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去世十周年祭:你在那边可好

 秋季收获 2013-07-16
母亲去世十周年祭:你在那边可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十年了,我写点东西给我母亲,以及我自己。

10年前的今天,我母亲在老家因病去世。时间过得太快,2003年7月12日到2013年7月12日,一转眼10年过去了。

10年前的今天,下午时分,我从北京赶回了四川,母亲等着我,但我还是没有和她说上一句话,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上一次回家的场景。

人会老去,记忆也会老去。逐渐的,我们会忘记很多事情。文字不会丢失,互联网不会丢失,微信自媒体不会丢失。害怕忘记太多记忆,所以我选择记录。

下午我给我爸打了个电话,我说今天是我妈10周年,我爸说按照农历数还有几天,我说去坟头烧点纸,我爸说恩。

上一次在去扬州的火车上,我没睡着,把我10年前的记忆全部想起来了,我知道以后想起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我爬起来把我能记起我母亲的细节都记录了下来。

题图是我和父亲在几年前的合影,这是目前我们俩都比较满意的一张合影,那时候家里穷,很少照相,我和母亲的合影都已经找不到了,我把这张照片定制在了手机上,准备送给我爸爸。

这也是最真实的我,你们在微信里、微博里、饭桌上见到的我,不一定是真实的我,只有在这些文字里,你们才能看到一个最真实的我。

我不希望你们看到这篇文字而伤心,我也逐渐走出来,莫等闲,珍惜眼前人。

我爸爸不会看到这篇文字,他的手机没有这么智能,也不识太多字。我姐也许会看到,她上个月开通了微信。

今天适逢十周年忌日,我把这篇写于半年前曾放在微博上的文章放在微信自媒体上,送给我的母亲,也方便把它随身存放在身边。微博很难准确找到,自媒体可以在手机上随时看到。

===================================================

凌晨4点,我一个人正在去往扬州的火车上,辗转反侧。人在孤独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最容易回忆过去那些往事。

我一直想给我母亲写点什么,但是一直没写。在这寂静的夜里,在这穿越南北的火车上,我爬了起来,擦干了眼泪,打开笔记本,我想我应该尽早写出来,人的记忆力会衰退,人的情感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逝。

母亲已经离开我快10年,我从来没有注意到时间是如此之快,10年了,我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我做得很不好,如果我做得好,我不会才想到已经10年了,母亲已经离开10年了,我却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残酷。

2003年7月12日。

这个日子我永远不会忘掉,哪怕我老去的那一天。那个给我生命的最亲爱的人,在这一天离我而去,在病魔的折磨中,痛苦离去。

当我从北京赶回家的时候,我在途中已经接到爸爸的多次电话,不断询问我现在到哪里了,我说在从北京到成都的火车上,我说在从成都到泸州的大巴上,我说在从泸州到小镇的出租车上,爸爸不断的询问让我觉察到了一些担忧,在从北京动身前,爸爸说你妈妈可能不行了,快回家可能还能见上一面。

爸爸没有说母亲情况如何,只是告诉我某某亲戚也从县城到了老家乡村,让我尽快到家。到了镇上,我姐夫早已骑着摩托车在等候,半个小时后,经过颠簸,我终于回到了阔别2年的家里。

我家在一个小山上,按照当地的说法,坐南朝北,前面极为开阔,属于风水不错,要不然我也走不出大山。看到那些熟悉的乡邻,看到那些我亲自栽种的樱桃树,看到那些稻田,两年了,我是真的回家了。

2001年,高考失败。给我和家里沉重的打击。

我一直是家里、村里引以为傲的好学生,村里再出大学生也就算我了,从小学、初中一直是第一名,到了高中,没有分班时勉强能进班级前十名,升学考试成绩排年级400多名学生第84名,我记得很清楚,这个成绩让我第一次有了挫败感。

