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生:回归实业,企业要在三方面发力

 昵称535749 2013-07-17
2013-07-16 10:43 | 作者: 李东生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最重要的动力还是来自实业,如何能够提高我们实业的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成长的一个关键

500-李东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东生

【编者按】 近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在 “2013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发表演讲。在演讲中,李东生指出,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最重要的动力还是来自实业,如何能够提高我们实业的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成长的一个关键。

而未来如果发展实业,李东生表示,必然是民营企业在未来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充分竞争领域部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才能够让中国的经济未来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何能够进一步通过政策的导向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实业的投资,成为重要课题。

同时,在李东生看来,过度的金融化会吞噬经济的成果,影响实体经济。另外,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企业在发展中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未来都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们的机会在哪里?李东生表示,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到我们自身核心能力的提高上,回归实业。同时企业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商业模式新的突破;二是要坚持以创新为原动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高速互联网、云计算都是未来在我们这个产业当中创新的重点;三是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充分开拓全球市场。

以下为李东生精彩演讲节选:

李东生: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导人参加这个会议和作这个发言,我非常高兴听到前几位发言的领导和专家都强调一个观点,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最重要的动力还是来自实业,如何能够提高我们实业的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成长的一个关键。

我们看到在最近《财富》500强发布的新的排行,好的地方我们看到中国大陆的企业入围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中国国内企业提高到89家,但是我们细看这个表,这当中民营企业大概只有7家,而我们的金融业占了总利润超过50%,这两个指标也是说明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调结构就是从这个数字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何能够进一步通过政策的导向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实业的投资,因为实践证明,在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在大部分充分竞争的行业都有更好的效率和竞争力。未来如果是从实业的角度来看,它必然是民营企业在未来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制造充分竞争领域部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才能够让中国的经济未来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动力

另外,过度的金融化会吞噬经济的成果,会影响实体经济。这个数字在媒体发布之后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去年我们中国的上市公司当中如果以总量来统计的话,金融企业的盈利也占全国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近50%,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我们还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一个是企业在发展中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专利数量这几年虽然总量增长比较快,但是发明专利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的专利我们还是比较薄弱的。另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未来也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面临内忧外患。所谓外患我们看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后遗症还在持续,今年我们看到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所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一直在加剧,我们在欧盟、美国,在很多新兴国家,我们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另外,财政赤字和债务是一个大部分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未来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很难在短时间消除的。另外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国,我们自己内需增长乏力,由于整个经济结构的原因,内需在短时间内是难以继续扩大,但整个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去年我们经济成长当中内需的贡献已经是达到50%以上,基础建设和土地财政的拉动作用在快速递减,以往我们通过对加大国内的基础建设的投入,这种拉动作用在2008年的时候特别有效,未来一个是本身国家财力的问题,另外,这种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都是对未来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优势也在逐步消失,这一点刚刚几位领导和专家发言中都已经提到。这几年在民营经济这块,其实进入的最多的还是房地产、金融业,不能说房地产属不属于实体经济,这个争论意义不大,事实上我认为实体经济最核心的基础还是工业,工业能够强大起来,各式各样经济成分的发展才会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改革进入一个瓶颈期,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一直提倡改革,现在改革已经到了争论很大,矛盾也比较集中的时期,如何能够突破这个瓶颈,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未来我们的机会在哪里?一个就是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市场的重新分配,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机会。我们看到在我们产业里面,在过去的十年像大部分的电子、家电和通讯信息产品,全球产业市场的分布,中国企业所占的份额都在快速提升,以彩电为例,我们去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彩电市场的份额,中国品牌已经超越了日系品牌,现在形成了一个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另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创造了商机带来我们从后来赶超的机会,特别是信息通讯产业,这一轮我们并不落后,像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高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中国都和其它先进的国家几乎在同一个水平。另外,推动城市化建设也为未来我们经济的成长增添很大的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持续成长带来一个空间,利用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正在加快推进,中国这几年对新兴国家特别是周边新兴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都在快速增长。

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到我们自身核心能力的提高上,回归实业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社会的共识,这是我们未来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很有利的优势,刚才李部长特别提到要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我觉得这个提法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而且我感觉这一块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并逐步落实到政府相关的经济产业政策方面。另外,李部长的报告也提到,培育大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一点是另外一个讲者的报告中提到的,这一块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先进的西方工业国家,他们的竞争力是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为核心,中国经济大而不强,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实体经济,在工业企业方面缺乏世界级企业。

