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悟的关键——心念住

 自我觉察监控 2013-07-16

开悟的关键——心念住

张大卿 弘法师


不论走到那里,就一直看着这个鼻息,就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鼻息走,仰自己的鼻息。
好好的把这个寻伺喜乐反复的琢磨,反复的锻炼。
这样所生出的一心、一峰,就是一种转向、无碍,就是一种见境即见心的柔软、清净、明亮。



心念住:体验身行、心行俱调伏后的心种种,体会一时心解脱,导向如实知见。

九.体验心息相依:体验心念住八对心念的拉入、推出(收缩、膨胀)与出入息的关系。 

1. 贪 2.瞋 3.痴 4.聚焦(无躁郁)5.肚量 6.无上 7.定 8.执取(或无缚)

十.体验胜喜:胜喜指一种「未生之恶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的胜喜,一种走在法上无畏的、喜心三摩地的法喜;此「胜喜」是一种四不坏净的净信。

十一.体验心定:定指柔软、堪任、灵活、清净、稳健、无碍。

十二.体验心解脱:体验心从五蕴、五盖、六根、六尘、六识的束缚中脱落,具有初禅五支,具足转向、入定、出定、在定、返观五种自在的「一时心解脱」。
 

前言

十六胜行的心念住是跟一般四念住的心念住不同的。十六胜行的心念住,是要经过喜乐受生起之后,并且调伏喜乐受。因为喜乐受是决定我们心念调伏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喜乐受没有生起、没有调伏,没有某种程度的一心,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的「明心见性」,真正的看到我们微细的执取;尤其是对一心的执取,是我们在证阿罗汉的时候所要断的色界贪、无色界贪。这是平常就要不断去练习的。透过这样子的方向,有这样的目标,我们心理有数,知道十六胜行心念住所练习的是为了破除对一心的执取,是为了锻炼一心的浑厚圆润,是为了锻炼一心的柔软清净,是为了锻炼一心全方位的注意、毫无遮障的心量。

这两天,有不少学员都提到了他们很宝贵的寻、伺、喜、乐、一心,五禅支的体验,在这里向你们恭禧。但是这五禅支的体验需要一再反复的磨练。如果我们觉得在这个喜禅支,能够很快的就在喜禅支上寻伺、根本作意而生乐相;或者能够很快的在乐相上根本作意,就会生出一心的觉受,通常这一种喜乐都不是很浑厚的。真正喜禅支生起的时候,是非常困难调伏的,因为它是非常的强烈,跟我们平常的掉举一样的强,你要在喜禅支上作根本作意,会有一定的困难度。所以,通常都要反复反复的练习。透过出入息念配合无常观、苦观、无我观,那一种向上向外膨胀的力量,才会开始往下扎根,那一种扎根的力量就会更加的浑厚,宁静度的引力又变得更大。这个时候,要从乐相的引力跳出来,同样有一定的难度。一个浑厚的乐相,是相当吸引人的。不管有没有浑厚,至少我们尝到了喜乐相的滋味,品尝了一点一心的滋味。我们要打铁趁热,从现在起,守住出入息念这个所缘,守住我们的鼻头,不要仰人鼻息,要「仰己鼻息」。

从今天起,从现在起,不论走到那里,就一直看着这个鼻息,就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鼻息走,仰自己的鼻息。好好的把这个寻伺喜乐反复的琢磨,反复的锻炼。这样所生出的一心、一峰,就是一种转向、无碍,就是一种见境即见心的柔软、清净、明亮。这时候再来练习受念住的第五步,第六步体验喜、乐,第七步交互体验,体验第八步离喜离乐。

练习受念住,反复的离开喜的那一种兴奋的张力,离开乐的那一种寂静的引力,这时候所锻炼出来的一心,是非常的宝贵,这是开悟的关键。这时候讲的心念住是很微细的心念住。心念住里面,我们把它分成八对:

第一对是有没有贪心。是对现状,对当下,对当时的身行、心行调伏后的心有没有起贪。

第二对是有没有恚碍。是对当时心的对象,当时的境界,有没有恚碍。

第三对是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不知道自己这样的练习心念住,身念住、受念住,目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很清楚的知道,这叫没有痴。

第四对是有无平等心。知道这个时候的心,有没有收缩过度,有没有耽溺那时候的心,有没有因为这样的心而显得掉举。这时候的掉举是一种兴奋、高亢;能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以无常的心来看待。我们可以称为平等心。

第五对是有无高广心。有了平等心以后,我们才能够看到高广心。高广心是一心的坚定,以一心为基础所显现的一种庄严法相,看看这时候的心有没有这样子的一心。

第六对是无上心。看我们有没有人我比较的心,有没有自满的心,而有没有因为我们第五对高广心的出现有停滞不前,看看我们的心是不是在追求无上法(没有比较的法)。

第七对是三摩地心。这是比刚刚的高广心,无上心更定的心,这个心是五禅支具足。

第八对是解脱心,这是体会我们有了定以后,心的那一种解脱的相,那一种毫无欲界束缚的相。

如果我们心念住没有出现这八个心,那也没有关系,再回来做受念住。如果受念住没有出现喜乐受,没有出现喜乐受的调伏,那我们就回到做身念住。不要有挫折感,路总是要多走几次,退也没有什么不好。

