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13-07-14 | 阅:  转:  |  分享 
  
第21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07年9月16日9:00-12:00共3小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 满分 12 6 10 7 10 12 8 4 10 12 9 100 得分 评卷人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该离子是()。

A.质子酸B.路易斯酸C.自由基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H2O

NH2OH+HN﹡O2→+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NN﹡NN﹡)·cm-3。



3-1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样品中A的质量分数/% 20 50 70 90 样品的质量损失/% 7.4 18.5 25.8 33.3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样品,与25mL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mL20%硝酸后,用25.00mL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mL。

5-1写出分析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5-2计算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

5-3通常,上述测定结果高于样品中氯化苄的实际含量,指出原因。

5-4上述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氯苯的纯度分析?请说明理由。

第6题(12分)

在给定实验条件下,一元弱酸HA在苯(B)和水(W)的分配系数KD=[HA]B/[HA]W=1.00。已知水相和苯相中HA的分析浓度分别为3.05×10-3和3.96×10-3mol·L-1。在水中,HA按HA?H++A-解离,Ka=1.00×10-4;在苯中,HA发生二聚:2HA?(HA)2。

6-1计算水相中各物种的浓度及pH。

6-2计算化合物HA在苯相中的二聚平衡常数。

6-3已知HA中有苯环,1.00gHA含3.85×1021个分子,给出HA的化学名称。

6-4解释HA在苯中发生二聚的原因,画出二聚体的结构。

第7题(8分)

KClO3热分解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KClO3在不同的条件下热分解结果如下:

实验 反应体系 第一放热温度/℃ 第二放热温度/℃ A KClO3 400 480 B KClO3+Fe2O3 360 390 C KClO3+MnO2 350 已知⑴K(s)+1/2Cl2(g)=KCl(s)△H(1)=-437kJ·mol-1

⑵K(s)+1/2Cl2+3/2O2(g)=KClO3(s)△H(2)=-398kJ·mol-1

⑶K(s)+1/2Cl2+2O2(g)=KClO4(s)△H(3)=-433kJ·mol-1

7-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上述三个体系对应的分解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

7-2用写MnO2催化KClO3分解制得的氧气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推测这种气体是什么,并提出确认这种气体的实验方法。

第8题(4分)

用下列路线合成化合物C:



反应结束后,产物中仍含有未反应的A和B。

8-1请给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C的操作步骤;简述操作步骤的理论依据。

8-2生成C的反应属于哪类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第9题(10分)

根据文献报道,醛基可和双氧水发生如下反应:



为了合成一类新药,选择了下列合成路线:



9-1请写出A的化学式,画出B、C、D和缩醛G的结构式。

9-2由E生成F和F生成G的反应分别属于哪类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9-3请画出化合物G的所有光活异构体。



第10题(12分)

尿素受热生成的主要产物与NaOH反应,得到化合物A(三钠盐)。A与氯气反应,得到化合物B,分子式C3N3O3Cl3。B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化工产品,全球年产达40万吨以上,我国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以上。B在水中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次氯酸和化合物C,因此广泛用于游泳池消毒等。

10-1画出化合物A的阴离子的结构式。

10-2画出化合物B的结构式并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3化合物C有一个互变异构体,给出C及其互变异构体的结构式。

10-4写出上述尿素受热发生反应的配平方程式。

第11题(12分)

石竹烯(Caryophyllene,C15H24)是一种含双键的天然产物,其中一个双键的构型是反式的,丁香花气味主要是由它引起的,可从下面的反应推断石竹烯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结构。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反应4:



石竹烯异构体—异石竹烯在反应1和反应2中也分别得到产物A和B,而在经过反应3后却得到了产物C的异构体,此异构体在经过反应4后仍得到了产物D。

11-1在不考虑反应生成手性中心的前提下,画出化合物A、C以及C的异构体的结构式;

11-2画出石竹烯和异石竹烯的结构式;

11-3指出石竹烯和异石竹烯的结构差别。

第1题(12分)

1-1Si+4OH?=SiO44?+2H2(1分)SiO44?+4H2O=Si(OH)4+4OH?(1分)

若写成Si+2OH?+H2O=SiO32?+2H2SiO32?+3H2O=Si(OH)4+2OH?,也得同样的分。但写成Si+4H2O=Si(OH)4+2H2不得分。 写不写↓(沉淀)和↑(气体)不影响得分。

1-2不能。 (1分)

经典共价键理论认为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对而成键。C为第二周期元素,只有4个价层轨道,最多形成4个共价键。 (1分)

理由部分:答“C原子无2d轨道,不能形成sp3d杂化轨道”,得1分;只答“C原子没有2d轨道”,得0.5分;只答“C原子有4个价电子”,得0.5分;答CH5+中有一个三中心二电子键,不得分(因按三中心二电子键模型,CH5+离子的C-H键不等长)。

1-3A或质子酸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2分)

C26H30(分子式不全对不得分)(分)

有(1分)

3种(答错不得分)(1分)

有(1分)

无(1分)

