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云天:麝雉

 璇琮坑 2013-07-13
中文学名:  麝稚
拉丁学名:  Opisthocomus hoazin
英文名称: stinkbird
  麝雉的拉丁学名含义是“梳披肩发的雉”。不过,麝雉的中文名含义有所不同。它们之所以被加上“麝”的桂冠,是因为它们身体里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当地人又称为“臭安娜”。当然,它们并不能像麝一样产名贵的麝香。麝雉身长大约65厘米,体重不及1 千克。雌雄相似,头上有由长短不一的羽毛组成的羽冠,身体背部有带白色条纹的棕色羽毛,尾羽和靠近尾部的后腹部羽毛是土红色的,而前胸则是奶黄色的。它的脸呈天蓝色,眼睛的虹彩则是鲜红色的,眼皮上还生有睫毛,这在鸟类之中极为罕见。
  麝雉,生活在南美洲热带地区,最有趣的是在麝稚繁殖群中,只有两只麝雉是真正的夫妻,其余的都是“保姆”。说到这里,也许您会感到奇怪,难道麝雉也需要“保姆”来帮助自己“做家务、看孩子”吗?事实的确如此。有人曾观察到大约60% 的麝雉“家庭”有“保姆”,大多数只有1 个,多的达3 个,多于3 个“保姆”的“家庭”是罕见的。这些“保姆”或者是这个“家”的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个体。它们帮助“主人”保护领地、看护幼雏,有时也帮助“主人”建巢,甚至帮助“主人”交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保姆”将来也许会成为“主人”的继承者。它们在帮助“主人”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经验,而且可以在“主人”占领的领域内取食。如果“主人”发生意外,它们会很自然地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主人”。
  成年的麝雉很少在水中游泳,也不经常飞行,除了觅食外,它们很少活动,只是像蛙类一样久久地坐卧,栖息在树枝上。
  麝雉的食谱很简单,它们特别喜欢吃珍珠树上的树叶。黎明前和午后是它们进食的时候,进食之前,麝雉会慢条斯理地在树林中转来转去,一旦发现了一串中意的树叶,它们便用嘴将树叶从树上全部桴下来,狼吞虎咽地吃下肚去,一点也不讲礼仪。吃到惬意时,它们还会又跳又哼,发出的声音活像一只呼吸有问题的粗嗓门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