高一也算努力,但由于理科不好,总成绩一直进不了前三名。所以在高二分班的时候,我坚决抛弃了让我头痛的物理,选择了文科。没有了弱科,在文科班年级考试中也能排到前五。

如果那个时候有屌丝这一说法,当时我也算屌丝的逆袭。

语文是我最拿手的科目。在应试教育下,我也不知道能写作文,能背诵无数古文诗词到底算语文好不好。从小学开始,我老看我姐的语文书,基本上我上1年级时,我把她3年级的书提前看了,这是我母亲逼迫我做的。

我爸爸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我母亲只上过小学。但他们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我和家里的命运。

从我和我姐上学开始,我母亲就一直督促我们俩读书,每天晚上组织算术比赛,让我和我姐比算术,或者背诵,基本上我都能胜出,对于我,考试考不了第一就算是失败。

整体来说,在村里,在镇上比较,我还能对付。但真到了数百人的县城高中,我立即就坠入凡间,我母亲也忧心忡忡。

在当时,师范学校是一般好学生的最佳选择,我姐选择了读中师,一来能很快工作,二来教师属于铁饭碗,当时家里为了供我们俩读书,早已家徒四壁,屋子里唯一引以为豪的是贴满了一面墙的奖状,这在农村家里可是个了不得的财富,证明家里读书娃很厉害,有朝一日可能走出大山。

对于我,我母亲也坚决认为我应该读中师,尽快工作,尽快端上铁饭碗。但在这个选择上,我不知道当时哪根弦搭错了,坚决要去读高中,要上大学,我母亲甚至威胁我如果读高中就不给我学费了,我当时居然硬着脖子说不给我自己想办法,初中毕业16岁,上学晚,那会我就认为我决不会在农村当个教书匠,一辈子在穷山沟度过一生。

真是没辙,班主任也做母亲工作,反正最后我如愿上了高中,母亲有些情绪低落。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我当时的选择是多么自私,如果我选择上中师,能很快毕业出来领工资,能减轻家里负担,能让母亲一直揪着的心早点放下,能让母亲能尽早心宽,能有钱治疗疾病。

这些我都没明白。

我都没明白,我反而埋怨我母亲见识短。我太自私了。上学近十年来,家里没有像样的东西,母亲还有一些到现在我们都没搞明白的疾病,心脏病,风湿。不断在吃药,不断在治疗,这还得同时负担我和我姐上学的费用。

晚了,都晚了,等我明白过来的时候,这些都成为我一辈子内疚的疼痛。

高中3年,母亲为了又担心了3年,担心我考不上好学校,或者考上了大学工作会不会不好找,就在各种担忧中迎来了高考。

我从初中起开始住校,每周回家一次,高中每月一次,大学每年1年。每次见面的时间很短,我除了会读书,什么都不会。一般四川男人做饭做菜都很好吃,但我做饭做菜不会,做家务不会。我母亲不让我做,说把书读好就可以了,那些都可以慢慢学,但书读不好,做饭做菜做家务做得再好在农村都没用。

这个理论在逻辑上可能走不通,虽然朴素,但却坚定了我读书的信念。

高考填志愿,母亲还是执意让我填写师范院校,我这次听从了她的建议,第二志愿填写了四川师范大学,第一志愿是四川大学,其他志愿都是瞎填,当时有一个志愿叫高职,我胡填了一个北京师范大学高职学院。我和同学开玩笑说,要不我们一起北京吧。

自打上学开始一路顺风顺水,我是真没想到高考会失败。时至今日,我很少对外披露这段让人伤痛的历史。

476分。总分750分。平时班级前两名,年级前五名。考出了这么个跌破眼镜的分数。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怎么了。平时玩疯的同学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500多分。

越在乎,越失望。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我在高考崩盘了,这是我心智的不成熟,不能赖别人。

那个假期是我最痛苦的假期,第一次喝醉,还有我爸爸,爷俩一共喝了5瓶啤酒,醉了一宿还没醒。我母亲也整日唉声叹气,但在外人面前我们还得坚强。

这476的分数,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想都别想。这也就是当时的二类本科线。整个夏天,我都在绝望中等待,我甚至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只要有一份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

我回到家都是看书,早上去放牛也拿着书,回家就搬着凳子在树林底下做题。现在考成这样,估计一个通知书也等不到了。

一直等到9月底,我终于收到了一份通知书,北京师范大学高职学院。

高职全称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就是缩水版大专,一般大专是读3年,这个高职是读2年。学费每年9000元。

