得从刘兰芝家门前经过。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刘兰芝。刘兰芝童年时代,与女孩子们一道,也到焦仲卿家去玩。那时年龄都小,顽皮嬉笑,两小无猜。焦仲卿却挺喜欢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妹子,每次见面,总要找些话题与兰芝搭讪几句。

一天,仲卿去小吏港赶早市,与兰芝在交叉路口相遇,他们相视而笑。

仲卿问:“兰芝姑娘,你到哪里去?你也去小吏港吗?”

兰芝说:“我也去小吏港。我母亲胃热发火气,我去小吏港买点黄连给煎水喝。”

仲卿又故意找上话题问兰芝:“你的《论语》学到哪一章了?你都会背吗?”

兰芝答道:“我读完了《上论》,《下论》也读完了一半。”说完,她便朗诵起来。她读得那样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仲卿望着兰芝陶醉了好半天。

“兰芝,你到我家去玩玩好吗?”兰芝低头不语,脸泛微红。

    仲卿与兰芝一前一后地走着。兰芝与仲卿在一起,心头总会荡起涟漪,止不住心怦怦乱跳,感觉异常。仲卿从路边摘下一束野花,递给兰芝,看看前后无人,仲卿有意触摸了兰芝的嫩手。兰芝羞红着两颊,将花接过来拿在手中。见前方有人向这边走来,仲卿立即加快脚步,以便和兰芝拉开距离……

传说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焦仲卿到刘家山玩,14岁的少女刘兰芝在河边洗衣服,看见涉水过河的焦仲卿,便想捉弄一下这个貌美如玉的大男孩。兰芝即兴口出一联:“河中青蛙,爬爬爬,爬向何处?”焦仲卿知道她是在挑逗自己,也乘兴应对:“水边蝴蝶,飞飞飞,飞来我家。”其言下之意是:你这只美丽的蝴蝶,最终要飞到我家来。兰芝听了,顿时羞红满面,匆匆收拾衣物离开河边。(“河中青蛙,……水边蝴蝶,……”一联,连同这一段的情节,由范方启老师提供,在此致以谢意!)

刘兰芝长到十六七岁,已经出落得如晴空新月,水上莲花,美丽极了。来说媒的人像走马灯似的,但是兰芝却总是推托不嫁。她并不相信媒妁之言。这一下可急坏了刘母。俗话说:“知女莫若母。”刘母想,女儿肯定有心事。耐不住母亲的盘问,兰芝便一五一十地将心中之事说了出来。庐江小吏焦仲卿便是她心目中的意中人。刘母听了又是欢喜又是忧愁。焦郎虽好,但焦家乃宦官之家,门户不配,只怕是难成正果的了。

后来,仲卿告诉家人自己爱上了兰芝,家人便托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乡绅去兰芝家说媒。焦仲卿的为人处事、勤奋、才华,兰芝早就看在眼里,爱在心里。兰芝与仲卿,他们俩早已心心相印,两情相悦。风度翩翩的焦仲卿来求婚,妙龄少女刘兰芝自然欣喜若狂,只是将喜悦埋藏在心中罢了。兰芝的母亲心里喜滋滋,满口答应下来。当时的社会,女孩十五六岁,男孩十七八岁就算成人了,可以结婚,而兰芝年已17,仲卿20有余,因此双方的老人很快便将他们的婚事办了。

    在小吏港,流传着一种说法:“一房儿媳,会影响三代儿孙。”意思是说:媳妇的好坏,对家庭对儿孙的影响极大,甚至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漂亮的兰芝嫁到焦家,在小吏港一带,人们无不投以羡慕的目光。兰芝不但貌美,并且聪敏贤惠,她的美名,早就传闻乡里。焦家讨了一房好媳妇,亲族无不为之高兴。

兰芝对待老人十分孝顺。三朝未满,她就下厨房做饭了,还到地里去打猪草。吃饭时,仲卿要兰芝多吃菜,兰芝却将菜夹到婆婆和小妹月香的碗里。吃饭时,仲卿喜欢吃什么菜,兰芝便默默地记在心中。下次仲卿从官府回来,她便做那种菜,让仲卿吃得有滋有味。婆婆和仲卿喜欢吃的东西,兰芝便推说自己不喜欢吃,好让他俩多吃一些。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给花浇浇水,给马喂喂料。天冷了,她立即拿出棉衣,走到仲卿的身边,摸摸仲卿的手凉不凉,然后轻言细语地对仲卿说:“夫君,天冷了,加衣吧!”拿来衣服,硬要披在仲卿的身上,生怕仲卿冻坏了身体。

家务事,兰芝很会做,她织的布线条匀称、结实、平整,人们看了都夸她的手艺不错。她手脚灵活,起早歇晚地织,三天就织成五匹布。婆婆逢人就说,她家娶了一房心灵手巧的好媳妇。

一场冬雪过后,瓦屋阴边屋檐挂上了尺来长的冰凌。冰凌越挂越长,小孩用竹篙将它打下来,放到嘴里吮吸着。塘面结上了厚厚的冰块。兰芝洗衣服必须先在水塘打一块园形的冰洞,将衣服放进水中沾水,用皂荚在衣服上涂擦,一件又一件一地洗着。她对婆母的衣服洗得格外细心,一点不马虎。几个孩子在塘边的冰面上嬉戏,年龄小的甚至走到塘中间去玩。兰芝正在捣衣,只听一个孩子大声地喊叫着:“兰芝姑,兰芝姑,毛头落水了!快救人呀!快救人呀!”兰芝向前望去,只见前面的冰水中,一个小男孩的头露出水面,在一上一下地挣扎着。兰芝从冰上走过去,不顾冰块碎裂,她走在冰水中,仅仅露出了上身。她快步跑过去将小毛头托出水面,抱起来将他送回家中,帮着毛头的妈妈为孩子换衣。小孩的母亲要兰芝立即回家去换下湿衣。兰芝回到家中,全身已经冻僵了。兰芝热情助人的美名也就传开了。

