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7月,寻找过去的故事(一)【转自十堰晚报电子版】

 陈禾塬 2013-07-15

  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郧阳地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贺龙、徐向前等革命前辈转战在此,无数革命先烈将热血抛洒在此,留给我们一段段不能忘记的红色记忆。了解先烈的牺牲与付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显得弥足珍贵。7月,让我们重走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去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者 王云英 见习记者 陈晓龙

  新四军血战南化塘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开始,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7月17日,发生在郧县南化塘的一场战斗,是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在战略转移途中进行的一场最艰险、最激烈的战斗。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一师、第九十师、武汉行营的第三师、第十五师都部署在南化塘、鲍鱼岭、赵川等地区进行堵截。王震率部在鲍鱼岭与国民党军激战。李先念率部冒大雨进入南化塘地区的玉皇顶附近。在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国民党军队利用两侧悬崖构筑了坚固的工事,突围部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面临险境,战士们在南化塘玉皇顶与敌人杀得天昏地暗。三十七团一营教导员薛国斌的肠子从伤口流出,他一手捂着腹部,一手提枪带领战士往前冲;二营“夜老虎”排长徐家润与敌人拼刺刀时身负重伤,最后紧紧抱住敌人,一同滚下悬崖;三五九旅的七一八团、七一九团伤亡数百人,团长、政委、参谋长都牺牲。将士们杀出一条血路,突破了30万敌人对5万中原军队的铁壁合围,使中原突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据史料记载,参加南化塘战斗的开国将领有300多名,在南化塘崇山峻岭中,至今还掩埋着3000多名英烈的忠骨。

  

 纪念地:郧县南化塘烈士陵园

  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郧县南化塘镇,距县城东北70公里。1986年开始修建,1988年竣工,成为人民群众缅怀先烈,教育后代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陵园内有一座高15米的纪念碑,1987年6月,李先念亲笔为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撰写碑文。徐向前元帅亲笔书写

  “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

  赐剑台烈士墓的来历

  1931年5月,贺龙率红三军由均县城进驻老营(今武当山特区),决定建立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6月初,红三军依托武当山北麓的元和观、回龙观、太子坡、剑河桥、十八盘一线,凭天险构筑正面防御,以阻来犯之敌。

  6月10日,国民党军队向武当山阵地强攻,我军在回龙观、太子坡、剑河桥分别进行阻击,后撤到十八盘,利用有利地势,大败十倍于我的敌人。后来,贺龙率红三军转移至紫霄宫驻扎,在这里,红三军得到武当道人的悉心照顾。

  不久后,红三军转战至房县建立均房苏维埃政权,但部分重伤员仍留在紫霄宫养伤。反扑过来的敌人将紫霄宫团团围住,为保护群众,6位红军伤员挺身而出,被敌人枪杀在西宫外的银杏树下。为了纪念这6名战士,道人和当地群众将烈士牺牲的地方改名为红军坪,称大银杏树为红军树。1965年,文物管理部门将红军坪烈士忠骨取出,移葬在武当山紫霄宫对面的赐剑台,修建了红军墓和红军亭。

  纪念地:武当山紫霄宫

  红三军司令部曾设在紫霄宫,父母殿曾是贺龙的卧室和办公室,至今殿内西耳房仍挂着“红三军司令部”的小牌,屋内保存着当年贺龙用过的办公桌椅,茶具、笔筒、木床等。 (下转B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