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打油诗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相传唐朝有一个参政,在下大雪时到衙门里去,路上发现有人在洁白的粉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皆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镐的使镐。”参政看到洁白的粉墙被涂脏,大发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缉拿写诗者治罪。抓了半天也没有抓到,最后把一个叫张打油的抓来了。参政问他会不会作诗,回答说会。参政听了不相信,决定当场考考他。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兵支援为题作诗。张打油不慌不忙,思索片刻后便吟诗一首:“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参政听了捧腹大笑,不但没有给他治罪,反而把他放走了。从此张打油也就出名了,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后来,打油诗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 写写不合律或口语化的打油诗,有时是玩一种“高雅”的艺术,有时是写诗人的一种消遣,有时是二者兼而有之。笔者认为,有时用打油诗写写生活,消遣消遣,日子也会过得其乐无穷。如笔者路过一鞋店,顺便进去看看,卖鞋的姑娘问:“帅哥,请问你穿多大的鞋?喜欢哪一款可以试试。”俺灵感一来,随口念《改春晓》打油诗一首,诗曰:“帅哥脚不小,四十刚刚好;喜欢买平跟,走路知多少!”卖鞋小姐听了哈哈大笑。 前几天陪朋友去买车,看了汽车城的好车,心里很是喜爱,但一看价格,高不可买。出门乘车,处处堵塞,公交车上,常常有女客被小偷摸包的情况发生,我心血来潮,又写《改十六字令》一首: 车,奔驰宝马为名贵。看价格,离天三尺一。 车,条条大路都堵塞。有事急,前车火已熄。 车,公交乘客胸贴背。小偷喜,摸包真容易。 暑假才刚开始,随时听到有人为孩子读书而打电话找后门托关系,遂写《天净沙.求学》一首: 孩子上学烤爸, 小学关系复杂, 挤进初中累垮。 高中更怕, 无钱泪落天涯。 一朋友住院出来,邀朋友小聚,聊起医院和医生的话题,住院的那个朋友感慨万千,我便替他《改静夜思》一首: 床前白衣裳,疑是救命郎; 举头望过去,庸医一大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