母亲劝我复读一年,但我想去北京。在各种犹豫中我还是先走进了复读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大家苦笑着继续堆积如山,继续重复高三。在上一次历史课的时候,我被历史老师的一个判题惹急了,我再也受不了这些毫无价值的重复学习了,复读三天后,我卷起铺盖赌气走了,把所有书本都撕了。

临走一个同学说,你复习一年肯定能考上北师大。我心里知道,我智商有限,绝对考不上。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尽量再去设定目标才比较靠谱。

我不是那种聪明的学生,以前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归结于“笨鸟先飞”,我姐比我大两岁,她的书本我总能提前看到,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的先飞中,我比别人先走了两步。加上花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成绩比一般当地的同龄人好一点。但真正到了高中,拼的不光是体力,还真得要智商。

复习班班主任反复和我说,你想好了,北师大听着挺好,但你毕业了也就是个大专,以后怎么找工作。

我没听他的,我想走出去,边走边看。

扔掉了铺盖卷,撕掉了复习书。于是我真离开了。

回到家,母亲惊讶我怎么又回来了,我说我要去北京。家里默默无语,他们知道我犟,开始准备学费,借了一半多,才凑到9000块。

终于要走了,没心没肺的我充满了兴奋。我当时没有想到别人的感受,家里人还要为我担心2年。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却满不在乎。这是书本教育对我教育的失败。应试教育把我教育成了自私的学生。

年轻气盛,连出租车都不知道怎么坐的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像脱离了苦海一样来到了北京。

没心没肺。

北京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学的是法律。

大学基本上是在上课和兼职中度过。班上多数是高考失败的同学,大家都苦笑。有的上课聊天,有的睡觉,有的谈情说爱,有的看课外书,这是大学课堂的写照。我每次上课都坐第一排,在老师的讲桌底下,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能认真听课,不容易分神。有些同学放弃了学习的兴趣,考试60分就好,我还没这么堕落,我觉得能好好学就好好学,也想暗暗给其他同学做个一鸣惊人。因为我平时都在外面做兼职,做家教,替党的两会站岗,替学校发招生简章,没办法,家里穷,我必须寻找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第一年是家里给我凑的学费,第二年的学费我得自己想办法。

所以正常的上课时间就成了我能接触到教材的唯一时间,平常做完家教回来都晚上10点了,有电脑的同学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光盘,还有一些谈情说爱的在校园里还没回来,有在自习室看书的,我回来基本上就接近熄灯了,洗漱就上床,和室友们闲扯淡。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北京的交通相当熟悉,因为做家教,到处跑。北边最远到过西北旺的温泉镇,南边到过南五环。交通工具是倒公交车,市区里的就骑自行车。200元买的新车,方便。

2001年那会BP机很火,为了联系家教方便,我也买了一个。没想到2年后BP机就被淘汰了,于是换了手机。

我最疯狂的时候一周5份家教,每天一份,每份大概有50-6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有1000-1500元收入,还有一些家教是预支费用的,第二年的学费以及生活费就是这么凑出来的。

我是真的没办法。尽量减轻家里的负担,别让家里再为钱犯难,亲戚都不愿意借钱给我们了,尽管没有明说,但多少能看出来,我一点都不怪他们,换做我,我也不乐意借,没有利息不说,猴年马月还还不知道。我一直都很感激当初借钱给我的亲戚。

就这样一边兼职一边上课,一学年下来我还真进了前三名,大学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最多说明你能背。但如果当初我也这么想,那我就完蛋了。

春节没有回家,暑假没有回家,因为舍不得花钱,路费贵,寒暑假都是做家教的好时节,我那会也没那么想家,也没太注意到母亲的病情,也不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现在想想真是太自私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忘记了说些宽慰老人家的话,这是我为人子女的失败。男孩子可能都不太能够像女儿那样贴心,粗枝大叶。

母亲也能理解我不回家的决定,反复叮嘱我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别累着。我从小就体弱多病,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屁股都差点被扎坏了,后来我看见打针就头疼。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典型的首富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

