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评论 ——凤凰体育

 小路喜欢图书馆 2013-07-17

新闻背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1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足球最大的困难是中国社会对足球的发展未达成共识。对于“中国足球不差钱”的说法,蔡振华并不认同。他表示,相比亚洲其他国家的足球,中国足球还是很差钱的。

看来,中国社会对于足球发展的分歧的确很大:当球迷都乍舌于恒大动辄百万千万的大手笔时,蔡局还是认为“中国足球差钱”,这或许只能说明大家没见过世面。

对于“差钱”和“不差钱”,首先还是要理清楚主体,“中国足球”这个称呼毕竟太宽泛。譬如我们知道:男子国家队是绝对不可能差钱的,而女子国家队和U23以下各级别的球队都是差钱的;恒大这样的足球俱乐部是不差钱的,而排名倒数的那几家中有些还是捉襟见肘。

然后,我们也得弄清楚“差钱不差钱”的标准是什么?对于职业联赛而言,曾几何时投资上亿就是前几名的保证了,现在几乎只是个中下游的档次,说不定还要保级。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球员的身价被炒上去了,而这个变化的背后是中国足球队连续三届无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强赛资格。因此,如果这种不正常的虚高总是持续下去,球场永远都会差钱。

矫情一点来说,很少会有人当着公众的面说自己“不差钱”——当然有时候炒作的时候是需要打肿脸充胖子的,但真正有钱的,对外也总是要叫一点穷。蔡局拿“中国足球”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首先我们说这个主体很不明确很难比较;如果真的要比足协官方层面,斯里兰卡足协和阿联酋足协的财务水准也是不同的。就拿邻居来说,的确日韩可以获得其本国大财团的支持,但你也要看到人家的成绩具有营销价值。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这就有失偏颇。

同理的是,体育总局也可以从官方途径帮足协寻求大型企业的支持——要找就找世界前500强排名前10的央企,“中”字头的尤佳,如果他们都不支持这番“公益事业”,怎么还好意思求助于经常为准备金率的变化而忧愁的民企?

赞助是要的,足协也并不是没有过赞助。目前遭到众人责难的万达就是愿意给足协掏钱的民营企业,而且掏的钱还不少。尽管在外界看来,万达用赞助的形式来干涉足协事务是别有用心的,但真正应该被指责的是为了这笔赞助而妥协到没底线的“有关部门”。其中或许有永远都不会为人知的细节,因此外界固然可以随便骂万达,但客观来说,如此肯为足球掏钱的企业对于体育总局来说还是有恩的。有恩应该报恩,拿人钱财的就应该在卡马乔的烂污出来后替万达背黑锅,缺乏这种作为乙方的好态度,主管足球的也活该没人赞助。

赞助少,那么是否自己真的就穷呢?正好数据来了,说明体育管理者也是个“了不起”的甲方:2012年,“三公”预决算数据的82个中央部门里,因公出国开销“最大户”是国家体育总局,总共支出20941.96万元,这也是82个部门中唯一一个出国开支突破1亿元的部门;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的80余个部门中,出国费用最高的还是国家体育总局,共安排花费18832万元,2013年预算数比2012年预算数减少,主要原因是减少了伦敦奥运会参赛相关预算。

万万这个数量级,我们普通人是很少碰到的,所以似乎的确没资格说“差钱不差钱”。然而单单粗看关于出国经费2012年决算和2013年预算数据,就有疑问:少了一个奥运才少了2000万的“出国预算”,而在2013这个全运会作为重头的体育年份,真的还有那么多的“国际大赛”值得参加?我们似乎还忘了,这些仅仅是预算中“公费出国”的部分,此外还有“公车”“公餐”的预算。更何况,体育总局并不是一个纯靠国家财政喂养的机构,那些奥运健儿团队们时时刻刻都在用肖像权换取广告费用,这绝对也是一笔不小的创收。所以每年体育总局到底有多少数字的人民币可以供支配、又有多少可以划拨到足球,这些都应该是在说“差钱不差钱”之前应该提供的数据。

你不给数据,我怎么好意思相信你的谦虚?

所以,有些人有些话说过算过,我们不用当真。若真是缺钱,自然会“好钢用在刀刃”上,然而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争取十年后重返亚洲一流”暗示要靠未来,另一方面我们的U级别球队连基本的装备都未必有保障,这番矛盾又怎么令人相信他们真的差钱——他们会好好用钱——他们会真的做出性价比来?所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宁投申花也不投足协,他们是有脑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