三月三日是焦仲卿的生日,母亲希望他这一天请假回家来过生日。到了这天,郡丞有一个案子要他亲自办理,他只得不回去。仲卿的母亲在家中百般想念儿子;兰芝更是殷切地盼着仲卿能够回来。既然不回来了,那么就让兰芝去府上陪仲卿过生日吧。兰芝的母亲是小港地区发(制做)米粑的高手。她发的米粑香甜可口,酥软迷人,远近闻名。发“粑”在小吏港地区又叫发“封糕”。“糕”与“高”同音,它象征着兴旺吉祥。焦母为儿子煮了28个鸡蛋,兰芝的母亲为女婿蒸了几笼米粑。兰芝将要带去的食品放在一个很大的竹篮子里,上面盖上一块红稠布。两位老人要兰芝多带一些吃的去,仲卿在府上人缘好,他可以用这些东西做做人情。兰芝走出家门,手提竹篮向庐江郡方向走去。从小港到庐江郡要过一道河,河上架了一座木桥,木桥由粗木做成支架,将木板平放在桥面上,走起路来,一摇一闪的。一个人一步一步地走,还可以过桥,如果两个人同时走,就很难通过了。兰芝走到桥边正要过桥,从旁边的树从中,跳出一个黑瘦男子来。兰芝一看是夏阿浑。阿浑比兰芝小三岁,他自恃家中有钱,父亲是一方之霸,从小不读书,到处游荡,遇到漂亮女孩就尾随调戏,对比她大三岁的兰芝垂涎已久。

兰芝刚上桥,阿浑也立即跳上桥,有意在桥板上一闪一闪地走路,兰芝险些跌下河去。兰芝只得从桥上退回来,让他先走,阿浑也跳下桥来,走近兰芝,喜皮笑脸地说:“兰芝妹子,我牵你过桥。”。兰芝思忖着:你这小流氓,你又要耍什么花招,做弄人,我才不上你的当呢。

兰芝严肃地说:“谁要你牵!你先走吧!这木桥不牢,我们不能同时走。”

阿浑道:“我就是要牵你过河,我知道你今天要去府上,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兰芝看他纠缠着死活不走,便说:“我今天不去府上了。”

兰芝说过,转身就要回头。这时河对岸来了一个大汉,是邻村人,相互都认识。望着来人,阿浑对兰芝的态度也就变了,笑着说:“兰芝,别人都说你是才女,我如今出一对,你对过来,我让你过河,你对不过来,你得将篮子里的米粑让我吃个饱。”

兰芝见前面的大汉正向这边走来,胆子也就大了。说:“你出吧。”

阿浑便将以前听来的无人对出的一付上联念了出来:

“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兰芝听了阿浑出的上联,知道阿浑这是在调戏自己。她想:我何不将计就计也用对联来反击?兰芝不愧是才女,她想了片刻忽然想出下联:“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最爱子,子要敬老娘。”阿浑听了,知道兰芝是在用下联回击他的调戏。心中暗想着:人人都说兰芝姑娘是才女,的确是名不虚传。

兰芝个性温柔,对人态度和蔼,村里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她。年龄比她小的喊她兰芝姐,年龄比她大的喊她兰芝妹。在刘家山,兰芝的辈份大,许多小孩喊她“兰姑”,一些大人跟着喊,最后是全村的人都跟着喊。兰芝嫁到焦家,“兰姑”的名字也带到了焦家。实际上,这是人们对她的昵称。邻村姑娘向她请教针织女红,她总是很细心地教她们;七巧节前几天,年轻姑娘向她学习月夜穿针引线,她飞针走线,言传身教,姑娘们总是一学就会。逢上阴雨天气,兰芝的房里,总会聚集许多中青年妇女,有的是来拉家常的,有的是来问女红的,有的是带了孩子,请兰芝教读《诗》、《书》的,有的人还带来箜篌,要兰芝教她弹奏。这时候,兰芝的房间里热热闹闹,笑声阵阵。

由于姐妹们常来常往,兰芝怕误了织布,影响进度,她便起早歇晚地织。

仲卿也深爱着兰芝,从兰芝与姐妹们的闲谈中,得知兰芝喜欢穿什么花色的衣服,下次回家,他就会购买这种布带回来,或者买这种颜色的丝让她织布,裁制衣服。兰芝生病时,他会急得茶不思饭不想,彻夜不眠,直到兰芝的病完全好了,他才心安神定。

仲卿在府里公干,也时时思念着兰芝,心头常闪现着兰芝的影子。每逢三五月明之夜,仲卿在庭院散步,沐浴清辉,微风轻拂,花香袭人,此情此景,他总会朝小港老家方向默念着:兰芝这时在睡觉吗?兰芝这时在织布吗?兰芝这时在与众姐妹们说笑吗?兰芝啊,你的身体可好?每次仲卿从府上回来,走近家门,兰芝一听到是仲卿的马叫,便立即出门迎接。兰芝从马上解下仲卿带回的东西,与他并肩走进厅堂。仲卿向母亲行过大礼,来到自己的房间,喝着兰芝备好的茶水,将几天来在官府的见闻讲给兰芝听,兰芝也将姐妹们谈说的好玩事儿告诉仲卿。