高职学习是两年,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了干嘛去?这个问题摆在了我面前。

高职在当时也是试点,北师大也在试点,当时我们是第二届,第一届已经毕业,有关系的就就业了,没关系的就回家了。就在我们琢磨毕业了去干嘛的时候,北京市教委突然出了一个规定,高职学生可以参加本校专升本考试,按照一定比例录取进入学校本部本科学习,户籍迁走,待遇和本科生一致。

大家一听都炸窝了,悲喜交加。喜的是居然还有机会升本科,忧的是有多少名额,以及如何选拔。

这是又一次决定命运的机会。

文件规定,每个班可以20%比例参加北京市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选拔考试前五名予以录取,给予高考本科生统一待遇。

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可能的机会告诉了家里,母亲也有些高兴,但也担心我考不上,尽力就好。其实我心里知道,她老人家肯定特别希望能考上,曲线实现高考理想。

我们都在私下讨论到底选拔哪些人参加考试,有建议全班先内部考试根据成绩选拔,有的建议成绩好的参加,在学院综合讨论后,决定根据2年学业成绩综合排名来决定参加选拔考试的名单。

这个决定让我入围了。

如果先内部选拔考试,我肯定没戏,大二这一年我学业荒废严重,凭借着死记硬背的老本,每次考试能考得不错。但要真再临时考试死磕一次,我肯定没戏。

两年的综合成绩出来了,班级有8位同学入围,我排在总成绩第6名,如愿获得参加选拔资格。

按照文件规定,选拔考试成绩的前五名可以被录取。

我们内部将展开PK和暗战。我估计大家都在琢磨着谁能上谁上不了。

这个时候要交代下时间,时年2003年3月。

这一年发生了令人可怕的非典。北京每天播报死亡人数,我母亲从电视上看到后忧心忡忡,总担心我的安危,我也随时汇报准备考试的进度,我停止了所有家教等兼职,学院也随后封校,把我们隔离。

我痛恨非典,信息沟通的不畅让我母亲一直担心我,但又因为非典,我们的选拔考试因此停止了,我获得了宝贵的重新复习课本的机会。

3个月后,非典稍微消停了一些,6月左右,我们被通知随时准备考试,在这三个月,所有参加考试的同学都在加班加点复习功课,机会是均等的,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但也意味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担心高考失败重演,高考前一天没睡好觉,这次考试可别又睡不着,万幸的是我很快就睡着了,同寝室还有一个哥们和我一起参加考试。我得坦白,当时我觉着我得把他PK下去才有机会。

然后大家一起考了两天试,各怀心事,直接PK,只有对手考差,你才有机会。

考完了之后我完全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爸考试完了,家里怎么那么吵。

我爸说,没事,你干爹他们在家里聊天呢。

我也没多想,然后挂电话就等着发榜了。

考试完,我们已经解除了隔离,我跟着女朋友离开了学校。大约过了10天,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室友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是第六名。

晴天霹雳。

他是第五名,比我多1分。

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1分之差,又一次断送了我的念想。

挂断电话之后,我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懊恼,悲伤,绝望,一股脑涌上心头,我又一次失败了。

电话又响了。是我室友,不是参加考试的那个。

哥们在电话里大声的说,哎呀,陈中请客啊,你丫考上了。

我说你别扯淡,王伟刚和我说我没考上。我是第六名。

哥们继续说,真的真的,我看见榜单了,你在录取之列,当然王伟说得也没错,从分数上来说,你是第六名,但你前面有两个是并列的,所以你算第五了。真没骗你。

峰回路转,原地复活,悲喜交加。

我决定亲自去学院公告栏看看。

路上遇到相熟的同学纷纷向我道喜,我感觉是有可能真的被馅饼砸中了。

直到挤进围观的人群里,看到公告栏里写着的成绩和录取名单,我才终于踏实,可惜当时用的是非智能手机,不能拍照,可惜当时也没有微博,不能保存那份令人激动的榜单。这意味着我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以惊险的狗屎运的机会进入了北师大。

