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问如何申请国外的博士后

 昵称13154297 2013-07-13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一些常识
 
一、申请博后需要Gre,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吗? 
      
   呵呵,这个好像很多刚申请的人都会问,在这里明确答复:不需要!当然你的外语水平起码要应付的了国外生活! 

二、CV是什么?陶瓷或者套磁是什么意思? 
        
  CV是curriculum vitae的缩写,就是简历;CV是cover letter的缩写,这个一般用在信件中,就是标题、作者单位、联系地址等信息。 

  所谓套磁,就是和国外教授主动通过书信往来建立联系和彼此印象,从而加大录取和 
拿奖学金的一种行为。简单的说:申请phd的要比申master的有用,因为master是没有导师带的,申请理工科的比文科的有用。因为对于理工科的同学,你所拿到的奖学金其实就是教授的研究经费的一部分,因此说是学校给你发奖学金不如说是教授给你发。而对于文科,情况完全不同,是系里在决定经费,教授可以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一些技巧:国外教授时间都很宝贵,不要问一些有没有钱之类的话题(这些问题问小米助教就行了)。而应该通过网页了解对方的研究内容,和对方探讨问题,有人曾经挑出对方教授文章中的一些毛病,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当然陶瓷时也要适当的表达一下决心。总之:如果有精力,不套白不套 

三、一般phone review会问些什么? 

  电话面试一般就是问一些和专业方向有关的东西,有时候还会问一些你对你到对方那里以后有什么研究计划什么的。当然事先得了解对方的研究了,这个可以从对方的主页和所发表的论文里面看出来。另外可能会随便聊一些了,放松一下气氛而已。结果一般不会当时就和你说了,现在联系博士后的人非常多,教授也得仔细的选择一下,毕竟大家都想挑最好的! 

四、如何联系导师? 

  (1)自己老板帮忙介绍;(2)有朋友在国外,推荐或提供信息;(3)找和你专业相关的人陶瓷(套磁说白了就是跟教授联系,让教授知道你这个申请者。);(4)上各大学的主页搜,查看教授的研究方向,研究经费等;(5)在google上面搜索!在精华区里面有一帖子“大家都是怎么联系读博后的?”介绍很详细,可以参考一下! 

五、有时候不一定非要申请博士后不可,还可以申请Reserach Assistant之类的!
okphoto - 2010-5-7 15:08:00
申请国外博士后的一些经验

博士后申请是实力与机遇的结合。实力当然是第一位的,通常由你的publications, awards等体现。机遇是指要能遇见对你有意的老板以及适合你的位置。仅有实力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善于主动出击,去发掘和创造机遇。以下我结合自己的博士后申请经历, 

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 申请前的准备 
      
申请前的准备包括两方面,实力的准备和申请材料的准备。众所周知,实力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对实力的准备越久,越充分,将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4-5分流的学生从本科就可以开始啦。关于怎样准备实力,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就用不着我来婆婆妈妈教育大家了。 
      
有一点想提醒大家,除第一作者的论文外,也要尽量争取一些co-auther 的论文。因为我的publication list里的论文全是第一作者,所以曾有国外老板好意提醒我可以加上非第一作者的publication。可惜我没有,由于老板的原因,我们组里同一方向的研究生的paper彼此之间互不署名,现在很后悔啊!:( 所以大家要吸取教训,一定要对老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同一方向,课题)研究生之间论文相互署名。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象nature,science,即使你的排名在十几位也会把对方唬一跳的。:) 
    
申请材料的准备其实很简单,一份resume/CV和3-4封推荐信。推荐信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推荐人很牛的话,你将会获得很大优势。当然,有一个推荐人得是你现在的老板,主要表扬你在科研中的出色表现和高超的智力等等。Resume的范例可在BBS上轻易找到,主要是experience要写得详细一些,另外publication中除了把所有co-author的papers全写上,也可以把submitted, in preparation以及国内发表的文章加入,虽然可能作用不大,但一个很长的publication list总是引人注意,并且表明你科研工作的活跃和积极性。

二. 申请的时机 
    
博士后申请的时间通常是在毕业前的倒数第二个学期,但具体时机还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仔细斟酌,并不是越早越好。根据我的经验,申请时间太早主要有两方面弊端,一是实力尚在增长中,早期的publication当然 

没有后期的那么诱人。以我为例,2000年10月初开始申请时是4篇paper,到12月中是7篇,到2001年3月是10篇。二是申请时间太早,即使来了offer,你也可能由于时间的原因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我曾收到Rice和Berkley  Lawrence Laboratory的准offer,问我2001年3月能否开始工作,我只好faint. 个人觉得,如果是在7月毕业,可以在前一年12月左右开始正式申请。当然,申请材料的准备以及相关信息的查找可以提前做好。

三. 申请信息的来源 
        
博士后申请的信息可以来自三方面: 

1.博士后招聘网站。物理类的如www.(美国), www.(欧洲). 

