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借钱借不借?算不算利息?救急不救穷看看借给谁

 相逢就是缘 2013-07-14

朋友借钱借不借?算不算利息?救急不救穷看看借给谁

 近日,在外企工作的杨先生又接到了弟弟的电话:想借10万元作儿子的出国费用。回家他和妻子一说,妻子干脆一句:“不借”。杨先生不由有些生气:“你还记得那件事啊?”结果,当晚夫妻俩闹了别扭。

    让杨先生夫妇俩闹别扭的 “那件事”也起因于弟弟借钱。一年多以前,杨先生的弟弟为买房,向杨先生借了10万元,前2个月弟弟将这笔钱还给了杨先生,杨先生的妻子接过钱噼里啪啦一数,随即一脸不愉之色:“你弟弟没说还利息吗?”杨先生摇摇头: “他没说。嗨,自家兄弟,借钱还利息不见外么?”杨妻不屑地说:“他不见外,可是他想过没有,这10万元要是买理财产品,按当时5.8%的年化收益率算,一年就是5800元,你是他哥哥,就该吃亏么?”一席话说得杨先生心里很不痛快,夫妻俩随即吵了一架。时隔2个月,弟弟又来借钱,又是不提利息的事,杨妻难免心头冒火:他要真还利息我也未必好意思要,但他总应该提一句意思意思吧?亲戚就该无息借款啊?算盘打得真精。

    杨先生夫妇俩的为难和生气,其实很多人都遇到过。首都一家媒体曾围绕 “别人问你借钱,你给吗?”举办了一项有趣的活动,让读者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借钱与还钱的故事。结果发现, 80%的读者都有被别人借钱的经历,但至少1/5的钱借出去再也没有还回来。因此,遭遇亲友借钱时,借不借,算不算利息,这成为两个难题。

不借不好意思 借了提心吊胆  
   亲友来借钱,不少人的心理是:不借不好意思,借了提心吊胆。家住浦东新区的王先生有一个发小, 5年前问他借5万元创业,当时王先生自己工作也仅2年,积蓄不多,但还是凑出5万元给了发小。但5年过去了,这个发小的创业始终磕磕绊绊始终没有成功,反而欠了一屁股债,看着发小如今年过三十,房没房,婚没结,车卖了,为还债整天愁眉苦脸东躲西藏,王先生也不忍向发小提还钱的事,这5万元究竟何时能拿回,他觉得遥遥无期。

    借给自家人就保险系数高吗?也不见得。已经退休的王女士因为在国外工作的儿子经常汇款回家,因此生活丰裕,她的弟弟在前年因为要给儿子结婚买房,又想少欠银行房贷,于是就向亲戚借款,王女士因为条件好,弟弟因此向她借了8万元。由于是亲戚,王女士既不好意思让弟弟打借条,也不好意思追问弟弟借款期限。如今快3年过去了,侄子工作不顺,又新添了孩子,每个月过得结结巴巴,王女士也不好意思直接讨要,只能委婉地说: “孩子身体要紧,我那点钱你们有就还,没有就慢点还。”弟弟和侄子听了一再表示感谢,却也没给出还钱的明确日子,王女士倒添了一块心病:弟弟什么时候能把钱还给我呢?

不给过意不去 给多给少为难 
    借钱给亲友,还会遇到一个纠结:算不算利息?算吧,有点不好意思,显得斤斤计较缺乏亲情,不算吧,如果借款数额少时间短那也罢了,如果数额高时间长,自己无息贷款算什么名堂呢?

    钱小姐的妹妹在去年银行利息一再提高时,问钱小姐借5万元想提前还贷节省利息,刚好钱小姐有一笔5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于是她就把这笔钱借给了妹妹。半年后妹妹把积蓄的5万元还给了她,也许妹妹觉得,如果给利息姐姐会觉得太见外,于是就只还了本钱,当时钱小姐也没有不高兴的表现。最近,钱小姐的妹妹又想卖小房换大房,首付款还缺点,就又向钱小姐借10万元,约定半年后还清,自然也没说利息的事,钱小姐虽然答应借给她,但私下却同老公抱怨:这10万元买理财产品半年也有2000多元的利息呢,可借给她却一分钱利息也没有。丈夫回她一句: “你妹妹要是给利息,你好意思收吗?”钱小姐想想,自然不好意思收,但是如果妹妹说要还利息,她心里会舒服些。

    其实,这样的纠结不仅借出钱的人有,借钱一方还钱时也有这种矛盾心理, “觉悟”高点的不愿亲友吃亏有心还上利息,但又为难:利率多少合适呢?是照银行存款利率算还是照银行贷款利率算?如果照存款利率算,我借3个月,是照3个月利率算呢,还是客气点照1年期定存利率算?

    李先生10年前买房首付缺10万元,一个哥们二话不说就把已经存了定期的钱拿了出来给他,既没要李先生打借条,也没约定还款期,这让李先生非常感动。不到半年李先生就还清了这10万元,还款时,李先生多加了5000元作为利息,但他的好哥们无论如何不肯要利息。这让李先生在感动之余就觉得欠了好哥们一笔永远还不清的人情债。此后10年,他想方设法还好哥们人情,好哥们儿子结婚,他封的红包最厚;好哥们生病住院,他不仅送上心意还在医院陪夜。甚至好哥们丈人故世他都赶紧送去一份奠仪。其实这10年来李先生给哥们的心意,已经大大超过当年10万元的利息,但李先生还是觉得他欠哥们一个人情。因此当李先生前两年购买第二套住房时,他坚决地选择银行贷款: “向亲友借钱,等于欠了两笔债,钱的债容易还,而人情债却永远还不清。”

谨记两个原则 好借好还不难  
    既然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免不了遇到借钱的事,那么掌握好借与不借的原则、借多借少的额度,就会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同时又兼顾了亲友的情谊和脸面。

    俗话道:救急不救穷,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借钱原则。理财师建议,判别借与不借,一是分对象。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如有借钱需要应该尽力满足;而远房亲戚和朋友,则要看平时的人品和钱品、以往是否好借好还来决定借否;对于长久没有见面的朋友,应该谨慎满足其借钱的要求。二是看借钱用途,一般而言,如果是生病急救等,应该尽力满足借钱需求;如果是买房,则要根据对方的财力,判断是否予以满足。如果是借钱创业等,则应该谨慎。

    借多少合适?借钱方提出的借钱数额是否要全部满足?理财师的建议是看情况,如果是远方亲戚或朋友,一般掌握在5万元左右,即使这笔款子最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自己还能承受得起损失。有些心肠好的人可能会觉得没有满足亲友的借钱数额而过意不去,那么有一个方法可以去除这种愧疚,那就是把自己的闲置资金去购买理财产品,或存款,或投资,手头没有过多的现金或者活期存款,亲友借款数额超过自己现时可支配的现金和活期存款,那也是有心无力,不至于会让自己纠结。

    对于借钱一方,理财师也提醒:如果有可能,还是尽量向金融机构借钱,可以用存单、理财产品、保单向银行、保险公司借钱。如果一定要向亲友借钱,也请记住两个原则:一是按时还款,这是再借不难的前提。二是主动地适当地给 “债主”利息,即便 “债主”亲如父母兄弟姐妹,最起码是银行同期存款的利息,条件好一点的可以给银行同期贷款的利息。这样做,将会使 “债主”不会产生借钱方 “宰熟”和 “占小便宜”的心理,心情要愉悦得多,也不会因为借钱而使亲友的感情产生隔阂甚至破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