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心念住,这十六胜行的第九项,接着,我们就可以继续做第十项,第十一项,第十二项。当我们做完了心念住,这时候我们的心就非常的、无比的单纯,这是要见法的心,这是要明心见性的心呀。惟有心地单纯,惟有得到这样子的定心,得到这样子的解脱心,才能见法,才能真正的见到无常。以前所见的无常,只是一种作意,只是一种注意力的转向,还不是无间的根本作意,它有很多的间断。真正的见法,是一种无间的根本作意,是每一个触,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每一个触,都是看到无常,都是看到苦,都是看到无我;每一个触都触到世间的根本实相,都触到世间的究竟实相。

因为触到了实相,很自然的根、境离系,很自然的就离欲了。接着我们就做到了第十四项,法念住的第二项。当我们根、尘离系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坐在涅盘界里面,去体会什么叫做涅盘寂静;去体会什么叫做不生不死,不生不灭。这里的灭是不生不灭。

法念住就是说我们的心能够住在远离界,住在离欲界,住在灭界。我们的心不再住在三界里面,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光是法念住的前三项就已经超三界。法念住的第四项,就能够住在三界里面,住在远离界、离欲界、灭界里面,而且能转向自在、出入自在。这时之所以还活在这个世间,就是为了报三宝恩啊!就是为了报众生恩啊!

九.体验心息相依—8项检视 
当身行止息进入喜、乐,当离喜、离乐生。接着再来锻炼这一心的清净度,让它更炉火纯青。首先我们来检验这「一心」的状态。

第一个吸气,感觉对一心有没有可意的欲贪,呼气感觉对这个一心有没有可意的欲贪。

第二个吸气,感觉对这个一心的无常,有没有不可意的碍着;呼气,感觉对这个一心的无

常,有没有不可意的碍着。

第三个吸气,感觉对这一心的状态,有没有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呼气,感觉对这一心的状态,有没有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

第四个吸气,感觉对一心的可意不可意,对一心仍是无常、苦、无我,能不能平等心的对待;呼气如是。

第五个吸气,感觉对这样的一心,有没有导向高广心,庄严法相,心量有没有变得很大,乃至无量无边;呼气如是。

第六个吸气,感觉对这样的一心还有没有人我比较,还有没有我比别人优秀的感觉,有没有我慢,有没有一切比都是为了学习,有没有无上心;呼气如是。

第七个吸气,再看这个一心「能定」的纯净度,看这样的一心是不是导向解脱,是不是极度的单纯,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染。看到吸气,确定呼气。

第八个吸气,体验一心导向心解脱;呼气如是。

十.体验胜喜 
感觉胜喜,吸气;感觉胜喜,呼气。

感觉自己克服了五盖,感觉自己能够用五禅支克服五盖,吸气;感觉自己能用五禅支克服五盖,呼气。

感觉自己能令未生之善令生起,感觉自己能够做到正知正念,吸气;感觉自己能够做到正知正念,未生之善令生,呼气。

感觉自己能做到根本作意,六根守护,未生之恶令不起,吸气;感觉自己能够做到根本作意,未生之恶令不起,六根守护,呼气。

感觉自己克服了业障,有一种战胜自己的过去,一种喜悦,我们称之为胜喜,胜利的喜悦。

十一.体验心定

能够由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心转向自在,吸气;能够由五禅支转向自在,克服五盖,呼气。

十二.体验心解脱

体会这样的一心能够出定、入定自在,体会这样子的一心,能够跟三法印完全的结合,吸气;体会这样子的一心能够跟三法印完全的结合,呼气。我们称之为体验心解脱。

我们的一心,经过了心念住这样一个一个的检验、洗炼,这时候就能够见法,能够证法,能够让每一种「结」,一个一个的脱落。

出定、入定、在定,都要随时体会「出入息的无常,念头的无常,感受的无常。」在学习禅定的过程中对念头,外面声音的变化,都特别的敏感,这一种敏感有助于让我们看到无常。

平时如何练习心念住

这样子的心念住,平常不是禅修时间,也都随时随地可以练习。比如当有瞋念升起时,我们就用呼吸来感受这个瞋念是在吸气的前段、中段、后段?

去看瞋念在吸气的前段、中段、后段的变化,或者在呼气的前段、中段、后段的变化。我们都只是观察。看到贪念,也是去看贪念是在吸气的前段、中段、后段的变化,看着贪念是在呼气的前段、中段、后段的变化。当男女相生起时,也是如是这样的练习。当掉举、散乱、昏沉生起也是如是的比照练习。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去看它的形状、大小、颜色、密度、空隙;就好象我们练习去看痛的性质一样。去看这样子的瞋,它的性质是什么,这样子的欲贪,它的性质是什么。我们讲的性质是指在身体上的感觉,感觉它是一种收缩还是一种膨胀,感觉它带给身体的酸、胀、麻、痒、紧、松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