2.各大学的系主页。查教授的介绍,发现有合适的,直接跟教授联系。 

3.各种参考文献。可以从自己平时查阅的参考文献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名字,觉得象老板的,就直接跟他联系。 

第一种方式目标明确,信息准确,但由于是公开化的,面向全世界,竞争非常激烈,对实力的要求自然很高。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往往会从后两种途径得到意外的惊喜。

四. 申请的方式 
      
一般联系可以通过email.但是email不能寄推荐信(除非让你的推荐人亲自发email)。所以对于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老板,最好通过正式书面邮件联系,可以把推荐信同时附上。

五. Phone interview 
    
一般老板在给你offer前,会有一个phone interview。就我的3次interview来看,不同老板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会对实验细节问的很多,具体到实验仪器是什么型号,持续半个多小时;而有的只是简单地聊几句,大概6,7分钟,似乎是在考察你的口语和听力。想当初我花了两天时间准备了4大张纸,其中关于我目前的研究工作的介绍已经能够流利地背诵下来,结果所有的老板都没有给我机会,让我背诵一番我的research work. 不过我觉得对这方面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万一,其他的只好*临场发挥了,关键是要听清对方的问题,不要答非所问。 
      
在最后,通常会问你是否有什么问题。一般准备4-5个问题,前3个为学术方面的,后1,2个可为一些题外话,以调节气氛,轻松一下,如气候,地理等,还可以问问他以前是否来过中国,如果no的话,就可以乘机欢迎他来我们伟大的中国一游。个人以为,千万不要问salary, 会给人以重dollar轻学术的嫌疑,这些问题可以在以后商谈。 

六. 美国与欧洲比较 
      
根据我的经历,申请欧洲博士后比申请美国要容易得多。我总共往欧洲发过5,6个email, 结果收到3个准offer,荷兰,法国,比利时各一。 
        
如果觉得对申请美国没有把握的话,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其实欧洲的很多实验室条件都是一流的,只是在欧洲生活,语言是个大问题。

七. 其他注意事项 

1. 记住在元旦以后,1月10号左右吧,给联系过的老板发email,确认是否收到你的申请材料,并询问一下结果。这主要是给老板们提个醒,别把你的材料扔到废纸篓了。 

2. 如果可能的话,让老板在3月份之前给你寄正式的offer, 因为每年3月份召开美国物理学会年会,届时将会有大型招聘会。有好几个老板(包括我现在UIUC这个老板)都说想在3,4月给我最后答复,原因就是想在参加完APS March meeting后再作决定。在没有拿到正式offer前,即使email 通知你,也可能在3月份后变卦。 

3. 老板比学校更重要。博士后申请是在找老板,不是在找学校。小学校里的大老板比牛校里的小老板要更有利。而且,找老板跟找lp正好相反,不能找太年轻的,最好不要跟着assistant prof. 或associate prof., 将来一旦出了重要成果,他们会跟你争第一,你会受到很大压制的。 

4. 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合理的定位以防止心存侥幸,当断不断,结果西瓜没捡到,芝麻也丢了。我认识的一位博士兄弟,本来台湾大学已经有意要他了,他却对美欧帝国主义心存幻想,迟迟不肯委屈下嫁,结果台湾大学已经明媒另娶了,美欧加也把他给拒了。
okphoto - 2010-5-7 15:09:00
【转载】经验-如何申请国外博士后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和别人发的帖子有重复,不过我想既然是经验,那总是有个体差异的,希望对大家还是能提供一点帮助。 

当我们在国内很辛苦的读完博士,当然都希望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不错的报酬,可是博士生找工作却不好找,而且收入往往与期望相差太远,那么去国外做博士后自然是一种必要的缓冲,无论是在资历还是在学术上都能带来一定的积累。那么如何能够在成千上万的教授中找到一个给你提供offer的人呢。 

首先认真做好paperwork的准备工作

这里的准备工作不是指你要把你的论文作的多好之类 (当然你的实验如果做的好,发了很多paper,自然更好了), 因为到了要毕业的时候,基本论文已定了。给教授发的材料主要包括一封自荐信和自己的英文简历,个人觉的所谓的 personal statement 没有必要写的,那是bbs天下的人要做好的事情。 

自荐信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写好, 往往教授没有时间看你的简历,如果觉的你的自荐信不合口味,他是不会开附件看你的简历。 自荐信关键要做到简洁明了,不要像新东方的教材写的那样绚丽或者是公式化。可以在第一段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专业方向, 毕业时间和毕业院校以及指导老师的姓名,还有为什么要投简历给这个教授,可以适当的用一个比较夸张的词说你的学校有多好,你的老板在这个领域多有名气。毕业时间很重要,教授会根据这个看你是否能和他的课题开始时间match上。 关键在第二段,你的博士论文作了什么,这里希望能在几个简单的句子里把你的工作具体写出来,到底做了什么,切忌大而空的话,比如说作合成,你如果说我从事了有机合成工作或者说作了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这就不够具体,你要点出具体是什么化合物,这样别人就有映像,有经验的一看就知道你具有什么样的实验技能了。方向不要多写,三到四个就可以了,多了好像你无所不能,这一看就是不现实的。第二段也不要太罗嗦,点完工作就可以收住了,如果你有特牛的文章可以简单提一下,否则也没有必要在信里列出。第三段,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会用的仪器,这也很重要,别人从你列的实验仪器里可以知道你到底见过多大世面 (中科院的博士生显然比地方院校见过和用过的仪器要多),而且单独动手能力到底怎么样,因为国外一般都是要自己上机单独操作的,不要写什么自己有多好的身体,有多少体育技能,能歌善舞等等。因为你不是来做学生的,你来了就是工作,工作不需要你有这些能力,甚至连你有团队精神都可以不用写 ,没必要。最后可以简单的说我看了你的文章觉的我能够胜任你的课题组的工作,而且相信你的指导可以让我得到提高就可以了。最后就是附上两到三个推荐人的姓名,职称,电话和email地址就可以了。整封信一定要简洁明了,突出所做工作。 