有一天,焦仲卿从府上回来,看到邻村的姐妹来了这么多人,向兰芝学诗学琴,他满面堆笑,心里乐开了花。他随即拿出带来的点心,送给母亲一份,然后让姐妹们分享。

   兰芝与姐妹们在一起,亲亲热热,笑声不断,闺房里总是洋溢着其乐融融的喜悦气氛。

春天来了。山花吐艳,四野飘香。一轮圆月从东方升起来,向大地投下银色的光华。这一天,仲卿回来得很晚,到家后,向母亲请安,随即进入房中,兰芝在闺房窗前做着针线活。仲卿入房坐下,兰芝立即停下手里的针线活,为他沏泡茶水,又为他端来早已备在锅中的滚烫的米粑。兰芝站在仲卿身旁,月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月光下她是那样的娇美动人。

“兰芝,今夜的月色是多么好啊!母亲已经睡了好一会了,我们也睡吧!”仲卿拉起兰芝的手走向床边,兰芝也温柔地亲近仲卿,两情相悦,陶醉在甜蜜的幸福中。

兰芝和仲卿结婚后,兰芝的脸上总是红扑扑的,呈现出少女的青春美;仲卿也显得更加精神抖擞,昂扬奋发。他们的心头充满生机,洋溢着愉悦,感到阳光格外地明亮,春风格外地温和,全身溢满着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仲卿思忖着:今生能娶上这样的妻子,是我前世敲木鱼修来的福分啊!

兰芝思忖着:今世遇上仲卿这样的好夫君,我这一辈子是会有幸福的!

这一对夫妇,心头时时刻刻都洋溢着甜美。

    兰芝在焦家一呆就是3个年头。小夫妻俩如胶似漆,十分恩爱,和和美美地过着日子。

焦母虽然在当地名声不好,个性强悍,只因儿子在府里担任小吏之职,左右乡邻与她多有往来,经常有人去看望她。邻村来向兰芝学习针织女红的女伙伴,从焦母门前经过,也都例行公事似地向焦母问安,然后来到兰芝的房间里,又说又笑。

自从兰芝嫁到焦家,去焦母房间里闲聊的人显然比以前少多了。焦母倒也很高兴,媳妇的人缘好,心灵手巧,一代胜过一代,她感到欣慰。

邻居刘小芳与刘兰芝是同年结的婚。一天,她带了一岁多的儿子到仲卿家串门,刚刚学会讲话的孩子,呀呀学语地喊着“奶奶,奶奶”。焦母抚摸着可爱的孩子,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我家兰芝什么时候也给我添个小孙子就好了。”她在心中默念着。

遇上年节,一些年轻的夫妇,拖儿带女地回娘家去。他们从仲卿家的大门前经过,孩子们走在父母的前面,蹦蹦跳跳,有的在途中停下来打闹,或者攀折着野草野花;回来时,外公外婆还会让孩子带回许多好吃的。而焦仲卿夫妇逢年过节到兰芝家去,总是两个人去,两个人回来。小夫妻俩不以为意,而焦母看在眼里,心里却不是滋味。

一天傍晚,焦仲卿的母亲去近邻焦老四家串门儿。焦老四是焦仲卿的远房大哥,他的媳妇虽比刘兰芝迟进门两个月,但孩子已经1岁多,会走路了。小家伙有时用泥土在地面画着,有时逗着小猫儿戏耍,白白胖胖的,十分讨人喜爱。

焦仲卿的母亲和焦老四的母亲四奶奶话着家常。焦四奶奶忽地问焦母:“你家兰芝有么事(怀孕)了吗?”

焦母说:“没有啊!”

焦老四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不如焦仲卿家,他们早就对仲卿存有芥蒂,但又不好从脸上表现出来。兰芝姑娘嫁过来三年了,还未怀孕,四奶奶表面上似乎是在关心焦仲卿,但内心深处,对于兰芝不孕,却在暗暗地高兴着。

四奶奶道:“3年了,还不生养,兰芝莫不是‘公’的罢?我听老人说,三年不生,恐怕就不会生养了……”

焦母听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又不好怒形于色,便轻轻地“嗯”了一声。

回到家中,她坐在床上发呆,沉默不语。她在静静地思忖着:兰芝不生养,没有下一代,这怎么行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无后代,我焦家畈一望无边的田地,还有我家的房屋,金银财宝,留给谁呢?我的多才多艺、心灵手巧的好媳妇,看来是不会生养了!焦母的心里是多么的痛苦。留她?没有孩子;不留她,叫她走,外人会怎样说呢?经过一番思考,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她最后铁了心:不能留,千万不能留,我一定要将她赶走。这事呀,宜早不宜迟……。

    由于媳妇不能生养,婆婆对兰芝的态度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渐渐地不喜欢兰芝了。

关于婆婆不喜欢兰芝,在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仲卿与兰芝恩爱情深,结婚后,他对于府上的公事也懈了;每次回家,与兰芝伴得多,与母亲伴得少。而且每次回家,在闺房内总要亲亲热热地交谈到午夜,小两口子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说。与兰芝在一起,仲卿总显得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焦仲卿的母亲,担心年轻夫妇关系太好了,房事过多,会影响儿子的身体健康。

一天,兰芝将这几天织成的布送到婆婆房里,婆婆拉长了脸,斥责道:“五天了,才织成五匹,你怎么织得这样慢?”

