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县域科学发展年度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试行)》解读

 大山谷78 2013-07-16
《考核办法》共设定39个指标。其中33个定量指标,6个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和提质增效14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14项,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5项。定性指标包括: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法用地事件以及计划生育达标情况等6个约束条件。
  《考核办法》从经济综合实力、跨越发展、
两个同步增幅三个方面对县域科学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116个县(市、区)年度经济综合实力排序:高优指标(指标值越高越好),是以各县(市、区)每项指标的基础数据为分子,以全省116个县(市、区)中该项指标的最高值为分母,两者相除后得出的比例值乘以相应权重,计算出该县(市、区)该项指标的实际得分。低优指标(指标值越低越好),是以该项指标在全省116个县(市、区)中指标值最低的县(市、区)的基础数据为分子,以列入省考核的各县(市、区)该项指标的基础数据为分母,相除后得出的比例值乘以相应权重,计算出该项指标实际得分(在同时涉及总量和增幅的指标中,总量占该指标权重的80%,增幅占20%)。将33项量化指标每一项的实际得分相加,得出该县(市、区)的年度经济综合实力分数,由高到低排序。
  116个县(市、区)三年经济综合实力排序:将所考核的三个年度经济综合实力分值按照1
27权重加权求和后由高到低排序。
  17个市年度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以所辖的列入省考核的县(市、区)年度经济综合实力分值进行算术平均后,按分值由高到低排序。17个市三年经济综合实力排序:计算方法与排序同县(市、区)。
  跨越发展排序:116个县(市、区)按照2011年各自在全省经济综合实力排序比2009年排序前移位次多少计算分值,每前移1个位次得1分,每后移1个位次得-1分,按分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考评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权重20%)、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升降幅度(权重30%)、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及增长率(权重25%)、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权重25%4个指标按照总量占80%、增幅占20%的比例进行计算。
  县域科学发展考核数据来源: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环保厅、省统计局、省安监局、省食安办、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等17个省直部门和单位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