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六

 chao fan zi 2013-07-15

道家三宝与儒家三宝之六

 仁者的境界

得道者有合道者的仙风道骨,得仁者有合仁者的胸怀与风范。老子说,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不可测,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只能勉强地做这样的形容:道态,小心谨慎,好像冬天踩着薄冰过河,警觉戒备,好像害怕四邻的冒犯;道貌,恭敬郑重,好像赴宴做客担心冒犯主人的样子;道心,无牵无挂,好像冰块缓缓消融,纯朴厚道,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材料;道胸,旷远豁达,好像幽深的山谷,浑厚宽容,好像夏季混浊不清的潭水;道境,象海洋一样渊深无底,渊广无边,像风一样无拘无束,一往无前。他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合于自然。他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他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孔子在《论语》中为我们勾勒出了合仁者的貌相和心相。合仁者的容貌,恭敬庄重,和悦安详,威而不猛;合仁者的心胸,平和善良,宁静淡泊,慈惠包容,宽厚忠恕,坦荡无邪;合仁者的性情,孝悌,博爱,亲仁;合仁者的道德修养与道德理想,中庸,诚信,谦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合仁者的言行,忠信,笃敬;合仁者的智慧,明善恶,辨真伪,判正邪,断是非,立场坚,善取舍;合仁者的作为与气节,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合仁者的境界,君子固穷,安土敦仁,与世无争,合同自然,克己复礼,天下为公;合仁者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节俭,节制,勤敏,务实;合仁者的处世之道,事贤,友仁,追随善良,远离邪恶,“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合仁者的治学态度,“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合仁者的从政、执政原则,以德治国,亲民爱民,亲贤任能;合仁者的从教原则,“有教无类”;合仁者的处事原则,求本,求真,求实,求是;合仁者的生命状态,揉合阴阳二气以成平和之气,积聚平和之气以成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以成仁义之气;合仁者的精神状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乐天知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合仁者的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列举仁者之种种,但不是让人们把仁当作符号来研究,而是要透过符号透视出仁的本质,仁是人对于生命本真的善的觉悟,在心中无限的积累善的觉悟就可以成为仁人,仁是人无限觉悟以后所形成的生命的内气,施之于外,即是外气。仁者的内外始终表现为气的运动,即气的内敛运动和外展运动。克制私欲与邪念,就是收敛气的过程,仁善天下,仁利天下,仁爱天下,就是气的外展运动。

仁首先表现为个体的觉悟,一念善即为君子,一念恶即为小人,念念善即为仁者。同时仁的思想又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仁的思想的民族。如果把仁比作一条不断成长的巨龙,那么一个觉悟了仁的人,就是这条龙体上的一个细胞,或者一个鳞片。一个仁者要善于从众多得仁者那里汲取营养,要善于与众多的仁者融为一体。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世界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断代史的民族,那是因为我们民族的骨子里充溢着仁气,血液里流淌着仁气,血脉里传承者仁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