然后就是简历的准备了,简历的风格也是朴实清晰,这里面要把你博士作的工作列出来,而且一定要详细一些,比自荐信要具体的多,然后切记发表文章列表,所有的文章都要列出来,包括会议论文和不是第一作者的文章,因为国外和国内不一样,只要有你的名字就说明你做了工作,一篇排名在后的好文章甚至比排名第一的普通文章更可以捞取映像分,在自己名字下面用下划线或粗体标出。至于影响因子就不要写了,出来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外都不知道影响因子的大小,中国人却是背的滚瓜烂熟,真是制度的产物阿。 

2 找到合适的教授投简历。

这就真的是一个繁琐的工作了。当年我投简历的时候,因为专业比较冷,找的头都要炸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比较粗放的方法是从杂志和你读过的文献上找,这样的好处对口,不会投到八杆子打不着的人那里去,缺点是容易遗漏。比较细的方法就是找到所有学校的网站,进去慢慢的搜,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校通常网页做的很正规,很好找,找到学校主页,搜一下化学系,再找faculty就可以了。欧洲和日本的差一些,特别是日本(当然对于这个变态国家我希望广大青年不要去,特别是女同胞,虽然钱给的多一些),这就主要*文献了,英国有一个网站http://www./,办的很正规也很找,基本上全英的工作位置都有了,还有像著名的tiptop等等了。投简历要做到大面积撒网,不要不好意思,搭的上就可以仍,做好投一千封的准备,一千封信发出去,一定会有要你的,对于特别专业对口的,更要做到区别对待,自荐信和简历都要修改的和那个教授工作异常接近,让他觉的你一来就可以工作,都没有办法据你。印象中没有发过的,就再发一遍,哪怕实际上你已经发过了。反正是免费的。
okphoto - 2010-5-7 15:10:00
3 选择合适时机投简历。

国外的基金一般都在岁末年初的时候下来,听说德国的在十月份左右,这个时候教授基本就可以确定要不要人了。如果你七月份毕业,心急的话,可以在前一年的十二月份左右发一批简历,但是相对来说早了一点,而且别人要过圣诞,所以你不要抱太大希望,权当热身了,有自然最好,没有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时候是一月下旬开始的日子,大家休完假,心也收了,开始新年的工作,这个时候一定要密集轰炸,包括已经发过的,每天都坚持发十到二十封,当然发到最后就没有多少可发的了,但是也要坚持每天发一两份,最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直到你毕业前(如果还没有来offer).一个学校的不要在同一天发,可以列两个文件夹,发过的和没有发过的,做到心中有数。 

4 耐心等待

这是能否联系成功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坚持就是胜利。一般说你发简历的两三天内教授会给你回信,多数是很抱歉,你很优秀,但是我没有钱没有位置等等。这种信如果你有时间就回一下,说希望以后他有了钱自己还可以有机会,如果不耐烦连理都不用理。有的教授会说我现在没有,但是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有位置。这种人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多半是在钓鱼,当然信是一定要回的,谢谢人家的回信,还说自己在等待他进一步消息等等。如果过了若干月还没有位置,可以给这类人重发一遍简历。真正有希望的是要你推荐信的教授,这就表明你基本入围候选名单了,找老板写推荐信就不用我多说了,唯一想说的是,希望让老板自己写,毕竟他们的口气有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模仿的。还有的教授就直接和你列的推荐人联系要推荐信了,或者直接说要你了,呵呵 ,这样最爽。来了offer,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看清他给的条件,薪水还有这个教授自身的水平等等,千万不要轻易卖身,先拖着,因为可能有更好的offer在前面等着你呢,这也是需要耐心的。所以还要坚持发简历。最后通过权衡比较我相信你会找到一个很好的offer的。 

最后想说的是,有时候历经磨难还是没有位置,也不要太难受,其实中国学生都很优秀,老外的博士生水平差的有时候难以想象,没有人要你,这只能说是那些有眼无珠的教授的损失。而且关键是我们付出和行动了,我们努力了,这就可以。而且现在国内经济好,在国外也不见得是什么好日子,孤单和寂寞还有语言的障碍,心灵的压抑会一直伴随着出国的人。在国内的广阔天地,我们广大青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不要嫌罗嗦,而且能有所帮助。好就顶一下,你们的回复是我的原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