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寿星是谁?

 山爷wzs0718 2013-07-12
中国古代文学家中的第一寿星是谁?

沈德潜,他活了97岁

古人多不长寿,60岁算是花甲,70岁算是古稀,80岁以上就极为少有了。而现在逐渐老龄化的中国社会,60、70岁算是小弟弟、小妹妹了,80岁的比较普遍,活上90岁甚至满100岁也很正常。

中国古代先后出现过数百位帝王,其中80岁以上的,只有南朝梁武帝萧衍86岁(464-549年)(注:本文全部采取古人的虚岁计算法)、唐周女皇武则天84岁(624—705年)、吴越王钱镠81岁(852—932年)、南宋高宗赵构81岁(1107—1187年)、元世祖忽必烈80岁(1215-1294年)、清乾隆帝89岁(1711—1799年)区区6人。

相对而言,文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皇帝高,比普通人更高。而在文人里,书画家、学者比文学家又高。若要长寿,除了家庭经济物质条件比较可以,个人事业人生比较顺利稳定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情商必须高,心态必须好,平和淡泊,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能看开一切。

据已有资料显示的古代文人高寿者,其生卒记载明确的,先秦两汉时期20人,其中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活了73岁(前551—前479年),思想家墨子93岁(约前468—前376年),思想家、教育家孟子84岁(前372-前289年),思想家、文学家庄子84岁(约前369-前286年),思想家荀子76岁(约前313—前238年),西汉学者伏胜100岁(前260—前161年),东汉学者伏恭90岁(约前5—后84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竹林七贤”之一、文学家山涛活了79岁(205─283年),但还是不到80岁。

隋唐五代时期79人,“药王”、医学家孙思邈142岁(约541—682年),以“欧体”传世的大书法家欧阳询85岁(557—641年),诗人、画家顾况89岁(约727—约815年),“柳体”创造者、大书法家柳公权88岁(778-865年);

两宋时期82人,爱国诗人陆游86岁(1125—1210年);

金元时期29人,画家、书法家黄公望85岁(1269—1354年);

明朝时期77人,音乐家冷谦150岁(但生卒年不详),“吴中四才子”之一、书画家、文学家文征明90岁(1470—1559年),书画家董其昌82岁(1555—1636年);

清朝时期126人,理学家孙奇逢92岁(1584—1675),学者、诗人朱舜水82岁(1600—1682年),思想家、学者黄宗羲86岁(1610—1695年),文学家冒辟疆83岁(1611-1693年),诗人、戏曲家尤侗87岁(1618-1704年),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94岁(1623—1716年),文学家朱彝尊81岁(1629—1709年),画家吴历87岁(1632—1718年),画家王翚86岁(1632─1717年),天文家、数学家梅文鼎89岁(1633—1721年),学者胡渭81岁(1633-1714年),文学家蒲松龄86岁(1640-1715年),文学家、书法家赵执信82岁(1662—1744年),桐城学派代表人物、文学家方苞82岁(1668—1749年)、文学家刘大櫆83岁(1698—1780年)、文学家姚鼐84岁(1731—1815年),三朝重臣、学者张廷玉83岁(1672—1755年),诗人、学者沈德潜97岁(1673—1769年),医学家李清云257岁(1677—1933年),学者谢启祚105岁(1713—1817岁),文学家袁枚81岁(1716-1797年),学者、诗人纪晓岚81岁(1724—1805年),文学家、史学家赵翼88岁(1727—1814年),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81岁(1735—1815年),大学者王念孙89岁(1744—1832年),学者、思想家阮元86岁(1764—1849年)。

至于到了晚清民国、现代当代,文人里的大寿星那就非常多了,这里不再穷举。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最长寿的文学家,就是清朝前期的诗人、学者沈德潜,他活了97岁。其次有清朝毛奇龄94岁、明朝文征明90岁、唐朝顾况89岁、清朝赵翼88岁、清朝尤侗87岁、宋朝陆游86岁、清朝蒲松龄86岁等。他们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几位大寿星了。

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67岁花甲高龄才中进士,算是乾隆皇帝格外开恩了。后任翰林院编修、尚书房行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为满清大臣中九老之首。77岁辞官归里,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并任苏州紫阳书院主讲,以诗文启迪后生,颇得赞誉。

人家都说寿则多辱,但沈德潜是个例外,他不寿则多辱,寿则多荣。

沈德潜早年家贫,23岁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过了40余年教馆生涯。尽管处境并不如意,但他并未弃学,生活奔波之余仍勤奋读书,16岁前已通读《左传》、《韩非子》、《尉缭子》等书。他早年师从大文学家叶燮学诗,不久即以诗文名世,曾自谓深得叶燮诗学大义,所谓“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而其自负亦可见一斑。

沈德潜虽热衷功名,但就是这样一个满腹才学、努力求取的读书人,竟科举屡不中榜,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45年间共参加科举17次,回回落第,怀才不遇。但后来一朝为乾隆帝看中,拔擢而成,从此青云直上,深得皇恩眷顾,极受荣宠。为答谢天子,其作诗亦多为歌功颂德之类。

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赐诗沈德潜,其中有句云:“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福。”侍郎钱陈群在一旁唱和曰:“帝爱德潜德,我羡归愚归。”赐诗与和诗中巧妙地嵌入沈德潜的名“德潜”、号“归愚”,一时被传为文坛盛事。

在沈德潜70岁时,乾隆召其讨论历代诗源,他博古通今,对答如流。皇帝大为赏识,称之为江南老名士;并对大臣们说:“我和沈德潜的友谊,是从诗而始,也以诗终。”后乾隆又为他的《归愚诗文钞》写了序言;并赐“御制诗”几十首与他,在诗中将他比作李(白)、杜(甫)、高(启)、王(士祯)。

乾隆多次下江南,几乎每次都要他来陪护,都要唱和几首诗。

沈德潜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入贤良祠祭祀。乾隆还为其写了挽诗,以钱(陈群)沈二人并称“东南二老”,极一时之荣。

乾隆如此做,并非真是爱惜、看重沈德潜大才,他打的如意算盘,一则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斯文高雅、才学卓越;二则借用沈德潜给自己作宣传,并让天下读书人和文士们都效仿之。

沈德潜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等。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在诗论上,他强调诗应为封建政治服务:“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同时提倡“温柔敦厚,斯为极则”,鼓吹儒家传统“诗教”。

在艺术风格上,他讲究“格调”,所以他的诗论一般称为“格调说”。其本意是指诗歌的格律、声调,同时也指由此所表现出的高华雄壮、富于变化的美感。故于明诗推崇前、后七子而排斥公安派、竟陵派,论诗歌体格则扬唐而抑宋。

其诗现存2300多首,多数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部分在客观上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但又常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说教内容。近体诗中有一些作品倒是清新可诵,有一定功力。

还有人认为,沈德潜其实是乾隆的“枪手”,乾隆的许多“御制诗”实际上出自他的手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