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行漫记之三——建陵人家

 老梧桐 2013-07-15

西行漫记之三——建陵人家

(2013-07-12 08:42:19)
标签:

建陵

    今年夏天,关中大地上的太阳格外暴烈,陕西咸阳市礼泉县建陵镇石马村武将山干裂的山坡上,村民董振英顶着烈日,开三轮车从五公里外运回一吨水。山道边的沟壑两侧,十多对华表、石人、石马竖立在田间地头。翼马旁,董振英跳下田埂查看苹果园里果树枯死的状况。一千多年来,人在变、树在变,但翼马一直没有变。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将山南麓。东与九嵕山昭陵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隔川遥望,北面是叠嶂群山,南面是层层梯田。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小时候一直管这个华表叫通天柱,四十年前第一次去省城,偶然看到了一个同样的石柱,才知道自家地头的这个大石柱叫华表。”

    六十六岁的董振英出生在这里,小时候常和伙伴们在这些石人、石马处玩耍,他弄不清楚这些石人、石马的名字,也说不清它们的来历。年轻时的第一次省城之旅,老董不但知道了地里的大石柱叫华表,还知道了秦腔《打金枝》中的两位主人公肃宗帝和大将郭子仪就埋在自家边上。董振英与老伴儿赵清凤的家是沟东侧的三间老窑洞,通电但没水,今年入夏一来一直没怎么下雨,干旱造成他的五亩苹果园基本绝收,不少果树已经枯死。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唐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这里现存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石刻。4门有石狮各1对,其中朱雀门外有石人10对、石马5对、鸵鸟1对、翼马1对、华表1对。因交通不便,游人较少,这里并没有像昭陵、乾陵那样搞旅游开发,而正因为没有搞开发,建陵的文物更是与自然融合,有着其他唐陵不具备的韵味。

    离董振英家不远,董吉祥打理着自家院内的鸡舍。他说村子有50户人家,80来位乡亲是业余文保员。建陵并没有搞旅游开发,这些文物就散落在各家门前地头,需要有人看护,政府并不给业余文保员们发工资,但有时到了年底会在镇里请大家吃个饭。两年前一对石狮被盗,至今没有破案,那年管理者也没有请业余文保员们吃饭。案发后,村子的各路口盖了几间检查站,被占地的农户会有二百块钱的补助。石人、石马旁边也竖起了监控探头,如果有人走到华表附近,喇叭里还会发出“保护文物光荣,损坏文物可耻”的录音。

    一尊文官的石人已有一半被埋在黄大婶家地头的黄土里,对于这些石人、石马,村民没有新鲜感,更多的是感觉它们就是村子的一部分。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干旱让董振英家的苹果树枯死了十几棵,他能做的也只是将这些果树锯掉当柴火烧。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董振英家里的用水是他开三轮到五公里外拉来的,每次拉一吨要五块钱,加上油费要十来块钱。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董振英的老伴在窑前洗衣服,洗衣机里的水是最低水位。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不同于附近的昭陵、乾陵,还没有搞开发的建陵只是偶有游人慕名前来。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正午,一位闲得无事的村民在地里抓蝎子,一斤能卖三十多块钱。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三年前,位于礼泉县唐肃宗建陵东门遗址的一对守门石狮被盗,石狮一直未能追回。如今,其他所有石像周边都有摄像头监控。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甬道尽头,清朝刻的石碑。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一尊武将石人的头已不知去处。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西行漫记之三鈥斺斀耆思

    董振英老人说村里在搞“三告别”,告别土窑洞、告别独居户,还一个是告别什么他也不记得了,他家既是土窑洞又是独居户,政府来人表示,搬迁可以给他家三万块钱,每亩地再补助三千,估计这里也要搞旅游开发了。如今村里的50多户人家留下的不到一半,他和老伴儿离开这里是早晚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