我马上跑出来,几乎哭着给家里打电话。是我爸接的电话,我说我考上了,我爸说真的啊,太好了,我正在赶集,我现在赶紧回家告诉你妈。

我仰天吐了一口恶气,压抑我多年的难受随着这一榜单烟消云散,这该死的考试制度。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青葱少年第一年感觉到了什么是成功。

我没办法形容自己的兴奋,当天晚上就和一起登榜的室友宴请还没离校的同学,酩酊大醉,吐了一路的公交车和出租车。

晚上给母亲通了电话,我说妈我考上了。

母亲说我已经知道了,我们终于好了。

我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说,母亲只是在那边恩恩,后来我爸说你妈累了,过天再打吧。

沉浸在兴奋中的我,没有觉察到异常。得意忘形,太不应该。

两天后,我爸给我打电话,说陈中,我也不瞒你了,之前你在准备考试,我们都没敢告诉你,怕影响你,你妈可能快不行了,上次打电话回来的时候你听见人特别多是在给你们准备墓地。

我呆若木鸡。在老家准备墓地的意思,就是已经有要走的迹象了。

我没想到只有在电视中出现的桥段,真实的发生在我身上。

我爸说,我们再观察观察,过几天再电话给你。

7月10日,我爸再次打电话给我,急促的说,让我赶紧回家。我妈已经快不行了。

当时我蠢得要死,穷惯了,坐不起飞机,买的是火车票,我也不相信这是真的。7月10日北京出发,11日晚上到达成都,在成都待了一个晚上,12日上午到泸州,中午接连接到我爸电话,不断询问我到哪里了,于是我打车从泸州回老家。

我还没下车,看见乡邻都围在我家门口,看着我说,快点进来,可算到了。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到家的场景。

堂屋一张桌子。一张长凳。家徒四壁。

我一眼就看到了母亲,从上大学到现在我只回了一次家,2002年回家的。那个时候的母亲是我大多数时候见过的样子,问我吃得好不好,问我学习怎么样,问我女朋友怎么样,问我啥时候带女朋友回家。

现在都没有了。

都没有了。

她不会再问我了,她一定有很多很多问题想问我,北京好不好,吃得好不好,冷不冷,有没有女朋友,找什么工作。

在那张硬长凳上,铺着被子,母亲正躺在长凳上。

我抬腿迈进门槛,跪倒在母亲面前,放声大哭。

瘦骨嶙峋的双手,满是皱纹的脸庞,吊瓶正缓缓通过手臂流进她的身体。

她在等我,在等我,她还没走,我跪倒的那一刻,我看见她的嘴角在动,但是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她已经失去知觉了,身体在起伏,但是说不出话来了。

我回来晚了。说什么都没用了,考上了又怎么样,现在我的母亲就要离开我了。

我握着她的手,爸爸帮我把母亲扶起来,我坐在长凳上,把母亲抱在怀里,不停的喊。

没有电视剧中的奇迹,她没有醒来,我抱着母亲,直到爸爸让我放开手,说你妈也知道了你的好消息,也看到你了,现在你让她走吧,要不然她会更痛苦。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生离死别,这一年我21岁。

为了等一个人,她坚持到最后一刻我到了后再离开,血脉相连,冥冥之中。

21年前,我超生来到这个世界,母亲被计生委的人追得四处躲藏,最后躲着生下来后,被罚款800元,所以我小时候外号叫陈八百。1982年的800元,我真不知道这笔罚款是怎么凑齐缴纳的。

给了我生命,养育了我21年,就在马上就要看到成功的那一刻,她却撒手归去,我还没尽孝啊,她这个自私的儿子还没有尽孝啊,她就这样离开我了。

我姐正在坐月子,我想她和我一样遗憾,她甚至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个话题我们在一起都不敢聊。

我爸是泥瓦工,有时候出去帮人修房子,连续几天回不了家,我妈会很害怕一个人在家。如果没有那么大经济压力,我想爸爸可以多在家陪着她,她不会害怕,不会听到老鼠声音都很害怕。