兰芝道:“婆婆,初三下午我交给你五匹布,今天是初六,刚好三天,又织成五匹,我比村里别的姑娘织得还要快呢!”

兰芝的话,使婆婆哑口无言。但过了一会儿,婆婆大声地斥责道:“你这贱媳妇,你现在变得越来越懒了!”婆婆以前与兰芝说话时面带笑容,现在,一说话就板着一副铁青的面孔。

拌了几次嘴后,婆婆与兰芝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了。兰芝洗菜时,洗得格外认真,总要用水反复冲洗几次,可是在吃饭时婆婆却斥责道:“兰芝,菜里尽是沙,你是怎么弄的!”有一天,兰芝在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婆婆立即破口大骂:“你的心中老在想着什么鬼名堂!洗碗时,心里也在想着仲卿?”

在这种场合下,兰芝总是静静地听着,不讲一句话。这时的兰芝,脸上却不能表现出不满与怨恨,要当做没有什么事、没有听到任何斥责一样,否则婆婆会喋喋不休地骂上大半天。

有一天,仲卿休假从府上回来,他从小吏港购来十几个美味可口的糖包子,让家里人尝尝鲜,年长的妈妈当然要多给几个。仲卿进得房来,向母亲请安,母亲不在。焦仲卿来到闺房,拿出几个包子交给兰芝,叫她吃,就小解去了。婆婆从外面回来,看到兰芝在吃包子,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

“兰芝,你这好吃的,你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吃包子。仲卿哪里去了?你这好吃的媳妇,瞒着吃好东西!这还得了,你给我滚!”

兰芝立即拿出十多个包子,送到婆婆的房里,解释道:“仲卿将包子送给你老人,你老人不在。我这才吃了两个,这些都是你的。”

婆婆道:“是你大?还是我大?你是婆?还是我是婆?你这没有教养的东西,哪里懂一点礼节!”

   兰芝受到婆婆的无礼斥责,很委屈,在房中轻声啜泣起来。仲卿小解回来,向母亲请安,并做了一番解释,母亲的怒气这才平息下来。

一天,兰芝又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受到婆母的严厉斥责。仲卿从庐江郡回来,见兰芝正在闺房里小声抽泣,忙问是怎么回事。兰芝只得将婆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对她态度的变化如实告诉了丈夫。

“夫君呵,看来婆婆是要我走了。她想为你讨一个能为焦家传宗接代的媳妇……”兰芝坐到焦仲卿的身旁,呜咽着说:“我在你家的日子实在不好过,你让我回娘家去吧,我明天就走。我17岁嫁到你家,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织布织到深更半夜。三天织成五匹布,婆婆还说我织得太慢。我不配供你家使唤,干不了你家的活儿,我不配做你妈妈的媳妇,留在你家没有什么用处,你趁早把我休回娘家去吧。”刘兰芝倒在仲卿的怀里,泪流满面,轻声啜泣着。

“兰芝,你是我的好妻子,我爱你,我不能没有你,我人在府上公干,但心里却在想着你。天冷了,我便想到你应该加衣了;明月夜,我便想到你是否也在望月。你那可爱的身影,时时刻刻都在我的心中。我今生能够娶上你这样貌美如花,又聪明贤惠的妻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啊!妈妈虽然不喜欢你,但是我喜欢你,你千万不能走。待会儿,吃过晚饭,我就去母亲的房里,把我的意思告诉母亲。你不要哭泣了。”仲卿扶起兰芝,与她一道坐到床沿上,好言好语安慰着……

晚饭后,仲卿来到母亲的房内。他对母亲说:“兰芝明天要回家去,这可不能哪!孩儿我生就一副命小福薄的相,幸亏娶得这样一个如花似玉、贤淑聪慧的好媳妇。我们希望能够白头到老,一直到死也要做伴侣,我们结婚才三个年头呢,时间也并不长。兰芝的言行并没有不正当的地方,你怎么不喜欢她呢?”

仲卿的母亲说:“我的儿,你怎么那样死心眼儿呢?兰芝这个女子太不讲礼节了,常常胡作非为,不孝顺长辈,一举一动全凭她自己想的去做,做事儿不合情理,我非常讨厌她,你把她休了吧!这件事应该由我作主,不能由你。我心里憋着的这口气,不是一天两天了。哪能由你想怎么的就怎么的呢?”

焦母接着说:“咱们村东头那一家,有一个漂亮女孩,名字叫秦罗敷,她长得面貌体态可爱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比得上她,我这就托人去为你说亲。你把兰芝这个坏媳妇赶快给我打发走,让她早日回娘家去,你可千万不要再留她呀!”

母亲的这些话,一句句击碎着仲卿的心,他知道兰芝的“坏处”,全是母亲编造出来的。可是他却不能反驳,他立即跪在地上,向母亲哀求道:“儿求求母亲切莫赶走兰芝,如果母亲一定要把兰芝赶走,要我休了这个媳妇,那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娶妻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立即站起来,用手在坐凳上使劲地拍打着,愤怒无比地说:“你这小子真的是天大的胆量,竟敢帮自己的媳妇说话,真是岂有此理!我对她已经情断义绝。我是绝对不能答应你的!”

