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

 昵称12756643 2013-07-17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理论的核心,对预防养生和临床救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扁鹊曾经和魏文王有一场精彩的对话,生动地阐述了“治未病”的观点。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因为他治未病,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明显,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扁鹊借用兄弟三人的对比,把一个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明了,生动准确,“治未病”成为中医最为重要的智慧。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郑金成认为,“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 ,也是以后发展的趋势。
  “治未病”理论内涵广泛,主要包括: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与现代医学主张的“病因学预防”、“临床前预防”、“康复性预防”三级预防理念不谋而合。郑金成说,现代人无病防治的观念还没有形成,最早来找中医针灸防治的是疼痛、抑郁等亚健康状况的患者。其实,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比如很多疾病是由于生活、工作等不良习惯引起的,就要注意调整好生活工作状态。要注意四时养护,春天养肝,要心情愉悦少生气,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开阔心胸;夏天养心,要乐观豁达,心理平衡;秋天养肺,通过锻炼和食疗,增大肺活量,润肺养肺;冬天养肾,冬天要注意养藏之道;四季养脾胃,冬病夏治。要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比如心慌、心悸,胃反酸,流鼻涕等等小症状,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怎样解决,中医调理都有积极作用。
  郑金成告诉记者,中医强调,在疾病未发之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维护和保养健康状态,并顺应自然、外避邪气、内养精神、节制饮食、调摄起居、劳逸结合等综合养生之道,才能“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