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在朋友聚会上,你虽专注于自己的交谈而对周围的嘈杂声充耳不闻,但当另一处有人提及你的名字时,却会立即警觉起来,并朝说话的人望去,抑或竖起耳朵倾听往下的内容;在马路上,当你与友人在背后小声议论某人的穿着长相时,他极有可能转过身瞥你一眼;在公交车上,即使你戴着耳机听音乐玩手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只要目的地的到站声响起,你一定能敏锐地反应,并迅速下车。还有人打趣说,千万不要随便在办公室里说上司的坏话,因为他几乎都能听到,更糟糕的是,他还会辨别声源的方向,知道是谁在说他的坏话。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人突然之间变成了“顺风耳”呢?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植木理惠在他的《白熊心理学》中指出,人类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顺风耳能力”。不过,这种“超凡”的听力,只发生于当别人提及我们的名字,或者当我们听到自己有兴趣知道的事情之时。用特瑞斯曼的注意衰减理论来解释,就是“听觉注意现象”,即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看似无意识却监察着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换句话说,这和听力无关,而是我们的大脑对其他对话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判断,然后决定接收还是拒绝。但凡听到自己名字、感兴趣的事物、熟悉的领域等,我们的听觉就会忽然灵敏起来。 根据这个理论,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患者有时也有神奇的“顺风耳”了。医生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患者在转身离开诊室或检查室之际,听到背后传来一声“真烦”,本来在就诊中心情就不太好的患者顿时火冒三丈,认为医务人员说的一定是他,遂来投诉。所以,医生朋友们,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让你感到无奈的患者,请不要小声嘀咕不满,也许你以为他走了就听不到了,但只要他没有走远,他的“心”依然在你这。若是因为你的言语不当而惹出是非,岂不让人郁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