世界级企业的培育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培养中国的世界级企业?我觉得重点要抓两点。一是从企业来说,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你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考,在我们自己的企业成长过程中,我对这一点感受很深,我们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成长起来的,早年企业的发展更多是靠机会导向,未来一定要有清晰的战略,你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要从全球的经济战略格局考量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持续的成长、培育竞争力。另外,这几年提的最多的是转型升级,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你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短期的压力。譬如说你要在工业里实现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要加大你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刚刚李部长提到我们创新研发的费用全国只有1%,近年甚至1%都不到,这是一个现实的情况,你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你就没有未来,但是在目前工业利润非常微博的情况下,提高研发的投入一定会当即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压力,企业一定要顶得住这种压力,加大这种投入,以我们企业为例,我们去年研发投入大概占销售盈利的3%,我们去年盈利不到2%,今年我们的盈利上半年比较好,接近3%,但我们今年的研发投入已经提高到3.5%。但是企业来讲一定要坚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一定要有持续的投入才有机会超越和发展。目前在我们这个产业里,芯片技术是我们的一个短版,李部长刚刚特别提到我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芯片的80%多都要依靠进口,事实上我掌握的数字这个比例还要高,高端芯片几乎100%要进口,而且去年我们进口的芯片其价值超越了我们进口石油,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们买芯片的钱比买石油的恰还要多。另外,在我们的领域,新型的显示器件像液晶面板,这一块都是高技术、高投入、高资本的项目,所以企业要建立这种能力要有很大的投入和积累。

同时企业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商业模式新的突破。现在我们要提高经营的效率,未来在我们消费的电子产业、家电产业,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它能够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另外也给我们增加一个新的成长空间和卖点。信息消费,我们看在过去十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培养了中国几大电讯运营商,也培养了像百度[微博]等一大批互联网的服务企业,如果未来智能电视的这种发展将能够创造一个同样的甚至更大的市场空间。二是要坚持以创新为原动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高速互联网、云计算都是未来在我们这个产业当中创新的重点。三是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充分开拓全球市场,这两年我们进出口贸易的顺差比较大,国家外汇的结存比较大,大家对国际化出口这块强调的不如原来多,实际上对中国企业、中国经济未来增长还是要大力强调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这个国际化要以一个新的产业结构方式,我们不能够继续只停留在靠低价格、低成本这种竞争的模式,而是要通过技术的创新、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在一些主流的能够带来更大边际贡献的产品产业突破,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更加健康。

在这个发展当中,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我们的产业领域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80年代起,韩国政府就提出科技利国,将企业纳入国家品牌系列,而且它支持的特点很鲜明,它重点支持一批核心的企业,在这个竞争当中,通过这种竞争、淘汰、筛选形成了它在许多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特别是在我们所存在的电子信息产业,现在韩国的三星[微博]、LG,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他们的销售规模都超过1千亿美元,不单只是中国企业难望其背,而且也超越了日本企业,2003年日本重新提出日本品牌战略,希望通过支持日本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持续的发展,日本政府给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这几年显示产业是经历了一个很困难的时期,前年日本企业重手出击,新组建了一个日本显示公司,把三个日系企业的新型显示企业的企业归在一起,日本政府的基金投资70%,三个企业包括日立、东芝[微博]、索尼,各占10%的股份,它希望能够改变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当中被韩系企业超越的情况。

虽然中国前十年快速的发展,我们电子百强前十名的规模也在快速提高,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160亿美元,大概1000亿人民币多一点。这个规模和十年前比已经大大的提高,但和日、韩企业比依然有差距。未来我们希望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能够更有利于在更多的产业领域培养中国的全球性企业,通过这种核心企业的拉动带动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另外,在未来对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战略和决策的时候我这里也提几点建议。

要缩小对虚拟经济的依赖,合理产业布局,确实我们现在有许多产业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如何能够通过市场和产业政策的引导逐步加以调整,大力发展创新性的产业经济。另外,政府在经济发展当中要由指挥者更多的变成服务推动者,要通过更多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减负,要营造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完善法制环境,建立一个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少用刺激经济的政策,实践证明刺激政策都有后遗症,这几年我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始是家电下乡,接着是节能补贴,这些政策出台对经济的拉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这种短期刺激的政策后遗症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去年我们出台了节能补贴刺激相关的内需市场,带来的效应几乎是立竿见影,例如彩电今年上半年政府接近30%,但这个政策退出之后我估计下半年国内市场的需求可能有10-20%的倒退,所以少用这种短期的刺激政策,多建立有利于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和体制。譬如说结构性减税,因为所谓节能补贴也好,家电下乡也好,最大的政策原理就是用税收的返还补贴消费者,如果我们能够在结构性的降低税率的话,这个效率就能够长期和稳定。另外,政府要成为创新的引路人和规范者,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搭建开放创新平台,启动行业组织建设,建立创新扶植政策。另外还要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在我们的产业领域或者是大部分产业领域,中国的企业国际化程度、竞争力还是亟待提高的,在这其中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希望未来在社会各界高度共识,回归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中国的实业、中国的工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