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结构 经络穴位】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二十四个穴位

 冬韵 如歌 2013-07-17

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二十四个穴位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休克,癫痫,脱肛等。针法:横刺,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进针0.5~1.0寸。

      天突: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主治:呃逆,呕吐,咳喘,暴喑。针法:直刺0.5寸,或横刺,即先直刺0.3寸后改向下横刺。

      巨阙:前正中线,鸠尾穴下1寸,相当脐上6寸处。主治:胃痛,呕吐,呃逆。针法:直刺1.0~1.5寸。

      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针法:直刺1.0~1.5寸。

      天枢:脐旁开2寸。主治:呕吐,腹胀,下痢,便秘。针法:直刺1.0~1.5寸。

      气海: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主治:腹痛,腹胀。针法:直刺1~1.5寸。

      膈俞:第7胸椎旁开1.5寸。主治:恶心呕吐,淋巴结核。针法:直刺0.5~1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脾俞:第11胸椎棘突旁开1.5寸。主治:胃痛,胃下垂,呕吐,腹胀。针法:直刺1~1.5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胃俞:第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主治:胃痛,胃下垂,呕吐,溃疡病等。针法:直刺 1~1.5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旁开1.5寸。主治:泄泻,便秘。针法:直刺1~1.5 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之间。主治:痔疮,脱肛,腹泻。针法:直刺0.5~1寸。

      支沟: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主治:习惯性便秘,乳汁分泌不足。针法:直刺1~1.5寸。

      内关: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主治:心悸,呕吐,胃痛,腹痛。针法:直刺0.5 ~1.5寸。

      四缝:第2、3、4、5手指掌面第1、2指关节的横纹中点。主治:疳积,食滞。针法:点刺后挤出少量白粘液。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主治:腹胀,腹痛,呕吐,便秘或腹泻。针刺:直刺1~1.5寸。

      上巨虚:足三里穴下3寸。主治:腹痛,腹胀,腹泻。针法:直刺1~1.5寸。

      公孙:足内侧,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第1趾关节后 1 寸。主治:胃痛,腹痛,呕吐。针法:直刺1.0~1.5寸。

      外陵:天枢穴下1寸。主治:脐周腹痛,呕吐食不下,腹胀等。针法:直刺1寸。

      鸠尾:脐上7寸。主治:反胃呃逆。针法:向下斜刺5分。

      关元:脐下3寸。主治:腹痛,泄泻,脱肛,胃下垂,虚脱,遗尿,子宫脱垂等。针法:直刺1~1.5寸。

      大椎:第7颈椎与第1胸椎凹陷中。主治:外感发热,咳嗽,胸痛。针法:直刺0.5~1.5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小肠俞:第1骶椎下,督脉旁1.5寸。主治:小腹胀痛、遗尿、赤白带下。针法:直刺0.5~1.5寸(注:限于学龄儿童使用)。

      止泻穴:脐下缘0.1寸。主治:腹痛,腹泻,腹胀。针法:直刺0.5~1.5 寸。

      白环俞:第4骶椎下,腰俞旁1.5寸凹陷中。主治:二便不利,腰背酸痛。针法:直刺0.5~1.5寸。

 

 

【知识宝典】中国顶尖高校及重点大学的王牌专业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文字、图片链接代码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