仲卿听了,口里无言,心中着急。他思忖着:母命不可违,她的话就是圣旨,违背了,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对母亲拜谢之后,仲卿走进自己的房里,泪流满面,想对兰芝说几句话,一时又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待他静下心来,才断断续续地说:“兰芝,我当然不想把你遣回家去。逼你回家的是我的母亲。兰芝啊,你暂时回家呆一阵子吧。我今天要回府里办事,在府上呆几天我就回来,回来后,就去你家把你接回来。我……我……我不能没有你啊!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吧,我的话是算数的。”

兰芝心情沉重地对仲卿道:“我们多年来相亲相爱,是恩爱夫妻,我也不想给你增加麻烦了。那年农历十二月间,我离开家嫁到你家来,侍奉你妈,一切都顺着她的意思,一举一动都很小心谨慎,哪里敢自作主张呢?我日夜不停地料理家务,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休息。即使这样,还是吃力不讨好,受尽折磨。夫君哪,我总以为在你家没有什么过失,我这一辈子可以在你家侍奉婆婆,报答你的大恩了。现在你妈却要将我遣回娘家,哪里还谈得上把我再接回来呢?”

兰芝指着室内几个大箱子继续说道:“这是我娘家陪嫁的衣物,装有六七十个箱子,我的东西全放在里面。我走了,这些东西留给你做纪念吧,你在家中好好保重自己,千万不要把我忘记了。”

仲卿拉起兰芝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深情地吻着她的面颊,也啜泣了。他听着兰芝的诉说,心里恨自己的母亲太专横。

仲卿思忖着:“我该怎么办呢?我能离开兰芝吗?不能!我今生今世要与刘兰芝永远在一起!如果没有刘兰芝,也就没有我今生今世的幸福!可是,母命难违,我该怎么办呢?”焦仲卿陷入矛盾痛苦之中……

仲卿食量减少了,人消瘦了,终日沉默不语。

婆婆铁了心要仲卿休掉兰芝,兰芝只得回娘家去。

    东方渐渐泛出鱼肚白,喜鹊在枝头鸣叫不已。兰芝起床了,她走到梳妆镜前精心地打扮着自己。她穿上一件绣花夹袄,戴上闪闪发光的首饰,袅娜的腰身,配上白绸子衣裙,綽约丰润。兰芝的身段生得端庄匀称,皮肉生得细嫩,脸颊白里透红,十指尖尖,宛如削玉。临行前兰芝向婆婆辞别,婆婆看到兰芝,对她要理不理的,脸上带着怒容。

兰芝说:“婆婆,我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到你家来,胜任不了你家的事……我今日回娘家去,婆婆你在家里要多操劳一些了。”

兰芝接着去到仲卿妹妹月香的房间,向她告别,人未进门,眼泪就一串一串地落下来了:“小妹,我嫁到你家时,你还很小,我今天被赶回家,你已经长得与我一般高了,我希望你在家中好好侍奉母亲她老人家。也希望你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这些话,随即出门上了车,她已经泪流满面。

仲卿依依不舍地为她送行。他骑了马先走一步,兰芝随之也出了门。仲卿在大路口等了一会儿,兰芝过来了,她的车子停下来,仲卿下马走进兰芝的车内,轻声地安慰她说:“我永远忘不了你,永远不会离开你,你暂时回到娘家去呆一段时间吧,我今天去衙门办事,过几天就回来说服母亲,再去你家将你接回来,我不会做出对不起你的事情的!”

兰芝对仲卿说:“你的真诚使我感动,与你生活在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三年来,你对我一片忠心。我总以为,我这辈子能够遇上你这样的夫君,是我最大的幸运。你既然喜欢我,我希望你过不久就回来接我,你要像磐石一样坚定,我也要像蒲苇一样柔韧。我的心是永远不会变的。我永远是你的。只是我的亲哥哥刘大,性格十分暴躁,我一想到他,心里就不是滋味,谁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态度呢?”

这一对恩爱夫妇,在车中呆了很长时间,泪眼相看,难分难舍,伤心的泪流成无底的河。

    秋风萧瑟,黄叶纷飞。小吏港周边田野一片金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些人家门前的稻场上,晒满了稻谷,鸟雀时来啄食,“唧啾---唧啾---”地唱着悦耳的歌。父老乡亲们在这灿烂的秋天里,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田野,时时从远方传来青年男女表达情愫心迹的对歌。可是,刘兰芝的心里却没有一丝欢乐,只有满心的惆怅。她的手上,提着用一块大花布包裹的一捆日用洗换衣。下车后,她大路不走走小路,在崎岖坎坷的村边小路上迈着细碎的步子前行。

兰芝回到家中,走进厅堂,觉得脸上无光,心里十分难过。母亲看到兰芝回来,大吃一惊。

母亲对兰芝说:“你怎么能自己回来呢?你13岁学织布,14岁学裁衣,15岁能弹箜篌,16岁学习《诗经》、《书经》,懂得礼仪,17岁嫁到焦家,我总认为你没有什么过失,能在焦家待上一辈子,你如果没有什么罪过,怎么会一个人回来呢?”

  兰芝便将发生的事告诉了母亲,并说自己是无辜的。兰芝说:“妈妈,女儿在焦家确实没有犯下任何罪过!我在焦家的所作所为,你可以问问仲卿,仲卿家左邻右舍和当地父老乡亲也都知道。”母亲听了,为女儿感到难过,痛恨焦仲卿的母亲不是一个好东西!

