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将锦瑟记流年(六)

 陶然秋缘 2013-07-15

聊将锦瑟记流年(六)

                                                   来源—曲宏波

6·三生回首,是耶非耶?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黄仲则《感旧》之三

 

    仲则之不幸,在这次和洪亮吉江阴结交,之后冬游扬州,投身龙城书院前后发展到了一个极点。其中最让仲则念念不忘的是青梅竹马、暗许山盟海誓的初恋情人嫁人了——仲则这一次的离家远行之后,尚未再回家园,竟然就在羁旅途中,接到如许信息。想日后再回家园,一切都将已是物是人非,这让仲则心底无限悲凉、笔下泉思,亦是滴滴离人泪。

    在当代作家宋词的小说《书剑飘零》中,将仲则的初恋情人演绎成仲则的表妹,不过抛开身份不言,宋词对这段恋情的演绎接近事实。在人生仅有一次的初恋中他们私自订下了百年之约。在游历江南前后,仲则与初恋情人依依惜别,写下了《别意》:“别无相赠言,沉吟背灯立。半晌不抬头,罗衣泪沾湿”。而此时仲则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分别的结果,竟然会是劳燕分飞的起点。

    近代学者、诗人、诗评家林昌彝曾经就着仲则这位初恋情人的身份提出过质疑。那就是世人多以为该女子是仲则的表妹,两人乃中表之私。但从仲则的诗中可以看到,“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驵侩恐难胜。”这样的句子似乎并非像是写表妹,而更像是十七岁之前,仲则借读宜兴氿里姑母家时,认识的家里的丫鬟。而林昌彝借着“夤缘汤饼筵前见”一句,说两人若是中表之亲,平素就可以相见,不必等到孩子满月办汤饼会的时候再见。其实这话多少也有些牵强,因为仲则和初恋情人相见,完全是意外的相逢,否则仲则也不会在这次见面之后如此震惊并伤痛了。因此,我还是倾向于将这个妙龄女孩写成是仲则的表妹,包括仲则诗中也有“中表檀奴”的说法,似可成立。

    表兄去世,表妹家里愈发穷苦潦倒,就在仲则离开姑母家开始了漂泊生涯之后,表妹被卖到杭州观察史潘恂府上作了歌姬。后来表妹被潘恂强逼为妾不成,竟被卖给了一个重利轻离的盐商,远嫁他乡。宋词先生在书中安排了仲则杭州探妹,在表妹远嫁前后写下《感旧》前四首的情节,这也大体和事实相符。在仲则的四首《感旧》之中,我们可以读得出诗人对那份真挚的感情的记忆,能够读得出诗人心中所有的无奈。

    曾几何时,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你送别我离开的时候,你希望我不要走,语意殷殷,泪染潇湘竹斑驳片片。但是我没有那么执着,仍然想要走出去,见识大好山河,争取能够有所作为,这也你将我看做是路人的原因吧!站在高出眺望故乡,云朵冉冉飘去,那是你踏着七彩祥云出嫁的脚步吗?而春水一如往昔地流淌,如今看上去却是让人愁苦。如今就算我能够拥有百尺的珊瑚、千斛明珠,也无法找回原来的你了……这是仲则的自责自艾,也是自悔。

    事实上,四首《感旧》首首精彩。不过第一首最难琢磨。“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首联就写青楼,这是仲则人生态度的一种转变。一个人,在失恋之后遭遇的打击是巨大的,因而出现一些出格的行径,在文人来说更是比比皆是,仲则亦未能免俗。表妹嫁人,他也忽而坠身风月,他想利用这样的做法来麻痹自己,从而忘掉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是从《感旧》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仲则只是在逃避现实,可惜现实不会因他的逃避而改变,于是一切都已命中注定,他的悲哀和伤感,在文字中流淌着晶莹泪滴。

    纵然是大道青楼环肥燕瘦,纵然是流霞仙酒齿颊留香,但是却还是记得那曾经在风中系下了同心结的那对少年男女,透过酒杯看到的人,笑语盈盈,但是是那可以解我心颐的她吗?风月旖旎的沉醉中,可以让灵魂飘向遥远的他乡,但是酒醒之后呢?城边长长的南北路不是家乡,城门外来来去去的车子里,哪里又可以找到往昔的影迹?扬州一梦匆匆,唯余闲愁点点,鬓角斑华。

