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1: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确认了一个蓝色的类木系外行星。它离我们约63光年,编号HD
189733b,与钴的蓝色很相似。这个行星的大气极为炽热,速度高达2km/s的超级暴风中夹杂着融化的硅酸盐形成的玻璃雨滴。玻璃雨滴很容易散射蓝光,这就是它看上去呈蓝色的真正原因,而与大洋完全无关。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借助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在离地球63光年的太空发现一颗看上去就是蓝色的系外行星。 在光学波段看去,它就是一个“深蓝色的点”,使得我们联想起从太空看到的地球颜色。但是,那里可是个完全的地狱——行星大气的温度高达1100℃,超级暴风速度高达2km/s(是地球上音速的6倍——译注),其中可能还夹杂着玻璃雨滴! 这颗行星的艳蓝色(钴蓝)并非来自海洋的反射,而是源自雾蒙蒙的炽热大气,也可能来自高层云中的硅酸盐颗粒。处于凝结温度的硅酸盐能够形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它们散射蓝光的能力远大于红光。 HD 189733系统在狐狸座星空的定位,右方是著名的M27。版权:STScI,DSS2。这个狂暴的外星世界,编号HD 189733b(b代表发现的第一颗行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凌星行星之一(从母恒星前方通过——译注)。它已经被哈勃和地面望远镜集中研究过,其大气动荡而怪异。 这颗行星离母恒星的距离极近,属于“热木星”。本次哈勃的新观测,让我们得以更深入了解其大气的组成和云层结构。 研究者认为,云层在行星大气中常常起着关键作用,而发现热木星中云层的存在和重要性更是决定性的。团队成员、英国西南Exeter大学的弗雷德里克?庞特(Frédéric Pont)解释说:“人类对硅酸盐云层的物理和气象学特性知之甚少,所以我们的观测开启了大气研究的新领域。” HD 189733b离母恒星极近,公转周期仅有2.2天,因此表面温度非常高。母恒星质量、直径都约为太阳的80%。团队使用哈勃的空间望远镜成像摄谱仪(STIS)测量行星分别位于母恒星旁边、前方(凌星)和后方(被遮住)时光谱的变化。因为HD 189733系统的轨道面以侧面朝向我们,行星周期性地从恒星前后经过,所以这三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 当行星运行到母恒星后方时,哈勃观测到总光度约有万分之一的下降,同时颜色也有极细微的改变。Pont继续解说:“我们发现整体光谱上,当行星隐匿不见时,蓝光有了微小的减少,而绿光、红光则不变。所以它显然呈蓝色。”
研究者介绍说,早期观测已经报告说发现了行星散射蓝光的证据。但哈勃此次的最新观测,给出了行星呈现蓝色的确凿证据。 HD 189733b发现于2005年,它离母恒星的距离仅为460万千米,(还不到日地平均距离的1/30),因此被完全的潮汐锁定——一面永久朝向恒星,另一面是永久的黑夜。 2007年,NASA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测量了此行星的红外辐射,观测首次建立了一个系外行星的温度带分布图,并发现永久白昼面和永久黑夜面的温差约为260℃。这个温差足以导致席卷整个星球的强烈暴风。而来自哈勃的光学观测减少了行星本身热辐射的干扰,使数据集中在大气成分上。
Pont警告说,既使在太阳系中,要确切了解行星颜色的来源也相当困难。比如木星的红色就来自仍不清楚的云层输送的物质;金星不反射紫外线来自于尚不清楚的大气吸收紫外线机制。 地球的蓝色是因为海洋强烈吸收红光和绿光;而在大气中,因为瑞利散射,氧和氮分子强烈地散射蓝光。 团队研究报告将发表在2013.7.11出版的《天体物理学通讯期刊》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