兰芝回到家中才十几天,县令便派人来说亲。媒人说:“县老爷家有一个三少爷,人长得十分英俊潇洒,年纪不大,才十八九岁,能说会道,很有才能,他看上你家兰芝姑娘了。”

兰芝的母亲,热情接待了来说媒的人,她对兰芝说:“你可以答应这门亲事啊!”

兰芝听到母亲的话,心里十分难过,她含着泪水对母亲说:“婆婆不喜欢我,厌弃我,但是仲卿很喜欢我,我们是恩爱夫妻。我回家时,仲卿对我一再叮咛,我们永结同心,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我们当初的誓言,恐怕不够妥当吧!”为了不使母亲极度伤心,她对母亲说道:“你今天可以回绝说媒的人,我才回来几天呢,这事儿待以后再说吧。”兰芝心中想的是拖一天是一天啊!

母亲知道兰芝对仲卿感情深挚,想到女儿回家才十几天就嫁人,也认为不够妥当便对媒人说:“我这女儿回家才十几天呢!她既然被焦家遣回,当然是一个不合心意的妻子,她又怎能给县老爷的公子做妻子呢?我今天确实不能答应你这门亲事。”

媒人走后才几天,又有一个说媒的人来了,说太守的五少爷俊美文雅,人长得好,又有才华,还没有结婚,想与刘家结亲。兰芝的母亲知道兰芝对婚事的态度,便谢绝了媒人:“我的女儿早就向她丈夫发誓,回家后不再嫁人,我哪能自作主张答应你呢?”

兰芝的哥哥刘大从外面回来,听到母亲拒绝妹妹再嫁,便对妹妹说:“妹妹,你的头脑太简单了。你先嫁给府吏,现在嫁给太守的儿子,是好是坏,你的心中应该很清楚。嫁给太守的儿子为妻,只会给你带来荣华富贵,你今后要什么有什么。连太守的儿子都不嫁,你又能嫁给谁呢?”

刘大要兰芝当时表态,兰芝岂能同意?她说:“我回来时已与仲卿相约:今生今世白头到老,永不分离。仲卿现在府上公干,十几天后,他就到我家来把我接回家去。”哥哥听了兰芝的话,顿时脸红脖子粗,暴跳如雷。

刘大斥责兰芝道:“兰芝,你连太守的儿子都不嫁,你也太不自量了。母亲年岁一天天大了,不能劳动,我养活母亲是天经地义。但是我不能养活你,你应该尽快嫁人。你长期在家中呆着,这又像个什么样子?你吃什么呢?我就该养活你?” 

说到这里,刘大停住了,周围的空气显得格外地沉闷滞重。他涨红着脸继续大声说道:“我决不能让你长时间地在家中呆着。兰芝,你如果执意不嫁人,我就叫你到外面租两间房子让你单过!”

兰芝听了,顿时号啕大哭起来,她的心里难受极了。她想:我拒绝嫁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了。母亲的话好说,违背哥哥的意见,他是绝对不会饶恕我的。情况如此,又叫我怎么办呢?答应?一切都完了;不答应,又怎能活下去?此刻,兰芝姑娘思绪烦乱,心中如焚。

过了一会儿,兰芝只得流着泪答应哥哥道:“哥哥的话有道理,我嫁到仲卿家,被婆婆赶回来,应该听从哥哥的安排,我哪里能自作主张呢?好吧,一切都照着哥哥的意思办吧!”

媒人听了兰芝的话,高兴极了,立即回到府上向太守报告道:“这次到刘家去说亲,情况十分顺利,公子与兰芝姑娘很有缘分……”太守听了,打心眼里高兴,他立即翻看历书,选定婚期,说道:“本月三十日是个好日子,婚期就定在这一天。今天是二十七了,你们赶快准备吧。”

为迎娶兰芝,太守家顿时忙开了。他们准备好了新船,缝制了彩旗,马车的轮子是用玉做的,另外备有三百万钱钞、三百匹彩绸……二十九日这天一大早,一支由四五百人组成的报喜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兰芝家送喜帖。

    送喜帖的人走后,母亲对兰芝说:“刚才得到府君的大函,说明天要来接你去他家呢,你赶快做几套衣服吧!”

兰芝进入房内,关起门来抽泣,泪水湿透了衣裳。她将桌子移到窗前光线明亮的地方,左手持剪刀,右手摊开绫罗,早上做成绣夹裙,下午做成单罗衫。到傍晚,夕阳西下,兰芝走出自家大门,望着西方的满天红霞,心头无限惆怅,禁不住又大声痛哭起来。

三十日那一天,兰芝就要出嫁了。仲卿得到消息,当天早饭后特意请假回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在离兰芝家二三里的地方,兰芝就听出了仲卿马叫的声音,她赶快出门迎接仲卿。仲卿向前望去,也知道是自己的心上人兰芝来了。仲卿下马,他们在一棵大树旁站住了。

“仲卿啊,自从我离开你回到家里,许多事,是我们料想不到的。我发誓不再嫁人,母亲都被我说服了,拒绝了县令三少爷的求婚。太守五少爷来求婚,是我哥哥答应他的。他一定要将我嫁给太守的儿子,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仲卿望着兰芝,深情地哽咽着对她说:“我祝贺你高升啊!我的心永远像磐石一样坚定,千年不变。可你这蒲苇只是一时坚韧,不能长久啊!我祝愿你今后一天天富贵起来,至于我,我,我还是走向黄泉吧。”

这时,兰芝的心中多么难受,仲卿的确误解了她。她望着仲卿道:“仲卿啊,你怎么讲出这种话呢?我们同是受到父母的逼迫,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我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我是永远忠于你的。让我们在黄泉下相见吧!”,

仲卿回到家中,上堂向母亲作揖道:“儿仲卿今天特地来向母亲告别。儿将不久于人世,只是日后母亲一个人显得孤单;我这样做是有意的,请你不要怨天尤人,怪这怪那啊!我愿亲爱的母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焦母听到仲卿的话,一时惊呆了,她对仲卿说:“你是高门大户人家出生的人,在官府任职,你怎能为一个小女子而说这种话呢?”

