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纯,所以粹

 闲坐看竹 2013-07-16
因为纯,所以粹

看最真的,学最好的。最复杂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因为纯,所以粹,这也许是学习最简单、最浅显、最容易被忽视,也最至高无上的方法。

 

因为纯,所以粹

 

 

朋友的爷爷是著名的文物专家,一件文物过眼,很快即能鉴别出真伪,且每次都很准。有人跟他学习技艺,他都一一打发了,只淡淡地说,没什么好学的!

    也许是家学深厚,朋友长到20来岁,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有人便说他爷爷自私,只教嫡孙,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是的,朋友为爷爷辩解道,爷爷从来没有教过我认东西,是我自己学会的。哦,不是的。他想了半刻,又突然改口,爷爷其实是教了我的,不过是在无意之间。

    朋友说,他打小跟着爷爷。爷爷帮人看东西时,他是不能在场的,只有遇上真东西,或者是特别好的,爷爷才会叫他,乖,过来看。这可能就是爷爷的方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方法。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他说,爷爷自己的眼睛,也是这样练出来的吧。爷爷自小生长在一座山里,那座山,是文物山,山里有数不清的古墓葬。那时候,文物保护不力,有许多文物被挖了出来,爷爷得以亲见。不光爷爷,那个山村里,许多农民都是看文物的土专家,假的东西,根本过不了他们的眼。不像——这是他们一致的回答。

    后来,我也迷上了翡翠,爱逛高端玉器店,参观了无数玉雕大师的作品展。不知不觉中,我也练就了一双慧眼。以前看书,书上说,染色的翡翠,绿得邪,色彩分散,不聚。我一直不懂什么叫“邪”“不聚”,现在才明白,那种感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自己的眼。练眼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看真品,看多了“正的”,自然就知道了什么是“邪的”;看多了“聚的”,才知道什么是“不聚的”。回忆看翡翠的过程,又想到朋友的爷爷,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纯粹!先有纯度,然后有高度。

    练书法也是。女儿最初的书法老师,他写一个字,叫女儿照着写。后来遇上一个书法名家,他说,错了,这是误人子弟,练书法就要临帖,要学就学最好的。

    不仅是书法,写作亦如是。一开始看些乱七八糟的文字,不仅没有长进,反倒乱了心性,不如起步高点儿,学习名家。同样道理的,还有读史。读二流、三流的史学评论,不如直接读《汉书》《史记》。还有画画,还有……

    看最真的,学最好的。最复杂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因为纯,所以粹,这也许是学习最简单、最浅显、最容易被忽视,也最至高无上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