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中散圣 字林侠客”--徐渭草书自作诗赏析

 鸿墨轩3dec 2013-07-14

“书中散圣 字林侠客”


--徐渭草书自作诗赏析

作者:胡文虎

书中散圣 字林侠客

 

 

(西泠印社 06 秋拍第 305 号拍品 )
徐渭( 1521 ~ 1593 ) ?草书七言诗
纸本 ?立轴
说明:
1. 附来楚生、白蕉二位书家题跋,并装裱成轴。
2. 配明代青花轴头,并附金星紫檀木画盒。
204×66cm
RMB: 2,035,000

徐渭一生伛蹇坎坷,靠教书、作幕僚、卖诗文书画度日,晚年贫病而死。他是明代一位极有个性,充满激情而学养丰富的书画家,在中国的绘画史、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因为他一生经历艰辛,遭遇坎坷,使其性情孤傲耿介,所以他的书画作品,总是展示其激越动荡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心情。从这幅草书自作诗中我们即可看到他的这种情怀以及抒发情怀时其草书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清·梁巘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所谓“态”,即是情态,是内心情感的外在形式,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个性气质,用笔墨体现在纸绢上。明·陶望龄《歇庵集》评徐渭书法云:“渭行、草书精伟奇杰,其论书主于运笔,大概昉诸米氏云。”徐渭十分强调人的内在素质、对传统的吸收,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而最终表现为自我识见,才是真正的创作。所以他学米芾,但不受米芾束缚,不守一家、不拘一格。他的书法,从总体上看是“天成”两字。明·袁宏道《中郎集》云:“文长喜作书,笔意纵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躍出,在王雅宜、文徵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品读徐渭这幅草书,可用“美、力、气、理”四个字来简括。

所谓“美”,就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的巧妙结合。徐渭桀骜不驯、离径叛道的性格,在其狂草中有充分表现。他的书法一眼看去,有奔放不羁,急风骤雨,飞花带雪的感觉。字与字之间铺排茂密,上下相连,可谓“疏处能走马,密处不透风”,令人有“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蘭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之感,引发人们的情绪随着激越狂奔,给人以美的洗礼。

所谓“力”,即运笔的有力有骨。张怀瓘《六法书论》讲到的用笔十法在徐渭的书法中都有体现。运笔时讲究提、按、转,如“僦住将军”四字,其落笔锐如刀戳,转而凝重;又如“百蒂红丝”提收时又矫若惊龙,铿锵有力。用笔有力而酣畅,字字中锋,妩媚横生。

所谓“气”,就要连贯一气,要有气韵、气势。徐渭的书法气象博大,以意为笔,以情为书,笔势劲逸飞动,以势夺人。徐渭学米芾、旁及各家,但他自出机杼,另辟蹊径。米书以力胜,徐书以韵胜,气韵生动、气势磅礴,点画精到、一气呵成,锐气势不可挡。如此轴草书中“醉与花神相约去”句,“醉与花”三字一笔,“神相约去”一笔书出,游丝连绵,一挥而就。成为一种天马行空、无遮无碍的格调。

所谓“理”,即要符合规矩法度,在这基础上来创新发挥。徐渭的字法、章法都是从传统中来,但他不拘常法,冲破字距行间的束缚,挥洒自如,满纸跳掷的线条,有奔蛇走虺、风雨大作之势,他能在无法中求法度,纷繁中求条理。

徐渭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当我们欣赏他的书法时,往往会有一种如神工累石,块磊不平的感受,如“粉面陪燈笑”五个字一笔写成、飘逸潇洒,而从其书法的字里行间虽可找到苏、黄、米、蔡的笔意,但那是早已融化成他自己个性的笔意。这幅草书正是他自言“我书第一”的最好明证。

书画收藏讲究“真、精、新”,此幅徐渭草书精品经唐云先生审定为真迹并题签条,经历四百余年,保存完好如新,甚为难得,望得者珍而藏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