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很常见,原因有两种,一是饮食不当,喂养不合理所引起的腹泻,叫消化不良;二是食物或奶具被细菌或病毒污染,食入后所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这种腹泻又分为夏季腹泻,主要是被大肠杆菌污染所致,多发生于夏季;另一种是秋季腹泻,主要是被轮状病毒污染所致,多发生于秋季,而且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
那么,要是出现了婴儿腹泻的问题,该怎么治疗呢?如何治疗婴儿腹泻的问题呢?婴儿不像大人,有时拉肚子,拉个两天就好了,或者吃些治拉肚子之类的药品也就好了。婴儿的肠道脆弱,切不可随便喂食一些大人吃的药品,一定要选用专业的,适合婴儿肠道的。目前在此方面采用的的比较多的就是宝贝乐益生菌了,因为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上述各类问题给婴儿带来了消化不良,还能在消灭病毒的情况下,增加婴儿所需的益生菌。这样一来,婴儿的抵抗力增加了,以后也就不那么容易生病了。
中医将婴儿腹泻分为四型。
苍术3克,白术3克,陈皮3克,半夏2克,薏米5克,茯苓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葡萄叶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脾虚泻:多发生于久病之后,身体虚弱消瘦,面色发黄,皮舒服肌肉松软,精神不振,喜睡懒动,舌质淡白,舌苔薄或舌苔少。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健脾益胃的验方。
伏龙肝(灶心土)30克,白胡椒3粒,全蝎2克,炮姜5克,炙甘草6克。
用法:先将伏龙肝研成细粉,水煎,待沉淀后,取其上清液与众药合煎,去渣后,少量多次饮服。
新鲜胡萝卜适量。
用法:用水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加入少量煮胡萝卜水。将胡萝卜水留做备用,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水中加5~10克(约1小匙)胡萝卜泥。食入量应根据病儿平日的食量喂给。在用这种方法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大便形状,2~3天后如大便成形,可先喂些米汤,以代替部分胡萝卜泥。然后再换牛奶或人奶,量可由少到多。用胡萝卜泥治疗后大便仍稀薄时,可加入适量香草巧克力(有收敛作用)。在应用胡萝卜泥治疗时,注意不要加糖加重腹泻。
党参3克,白术3克,茯苓4克,炙黄芪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五倍子2份(炒黄),干姜2份(或生姜4份),吴茱萸1份,丁香1份。
用法:将众药研细合匀,每次取9~15克,用75%酒精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病儿脐部,然后覆盖纱布块,其周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湿热腹泻:多发于夏秋季,腹泻次数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呈水样黄绿色便,味腐臭 ,可出现疲乏无力,烦躁口渴,舌苔黄腻,舌质红,尿少而色黄。治疗时,应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利湿的验方。
木通3克,滑石3克,淡竹叶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伤食泻:腹泻次数不多,大便粘滞不化,味酸臭,恶心,吐奶快,腹部胀硬,食差,面颊发红,病儿烦急,手、足心热,舌苔厚腻。治疗时,应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清热消导作用的验方。
山楂炭12克,青皮6克。
用法:共研细粉,合匀,加水160毫升,调成糊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服15毫升(约1汤匙),每日4次,每剂分3天服完。
焦三仙5克,鸡内金3克,熟大黄2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吴茱萸6克,桂楠(肉桂中的桂板),广木香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以上是一次量)。
用法:众药共研成细粉,合匀,撒于肚脐上,先盖纱布块,再盖塑料布,然后用胶布固定,48小时后换药一次。
鸡蛋1个,白果仁2个。
用法:先将白果研成细粉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用小火烤熟,每日吃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