停了一下,她接着说:“东家有一个很贤惠的女子,漂亮到了极点。苗条的身材,圆圆的脸蛋,皮肤白里透红,一双动人的眼睛尤其讨人喜爱。我托人去为你说媒,对方很快就会答应的。”

仲卿说:“妈妈,你不要再为我找媳妇了。我已经与兰芝发誓世世代代做夫妻,天上人间永不分离,我要与她永世相爱。您老人家自个儿多多保重吧!”他立即回到房中,心中的主意已经打定。

    三十日这一天,兰芝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刘大,他高兴得不得了,以为与太守家结了亲,在社会上也就有了地位,人们对他自会另眼相看,说不定还能谋到一官半职而飞黄腾达呢!兰芝出嫁,刘家送亲竟去了100多人,浩浩荡荡,人欢马叫,好不热闹。

太守家张灯结彩,锣鸣鼓响,热闹异常。大门前迎候的人很多,兰芝的花轿子抬进门,太守的儿子亲自迎接。喜宴之后“拜堂”,先拜天地,再拜双亲,然后夫妻进洞房。

这时,兰芝想到了仲卿。“仲卿啊,你在哪里?我正在想着你,你也在想我吗?我怎能离开你呢?磐石……卒千年,蒲苇……旦夕间?我要与你永不分离呀!”

兰芝的心中反复思忖着:我如何实现与仲卿的誓言呢?

“我的头有点昏,要休息片刻。”她对太守家中的佣人说道。

“新娘子这两天累了,需要休息一下。我们大家都出去吧!”佣人大声地说着。

于是大家去到正厅,让兰芝一个人在室内休息。

兰芝在室内站立良久,打开窗户,抬眼望星月,星月无光。她沉默着,思绪纷乱。“仲卿啊,你在哪里?我怎能离开你,怎能没有你!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你是迫于无奈,母命难违呀!妈妈啊,你在哪里?你已经睡觉了吗?我知道将我改嫁的不是你。我走了,你可要注意保重身体呀!哥哥啊,是你逼我走上绝路,但是我并不完全怪你,当今社会不是‘父死从兄’吗?我今生今世能够遇上焦仲卿这样的夫君,是我的幸福呀!今天即使死了,还可以在黄泉下与夫君相见,永世做夫妻,我也可以瞑目了” 。此时此刻,兰芝反而镇定下来,死对于她来说一点也不感到畏惧,反倒视死如归。

她见窗户前方有一口池塘,在星光下一平如镜。静观池塘前后,未见行人走动,她便从窗户上轻声跳了出去,又轻声地将窗户关好,跳入池塘里自尽了。

池塘里发出声响,泛起了涟漪,涟漪向远方扩散,水浪渐远渐平。竹木阴森,星月无影,水塘周边田野是死一般地沉静。这时,从太守家的厅堂里时时传来喜庆的喧闹声。

过了一段时间,太守家人以为新娘子休息够了,喊人,无人应,推门,门不开。便让佣人跳窗入室。室内无人。全家人四处寻找,才发现新娘子早已跳入池塘自尽,捞上岸来,已经没有了气息。

太守家顿时呼天叫地,乱成一团。

    第二天早晨,路上行人寥寥,树上的鸟儿啼叫不停,似在唱着哀戚的歌。焦仲卿一夜未能入睡,他起得很早,在村前的路边站立良久,思绪纷乱,心神不宁。

“你听说了吗?太守的儿媳,昨夜未入洞房就投水自尽了。”    

“听说那是一个很漂亮很贤惠的姑娘呀!”

过路行人在谈论着这样的话题。

仲卿听了心中一惊,意识到可能是兰芝出事了。他立即请了假去探视,果然是她。她被家兄逼迫着嫁给太守的儿子,是在太守家自尽的。兰芝与他永别了,他知道他的心上人是爱他的、忠于他的。

焦仲卿在回家的路上,耷拉着脑袋,泪流满面,神情沮丧。他回到家中,时近中午。他从母亲房前经过,母亲的房门敞开着,未去向母亲请安,随即走进他和兰芝栖息过3年的闺房。他在房中站立良久,抚摸着兰芝留下的件件衣物。如今,桌椅犹在,人去床空。睹物思人,牵肠绞肚。

他在自家庭院的树下徘徊了一阵子,心里在默默地叨念着:“兰芝啊,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的心,我怎能没有你?你走了,我留在人间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意思?你先我而去,让我们在冥间相见吧!”他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坚决果断地走出大门,在自家东南方向的一棵树上自尽了。

    焦仲卿、刘兰芝双双殉情自尽,惊动了周围村舍的男女老少。来看现场的每一个人,无不流下同情伤心的眼泪。

周边邻村的人们,都在纷纷谈论着这件事,有的赞扬,有的惋惜。

“多好的两个年轻人啊!因为家中人硬要拆散这一对鸳鸯,他们便寻了短见。”

“他们那么年轻就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啊!”

