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解析: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区别

 yfpy1234 2013-07-16
来自:要学习网  阅读原文
  一、选择题(8×8′=64′)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F,等弹簧再压缩x距离后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
  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也不相同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A正确;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发生形变,但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到桌面给它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不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C选项错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如向心力,可以是绳子的拉力,也可以是电场力,还可以是其他性质的力,D选项正确.
  答案:AD
  2.如下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1 N和6 N                            B.5 N和6 N
  C.1 N和2  N                           D.5 N和2 N
  解析:弹簧的弹力为2 N,有两种可能情形: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对应的解应有两组.①当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由A、B受力均平衡可知,D正确. ②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同理可知,A正确.
  答案:AD
  3.如下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

  答案:C
  4.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解析:因缓慢地拉动,故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该过程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两个弹簧长度变化量之和;最初,p弹簧处于原长,而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N1=mbg=10 N,所以其压缩量为x1=N1/k=2 cm;最终,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q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N2=mcg=10 N,其伸长量为x2=N2/k=2 cm,ab之间绳中的拉力F=(mb+mc)g=20 N,弹簧p受到的拉力为N3=F=20 N,弹簧p的伸长量为x3=N3/k=4 cm,则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x1+x2+x3=8 cm,选项C对.
  答案:C
  5.如下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沿斜面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eq \r(3) N,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解析:由题图可知,细绳上拉力等于弹簧的示数,F绳=4.9 N.设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f,则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G、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绳拉力F绳、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将重力G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x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Gy.则Gx=mgsin30°=4.9 N,Gy=mgcos30°=4.9 eq \r(3) N,物体受力平衡,N=Gy=4.9√3N,选项D错;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垂直斜面向上,选项C错;由f+Gx=F绳,代入数据,得f=0,斜面对物体没有摩擦力,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答案:A
  6.如下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块之间,有质量均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2块砖对第3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

  A.0                                    B.mg
  C.mg/2                                 D.mg/4
  解析:将四块砖视为一个整体,由于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如下图(甲)得F1=F4=2mg,方向竖直向上,再将3、4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下图(乙)得F23=0,故答案为A.

  答案:A
  7.如下图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解析:若v1=v2,则A、B相对静止,故A对;若v1>v2,则A相对B向右运动,故B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D错;若v1<v2,则A相对B向左运动,故B对A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错.
  答案:A
  8.如下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N/kg)(  )

  A.10 N,向右  B.1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答案:D
  二、计算题(3×12′=36′)
  9.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重20 N,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
  (1)用6 N的水平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拉力.
  (3)木块在桌面上滑动过程中,使水平拉力大小变为6 N,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当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为Fμ=μFN=0.4×20 N=8N.
  (1)用6 N的水平力拉物体,由于6 N小于8 N,物体不动,所以此时Fμ=6 N.
  (2)要使木块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必须大于最大静摩擦力,而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故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8 N的水平拉力.
  (3)木块滑动后,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无关.Fμ=μFN=0.4×20N=8  N.
  答案:(1)6 N (2)8 N (3)8 N
  10.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如下图甲、乙所示.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在拉力FT的 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是否等于拉力FT?
  (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 N和150 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 N(当A被拉动时),FT=110 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甲图中只要木块A相对B滑动即可,而乙图中的木块A只能做匀速运动,因为乙图中,只有当木块A匀速运动时,拉力FT才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2)甲图中,木块A受上、下两个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故木块A、B间的摩擦力小于拉力FT.
  (3)甲图中,对木块B研究,已知Ff=60N,FN=150 N,根据Ff=μFN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f/FN=60/150=0.4.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0.4
  11.如下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sin37°=0.6,cos37°=0.8)
  (2)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 m/s2)
  解析:(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f=mgsin37°
  代入数据得Ff=5×10×sin37° N=30 N,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

  (2)当物体沿斜面向上被匀速拉动时,如图2所示,弹簧拉力设为F,伸长量为x,则F=kx
  F=mgsin37°+F滑
  F滑=μmgcos37°
  弹簧最终长度l=l0+x,由以上方程解得l=12 cm.
  答案:(1)30 N 方向沿斜面向上 (2)12 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