     有人说,这个时期仲则在扬州,爱上了一个风月女子—— 一位船娘。这一点是现实,在仲则最悲伤无奈的时候,这个女子曾经给仲则带来了许多的安慰,这也是仲则《感旧》诗中,为何频繁出现类似青楼楚馆、文人风流的字样、且深切怀念表妹的因由,那就是少年仲则,已经有些无法将表妹和这个女子完全分开,而且和表妹一样,这个女子后来也给仲则带来了无限伤痛,这是后话。

    接着看第二首。“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诗中两个典故。一是汉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往事,一是唐代杜牧在扬州期间的言行。

    司马相如,少年时也是一位翩翩美少年,且好读书、击剑,被汉景帝封为“武骑常侍”,但这并非其初衷,故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一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容貌秀丽,素爱音乐又善于击鼓弹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成望门新寡。司马相如早巳听说卓王孙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机会,借琴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他弹琴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当夜,卓文君收拾细软走出家门,与早已等在门外的司马相如会合,从而完成了两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事件。

    而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奇女子,与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这对爱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大方方地和司马相如两人又回到了临邛老家,在自己家对面开了一家小酒馆,自己当垆卖酒,这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这段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感情,能够得到承认并且成为千古绝唱,其实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据说在卓王孙承认了两人爱情之后,给了他们一大笔钱,终成眷属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又回到了成都。不久,汉武帝下诏召司马相如进长安做官,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数年光景。卓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一别之后,两地相悬,本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可弄,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冷雨阵阵浇花端,四月枇杷禾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悠悠,三月桃花随水绕,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据说司马相如收到书信之后,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慨万千,越看越感觉惭愧,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于是司马相如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杜牧也有风流韵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杜牧条,有文曰:“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牧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从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

    据说杜牧当年在湖州游玩,为了尽览湖州美女,杜牧给当地的刺史崔君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在湖面上搭台唱戏,可以吸引周遭百姓都出来观看,这样就可以看看其中是否有美女。这个有点流氓的做法,确实收到了成效,不过杜牧还是失望的,因为尽管两岸佳丽如云,居然就没有能够入他色眼的。但在失望之余,弃船登岸的时候,杜牧却意外发现人群中一个女孩。杜牧一看就惊为天人:此国色也!于是他便找来女孩的妈妈,双方定了个“十年之约”。那就是杜牧说不出十年,自己肯定会来当湖州太守,届时他会迎娶这个女孩为妻。如果逾期不来,女孩一切可以自便。在交纳了一笔定金之后,杜牧开始了仕途漂泊。不过,等到他最终为了扶养淮南之病弟孀妹,申请到来湖州任职得到批准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十四年了。重回湖州杜牧发现这个女孩已经嫁人,且生了两个孩子了。杜牧一度找到女孩的妈妈询问,为啥你们不守契约?而对方则以时间说法,杜牧无奈之余,写下了自悔的诗句。不过这样的风韵记录,在新旧唐书里是难以寻找到蛛丝马迹的,即使杜牧一生官场不顺,最终凭借文采风流,疏野放旷,但是这故事仍然有着较多的疑点,不去一一辩驳,野史也好,究竟为牧之的文采更添风流。

    上述牧之诗,在《全唐诗》中记为《叹花》;《全唐诗》中另有一个版本为《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不过这些诗句本身,并无更多嚼头,要是看牧之在扬州,那两首耳熟能详的仍然是首选。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仲则在诗中采用相如、牧之的典故,都潜伏着一条线。那就是纵然眼前有佳人在抱,但是远方却似乎有人在声声召唤。扬州空有如花美眷,却难捱似水流年。宿醉未醒,杜鹃声声,是该离去的时候到了吧?还记得那丹青旧誓吗?我们曾经有过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但是你怎么就一个人,这样悄然地离去了呢?留下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就此语意忽而一转,才有了那句足以千古传唱的“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的慨叹。

    这里的意思已经直白地转化到了表妹的身上。想故乡今夜,云月光辉下,亭台楼阁一如往昔,而我们牵手走过的那条花园小路,也安静得让人感觉到孤单,等到回去之后,我还会追逐着旧日的香气,一遍遍孤单地行走,只是为了,能够更多找到你的影子……痴迷至此,仲则也算是至情至性之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