第2题(6分)(每式3分)对每一式,只写对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但未标对价电子分布,只得1分;未给出立体结构特征不扣分;未标出同位素符号不扣分,但B中将星号标错位置扣0.5分。

第3题(10分)3-1···AcBCbABaCA···(分)

大写字母要体现出Cl-层作立方最密堆积的次序,镁离子与空层的交替排列必须正确,镁离子层与氯离子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相对关系)不要求。必须表示出层型结构的完整周期,即至少写出包含 6 个大写字母、3 个小写字母、3 个空层的排列。若只写对含 4 个大写字母的排列,如“···AcBCbA···”,得2.5分。

3-2(分)



















Z的表达式对,计算过程修约合理,结果正确(Z=3.00—3.02,指出单元数为整数3),得3分。Z的表达式对,但结果错,只得1分。

3-3NaCl型 或 岩盐型(分)

第4题(7分)根据所给数据,作图如下:由图可见,样品的质量损失与其中A的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由直线外推至A的质量分数为100%,即样品为纯A,可得其质量损失为37.0%。

作图正确,外推得纯A质量损失为(37.0±0.5)%,得4分;作图正确,得出线性关系,用比例法求出合理结果,也得4分;仅作图正确,只得2分。

样品是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弱酸钠盐,在常见的弱酸盐中,首先考虑碳酸氢钠,其分解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质量损失分数为(44.0+18.0)/(2×84.0)=36.9%,与上述外推所得数据吻合。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NaHCO3。

根据所给条件并通过计算质量损失,答对NaHCO3得3分。答出NaHCO3但未给出计算过程,只得1分。其他弱酸钠盐通过计算可排除,例如Na2CO3质量损失分数为41.5%,等等。

第5题(10分)5-1(4分)C6H5CH2Cl+NaOH =C6H5CH2OH +NaCl

NaOH+HNO3=NaNO3+H2O (此式不计分)

AgNO3+NaCl=AgCl↓+NaNO3

NH4SCN+AgNO3=AgSCN↓+NH4NO3

Fe3++SCN-=Fe(SCN)2+

每式1分;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也得满分;最后一个反应式写成Fe3++3SCN-=Fe(SCN)3也可。

5-(2分)样品中氯化苄的摩尔数等于AgNO3溶液中Ag+的摩尔数与滴定所消耗的NH4SCN的摩尔数的差值,因而,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为

M(C6H5CH2Cl)×[0.1000×(25.00-6.75)]/255

={126.6×[0.1000×(25.00-6.75)]/255}×100%=91%

算式和结果各1分; 若答案为90.6%,得1.5分(91%相当于三位有效数字,90.6%相当于四位有效数字)。

5-(2分)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是在甲苯与 Cl2反应生成氯化苄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少量的多氯代物 C6H5CHCl2和C6H5CCl3,反应物Cl2及另一个产物HCl在氯化苄中也有一定的溶解,这些杂质在与NaOH反应中均可以产生氯离子,从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凡答出由以下情况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均得满分:1)多氯代物、Cl2和HCl;2)多氯代物和Cl2;3)多氯代物和HCl;4)多氯代物。凡答出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但又提到甲苯的,只得1分。若只答Cl2和/或HCl的,只得1分。5-4(2分)不适用。(1分)氯苯中,Cl原子与苯环共轭,结合紧密,难以被OH?交换下来。(1分)

氯苯与碱性水溶液的反应须在非常苛刻的条件下进行,而且氯苯的水解也是非定量的。第6题(12分)6-1(4分)HA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HA=H++A?Ka=1.00×10-4

据题意,得如下3个关系式:[HA]+[A?=3.05×10-3mol·L-1[H+][A?]/[HA]=1.00×10-4

[H+]=[A?[H+]=5.05×10-4mol·L-1三式联立,解得:[A?=[H+]=5.05×10-4mol·L-1,[HA]=2.55×10-3mol·L-1, [OH-]=1.98×10-11mol·L-1,pH=?log[H+] =3.297=3.30

计算过程合理得1.5分;每个物种的浓度0.5分;pH0.5分。

6-2(4分)HA的二聚反应为:2HA=(HA)2

平衡常数Kdim=[(HA)2]/[HA]2

苯相中,HA的分析浓度为2[(HA)2]+[HA]B=3.96×10-3mol·L-1

根据苯-水分配常数KD=[HA]B/[HA]W=1.00

得[HA]B=[HA]W=2.55×10-3mol·L-1

[(HA)2]=7.05×10-4mol·L-1

Kdim=[(HA)2]/[HA]2=7.05×10-4/(2.55×10-3)2=1.08×102

计算过程合理得2分;单体及二聚体浓度正确各得0.5分;平衡常数正确得1分(带不带单位不影响得分)。

6-3(2分)HA的摩尔质量为(1.00×6.02×1023)/(3.85×1021)=156(g/mol),根据所给信息,推断HA是氯代苯甲酸。

156-77(C6H5)-45(羧基)=34,苯环上可能有氯,于是有156-76(C6H4)-45(羧基)=35,因此HA是氯代苯甲酸。推算合理和结论各1分。

6-4(2分)在苯中,氯代苯甲酸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二聚体结构如下:







原因与结构各1分。

第7题(8分)7-1(6分)

A第一次放热:4KClO3(s)=3KClO4(s)+KCl(s)ΔHθ =-144kJ/mol

第二次放热:KClO4(s)=KCl(s)+2O2(g)ΔHθ =-4kJ/mol

每个方程式1分。方程式写错,不得分;未标或标错物态,扣0.5分;未给出ΔHθ或算错,扣0.5分。第一次放热过程,在上述要求的方程式外,还写出2KClO3(s)=2KCl(s)+3O2(g),不扣分。

B第一次放热、第二次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均与A相同。(给出此说明,得分同A)若写方程式,评分标准同A。C2KClO3(s)=2KCl(s)+3O2(g)ΔHθ =-78kJ/mol

方程式2分。方程式写错,不得分;未标或标错物态,扣0.5 分;未给出ΔHθ或算错,扣0.5 分。

7-2(2分)

具有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Cl2。 (1分)

实验方案:(1) 将气体通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0.5分)

(2) 使气体接触湿润的KI-淀粉试纸,试纸变蓝色。(0.5分)

若答气体为O3和/或ClO2,得1分;给出合理的确认方案,得1分。第8题(4分)8-1(3分)

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反应混合物倾入(冰)水中,搅拌均匀,分离水相和有机相;(0.5分)

第二步:水相用乙酸乙酯等极性有机溶剂萃取2-3次后,取水相;(0.5分)

第三步:浓缩水相,得到C的粗产品。(1分)

理论依据:C是季铵盐离子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而A和B都是脂溶性化合物,不溶于水。(1 分)

未答出水相用有机溶剂萃取,不得第二步分;

未答浓缩水相步骤,不得第三步分;

未答出C是季铵盐离子性化合物或未答出A和B都是脂溶性化合物,扣0.5分。8-2(1分)

A含叔胺官能团,B为仲卤代烷,生成C的反应是胺对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1分)

只要答出取代反应即可得1分。

第9题(10分)9-1(5分)A KMnO4或K2Cr2O7或其他合理的氧化剂;MnO2、PCC、PDC、Jones试剂等不行。



A、B、C、D、和 G每式1分。化合物B只能是酸酐,画成其他结构均不得分;化合物C画成化合物D只能是二醇,画成其他结构均不得分;化合物G画成或只得0.5分

9-2(2分)

由E生成F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由F生成G的反应属于缩合反应。(各1分)

由E生成F的反应答为其他反应的不得分;由F生成G的反应答为“分子间消除反应”也得满分,答其他反应的不得分。9-3(3分)G的所有光活异构体 (3分)

应有三个结构式,其中前两个为内消旋体,结构相同,应写等号或只写一式;三个结构式每式1分;如果将结构写成4个,而没有在内消旋体之间写等号的,或认为此内消旋体是二个化合物的扣0.5分;如果用如下结构式画G的异构体,4个全对,得满分。每错1个扣1分,最多共扣3分。































第10题(12分)10-1(2分)画成其他结构均不得分。

10-2(5分)

画成其他结构均不得分。B(2分)

化合物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或C3N3O3Cl3+3H2O=C3N3O3H3+3HClO(3分)

方程式未配平得1.5分;产物错不得分。

10-3(2分)

(2分,每个结构式1分)

10-4(3分)

或3CO(NH2)2=C3N3O3H3+3NH3

方程式未配平只得1.5分;产物错不得分。

第11题(9分)11-1(3分)

A的结构式:(1分)







A的结构,必须画出四元环并九元环的并环结构形式;未画出并环结构不得分;甲基位置错误不得分。

C的结构式:(1分)

C的结构,必须画出四元环并九元环的结构形式;未画出并环结构不得分;环内双键的构型画成顺式不得分,取代基位置错误不得分。

C的异构体的结构式:(1分)

C异构体的结构,必须画出四元环并九元环的结构形式;未画出并环结构不得分;环内双键的构型画成反式不得分;取代基位置错误不得分。

11-2(4分)石竹烯的结构式:(2分)







石竹烯的结构式,必须画出四元环并九元环的结构形式;未画出并环结构不得分;结构中有二个双键,一个在环内,一个在环外;九元环内的双键的构型必须是反式的;双键位置正确得满分;双键位置错误不得分;甲基位置错误不得分。

异石竹烯的结构式:(2分)

异石竹烯的结构式,必须画出四元环并九元环的结构形式;未画出并环结构不得分;结构中有二个双键,一个在环内,一个在环外;九元环内的双键的构型必须是顺式的;双键位置正确得满分;双键位置错误不得分;甲基位置错误不得分。

11-3(2分)

环内双键构型不同,石竹烯九元环中的双键构型为反式的,异石竹烯九元环中的双键构型为顺式的。

石竹烯和异石竹烯的结构差别:必须指出石竹烯九元环中的双键构型为反式的,异石竹烯九元环中的双键构型为顺式的;主要差别在于环内双键构型的顺反异构;只要指出双键构型的顺反异构就得满分,否则不得分。





注:红色字体为答案,蓝色字体为评分说明。























1

1页共12页



1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