我爸再早之前是箩筐编织工,用竹条编制箩筐,村里这方面的一把手。每年夏天,我母亲就会挑着箩筐去集市出售,一个人挑8个,1米5左右的瘦弱个子,我现在无法想象这个重量是如何行走3公里翻出山路到达集市的。

再后来,我爸就改行做泥瓦工了,这个不需要我母亲参与。母亲一直就在家待着,农村也就种菜,养猪养鸡鸭。

有天我爸在屋外菜地干活,突然听见屋里传来响声,回屋一看,我妈不知道怎么摔倒了,常年的风湿,已经让她控制不了行动。从那以后,母亲的身体就更差了。

母亲一直养着鸡鸭,逢人便说这是为陈中和他女朋友养的,等他们回家的时候正好长大了。遇到有人来家里,她会一直和他们讲我,很骄傲的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

这些事情我都是后来听说的,我现在除了后悔,除了一辈子的后悔,除了自责,我想不到我有什么资格做她儿子。

我确实是她的骄傲,但我这个粗心的人真的不配做她儿子。

母亲的细节越来越模糊,我都没有她的照片。可能我18岁之前也找不到照片了,有照片也早都发黄不见踪影。

因为让我和我姐读书,家穷,让一个家庭失去了可以记录的回忆。

北师大的本科学习按规定需要3年,自从我母亲去世后,我越发感到时间紧迫,我已经耗不起大学里的花前月下了,我得赶紧工作,赶紧挣钱。于是我申请提前修满了学分,提前一年毕业,拿到了一块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仅此而已,让我付出了沉重代价和心理负担。

再然后,我进了搜狐,在搜狐做了6年媒体和互联网,再后来2011年进入桔子酒店,直到现在。

未来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今年我爸来北京住了半年,租房,东五环,每个月1600元。我爸心疼得不行,每周末我去看他的时候,他都唠叨还是回家吧,耽误我工作不说,还花钱。

我每次都说这都不算什么,再说现在你该享福了。你在我跟前,我也放心。有个病痛可以及时去医院。

冬天来了,我爸还是坚持回到了老家。隔几天我就打电话回家问问情况如何,虽然他说还是在老家习惯,但是我知道,在北京这么多年,我还没有足够的条件让我爸在北京安度晚年。

我常常在想,就算我每年回家一次看望我爸我姐,每次一周计算,现在他已经61岁了,假定活到81岁,还有20年,每年在一起的时间7天,未来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40天,加起来都不到半年。每次我想到这里,我都内疚。

珍惜眼前人,这是我现在能做的。

谢谢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切。这辈子我没机会去尽孝,如果有来世,希望我还能做您的儿子。我一定会听您的话,一定不让您着急,您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

谢谢我的父亲,谢谢您撑起了这个家,谢谢您一直照顾生病的母亲,我知道您不爱说话,但在我心目中,您一直是我的榜样,在平时我也说不出这些感谢的话,我也知道您不可能看到这篇文字。

谢谢我的妻子,在这12年中,是你一直和我在一起,从同学、恋人,再到同事,我们早已成为亲人。我除了上班,其他什么也不会,会的都是惹你生气,谢谢你的包容和忍耐。

谢谢我的姐姐和姐夫,谢谢你们在老家照顾母亲和父亲。我在外面什么忙都帮不上,我姐调动工作我什么都做不了,没有关系资源,说好听点你弟在北京混,其实在北京就平头百姓一个,狗屁都不是。我很内疚,你们这个弟弟无能。

黑夜是思念最好的催化剂。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静下心想一想我最亲爱的母亲和父亲。想一想我的不孝,想一想我的自私,想一想我的痛苦。

母亲在梦中还是10年前的样子,梦里的时候我问自己,母亲这不在么,你看看现在多美好,谁说她走了。我真的不愿意醒来。

等机会合适了,我想把她拍成微电影,献给我母亲的微电影,可能只会有我这名观众。名字会叫《母亲》,但根本就不会有母亲的任何镜头,因为她不在了,没有假设。

平凡中的不平凡,我难以形容。

这只是我的事,我没事。

记忆可能会消失,但文字不会,网络不会。

母亲,你在那边可好。


http://www./node/12343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