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网融合:变有线为无线

 徐徐读书 2013-07-16

三网融合:变有线为无线

2013年07月15日 13:34
来源:科技日报

“这个机子不但能看电视,还可以打电话看农技信息,真的好方便。”指着面前的这台“机顶盒”,胡科眉毛上扬,喜笑颜开。

胡科去年尝了次鲜,有幸成为“无线三网融合”第一代试验机的体验者。

在我国,农村信息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各种以电脑为载体的信息化应用,铺天盖地,席卷而下之时,回首看去,数字鸿沟依然横亘在城乡间。如何缩短直至填平这道鸿沟,推动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在新形势下,农村信息化是否有别的突破口?

“捣鼓电脑,太费事啦,还是看电视省事。”对此,胡科一语中的。作为湖南韶山市银田镇永义乡中国移动农村代办点的工作人员,胡科对农民的信息化需求可谓“了然于胸”。

电视虽然省事,但却受制于信息的单方传送,无法做到信息交互。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为电视打开了一片天。

近日,记者在湖南采访时了解到,一项名为“无线三网融合”的新技术正在稳步推进,这个以电视为载体,打通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农村信息化终端,有望缩短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农村信息化还得靠电视

最近一段时间,黎明忙的不可开交。

“刚刚从韶山回来,这几天一直在各地做试点前的准备工作。”擦了把汗,湖南广电移动电视公司研发总监黎明告诉记者,“我们马上就要在韶山开始基于无线三网融合的农村信息化服务试点了,今后,湖南农民即将享受到便捷的信息化服务。”

“无线三网融合”是一种利用无线数字电视网和无线通信网建设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的解决方案,利用该网络,人们不仅能清楚收看到中央和省、市、县的各类电视节目,还可根据自己对农技信息的需求,通过交互式的操作得到个性化服务,从“看电视”过渡到“用电视”时代。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无线数字电视可能是个陌生的名称。但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湖南而言,无线数字电视是山区农民收看到高清晰电视的最佳选择。

对此,家住湖南长沙县的李宜春很有感触,“自从安装了无线数字电视后,电视再也不飘雪花了,不但能收到30多个台,还可以看到当地的节目,拆装很方便,真是太好了。”

“无线数字电视是以无线发射方式传播,它具有高清接收、图像清晰、安装方便,实行自动系统管理等优势。”湖南广电移动电视公司副总裁曾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湖南农村地广人稀,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投资大、运营维护费用高。相比而言,无线数字电视投资要少一半。

从2005年起,湖南移动电视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的以无线数字电视技术为基础解决全省农户家庭电视收看的“户户通”服务。截至去年,已完成了全省20多个高山广播电视台站的建设和数字化改造,覆盖全省90%地区,覆盖人口达到5000万,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80万,年收入达1.5亿元以上。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有线电视的咄咄紧逼,以农村用户为服务对象的无线数字电视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如何让无线数字电视发挥最大的价值?能否给农民提供更为健全丰富方便的信息服务?

“无线数字电视应该创新思维,参与到三网融合的潮流中去。”曾超表示,到广大的农村去,为农民提供信息化服务,才是无线数字电视的新出路。

思路一出,即遭质疑。农村信息化,关你电视什么事?电脑做不好的,电视能做好?

面对种种质疑,曾超表示,“我国农业信息化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农村电脑数量较少,而且上网操作程序相对复杂,大多数农民在面对海量的互联网信息时显得束手无策。”

“电脑不适合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农村用户的需要。”曾超进一步说,“家家户户都有的电视机才是最好的载体。”

曾超的观点与去年年底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不谋而合。这份名为《中国农村信息化需求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视依然是农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和来源,缺乏应用技能是影响农村电脑和互联网应用的最主要因素。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知易行难。三网融合还是新事物,况且还是以无线数字电视为载体,这在我国尚属首次。曾超笑言“逼上梁山”。

经过几年的研究,湖南移动电视利用投资方北京兆华世纪传媒有限公司的核心成果,终于在去年推出了基于“无线三网融合”技术的农村信息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过“通信互动、广播下行、电视机显示”的方式,不仅能解决传统通信网或者传统广播电视网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费高,维护费高,使用费高,农村难以普及的难点,还能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低成本、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农村党员教育系统、远程干部教育系统、农村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领域。

“与其他方案相比,我们的特点是可以普及到户,低成本易于维护,提供个性化服务。”黎明表示。

同时,由于电视内容都是经过编辑整理的,因而内容健康、安全,并且用户接收信息是通过加密授权方式,所以接收的信息是用户定制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杜绝了网上垃圾。

“这可能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却是农村最行之有效,最对症的技术。”曾超笑言。

去年八月,该方案通过了由国家和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专家组成的联合专家组的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创造了解决农村信息化的全新途径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集成创新,对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网络资源和农村资源的深度利用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出现完成了无线电视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转型,而无线三网融合技术的创新则完成了地面电视由数字时代向综合信息时代的转型。这不仅是三网融合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网络资源和农村资源的深度利用。”曾超表示。

目前,农村信息化终端已完成统测并进入测试阶段,这一新型的融合型终端其大小与平常家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相仿,但却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该终端集成DTMB电视模块与移动通信模块,不仅可以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享受节目内容和信息推送服务,还能通过移动通信模块实现电话、短信、基于无线通信的互联网访问功能。

“用户只需要装上听筒,就可以享受一分钟7分钱的长市话服务了。你说要的不?”黎明说。

不仅如此,通过该终端,用户还能很方便地在电视上访问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享受到各种个性化信息服务。另外,系统提供了呼叫中心为各类涉农咨询提供人工服务。

“农业信息化电视平台系统基本功能已开发完成,且已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不同格式的海量信息的定向或全局投递。”黎明告诉记者,平台具有与第三方内容服务提供商对接功能,通过该模块能够与第三方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信息和服务。

“依托于无线三网融合平台,我们还能进一步以低成本的方式渗透到农村信息化服务和新农村实体经济的开发。依托于该平台,为广播电视行业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开展多元化经营,深度拓展农村市场提供基础。”曾超告诉记者,他们还要建立一条数字服务通道和配套服务体系,解决信息平台和农户的鸿沟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