“这一对义夫烈女,地方官府是应该为他们竖立烈女义夫坊的。”

焦、刘两家更是哭声一片。

在焦家,仲卿的妹妹月香哭着责怪母亲说:“都是你不好,如果你不赶走嫂嫂,嫂嫂不死,哥哥是不会寻短见的。”

在刘家,兰芝的母亲呼天叫地,哭昏过去几次,她责怪儿子刘大:“是你一定要将兰芝嫁给太守的‘令郎君’,如果你不逼婚,我的女儿是不会死的。”

焦、刘殉情后,两家人都十分伤心,后悔莫及。如果当初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惨事,焦母对兰芝的态度也许要收敛一点;兰芝的哥哥刘大也许不至于逼着妹妹改嫁。但是悲惨的事实已经铸成,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了。难道人死了,还能活过来吗?

   兰芝的哥哥刘大说:“妹妹生前与妹夫仲卿相约,今生今世永不分离,我们就将他们俩葬在一起吧!”

兰芝的妈妈也哭着说:“我的女儿和女婿,他们真的是天生的一对,地生的一双,世上少有的恩爱夫妻,将他们合葬也好。”

兰芝是在太守家投水的,安葬兰芝本来是太守家的事。太守在当地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属于当地高门大户,如今讨了一房媳妇,与儿子未完婚就寻了短见,他当然一万个不高兴。他端坐在堂屋里心烦意乱,沉默不语。当刘大前来征求意见,想将兰芝的尸体领回去,与焦仲卿葬在一起,太守当然表示同意。但是太守提出:“我家迎亲时送去的300万钱聘礼,要退回200万,可留下100万钱作为葬兰芝的费用。”刘大也同意了。

刘氏宗族中一个年龄较大的人,去焦仲卿家商讨仲卿、兰芝合葬的事儿。焦母对于儿子自缢而死,心里本来就十分难过,总感到自己的行为对不起儿子,罪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自己不对兰芝另眼看待,不哭死哭活地要仲卿休掉兰芝,那么就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悲惨的结局。焦母同意将仲卿、兰芝合葬,妹妹月香当然也说好。

 经过协商,两家在小市港一个叫乌龟墩(古称“华山”)的地方,找到了一方高地,将这一对为爱情而死的年轻人合葬在一起。封葬事毕,人们在焦、刘合葬墓的东西方向,栽上了几十棵松树和柏树;在墓的左右,栽上了一排一排的梧桐树,象征着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真挚爱情万古常青。

这些树得天地之灵气,长得很快,枝繁叶茂,亭亭玉立,清爽宜人。人们在树下席地而坐,休憩纳凉,谈说着焦仲卿和刘兰芝哀切动人的爱情故事。祖父讲给儿子听,儿子又讲给孙子听,一代一代地讲着……  

仲卿为兰芝殉情后,上吊的那一棵树上飞来不少乌鸦,先是日夜啼叫不停,人们驱之不去。几天以后,天亮时乌鸦忽地全部飞走;到了夜间,又不知从哪里瞬间飞来,集聚于枝头,唱着哀怨的歌。人们传说着,这一群乌鸦,是在为焦仲卿、刘兰芝这一对恩爱夫妻的不幸遭遇鸣不平。人们听到乌鸦如泣如诉的哀鸣,眼睛也就湿润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去赶走它。后来,乌鸦越集越多,声音越来越大,太吵人了,人们才将仲卿上吊的那一根树枝锯断,烧掉,几十只乌鸦这才飞走。

焦、刘悲剧故事发生在小吏港,他们殉晴后又合葬在小吏港近旁,焦仲卿生前又是庐江小吏,人们一提到小吏港便想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有些人干脆昵称小市港为“小吏港”或“焦吏港”,小吏港和焦吏港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寒来暑往,几个月的日子匆匆而去,焦仲卿、刘兰芝殉情一周年的忌日到了。

   一天早晨,焦仲卿家东南方向,焦、刘合葬墓近旁的一棵柏树上,飞来了一对鸳鸯鸟,两鸟相向,交颈贴胸,在树上有气无力地叫着。特别是每天的夜里,总要叫到夜深,声音十分凄惨。人们路过这里都会感慨万千,流下泪来。人们传说着,这一对鸳鸯鸟,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冤魂变的。这一对鸳鸯鸟,在这棵柏树上栖息着,在树上做窝,繁殖后代。小吏港周边群众任其啼叫,谁也不驱赶它们。五里一徘徊,飞去又飞回,从汉末建安年间,一直叫到清末,叫到中华民国年代,叫到建国后,历时一千余年,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一直叫到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全民大炼钢铁,人们认为爱情是封、资、修,描写焦刘爱情故事的名诗《孔雀东南飞》是大毒草,他们无情地举起大刀,横扫焦、刘合葬墓前后一棵又一棵千年古松柏,这一对鸳鸯鸟,栖身无着,才恋恋不舍地飞走。

但是,这两只鸟,飞去又飞回,不忍长期离去。至今,每逢月夜,或者在“初七及下九”的日子里,人们还会看到,在古镇小吏港焦、刘合葬墓的上空,有一对鸳鸯鸟绕着小吏港上空徘徊,且飞且鸣,似在唱着凄怨的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