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效验药对(内科卷)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3-07-17

名医效验药对(内科卷)

    一.附子、黄芩
【主治应用】  恶寒发热日久不解。
【经验体会】  胡翘武经验:凡体质素虚之人,外感后常正不胜邪,以致表邪久恋,渐从热化。身热不退乃汗源不充、邪难外透所致。若投辛温发散多易伤阴,予辛凉解表又恐遏阳。惟宜予小柴胡和解枢机,少入附子安中托邪,方为两全之法。虽清泻肺热之黄芩,其苦寒对苔白肢冷不宜,但有附子既能鼓动阳气之运旋,又能助其清泻兼透之效。[胡翘武. 附子十配. 辽宁中医杂志,1982;(5):15]

  二.    芦根、白茅根
【主治应用】
发汗解表退热。

【经验体会】
蒲辅周经验:二药合用,清心胃热,凉血生津,导热下行,利不伤阴。用于外感发热、汗尿不多、发热不退者。(《名中医经验集》)

谢海洲经验:芦根透表,善清气分之热;白茅根清里,善清血分之热。二药伍用,一清一透,气血双清,有发汗解表退热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喘,清透疹毒,尤所擅长。常用量:芦根、白茅根各15g(《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邵长荣经验:二药合用,清肺金,化痰热。素有肺胃蕴热,复又外感热邪,熏蒸清道,热盛而灼伤脉络,见咳嗽,痰少,色黄或白,质黏难咳,且时挟有血丝,咽干灼痛,口干,舌红。芦根甘寒,归肺、胃经,善清肺热,开郁结,涤痰热,祛湿邪,有清热不伤正、滋胃阴不壅滞之长;白茅根药性与芦根相近,兼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芦根所含的天门冬酰胺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两药合用有增强清肺金化痰热之效。(《邵长荣肺科经验集》)
    孔伯华经验:孔伯华擅用鲜芦根、鲜白茅根。鲜芦根能清肺胃热,生津透表;鲜白茅根有清热利小便、凉血止血作用。对外感时邪,温热斑疹,表里俱盛情况下同用,其功效既清表邪,又清里热,既清肺胃气分,又可凉营泻热,令热从小便出,使邪有出路。同时可配伍辛温表散药如荆芥穗,可减其辛温发散过汗之弊,发挥其退热达表作用,甘寒生津护阴而不恋邪。

三.  麻黄、罂粟壳
【主治应用】  支气管炎之久咳不止。
【经验体会】  钱远铭经验:麻黄辛温,轻扬发散,能宣肺以止咳;罂粟壳苦涩,能敛肺以止咳。二者同用有止咳之功。但一宣一敛,功用各异。余常用于支气管炎之久咳不止者,取其相反相成之作用,屡建奇效。特别是对久咳喉痒、痉咳无痰者尤为有效。其剂量一般是麻黄6g,罂粟壳为3g即可见效。小儿酌减。(《竹堂医镜》)


  四. 麻黄、胡颓叶
【主治应用】  宣肺止咳。
【经验体会】  陈学勤经验: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肺气失宣而见咳嗽倏作,肺失肃降而出现咳嗽气喘。这两者都属病理反应。据此,调整肺脏的“出纳”功能,常采用麻黄与胡颓叶配伍,亦取开阖同用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麻黄辛苦而温,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要药。《本经》云:“止咳逆上气。”现代药理认为:麻黄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历代医家尝用麻黄治咳,不论新久,每能取得良好效果。胡颓叶味酸性平,有收敛肺气之功,主要应用于久咳不止之症。即使外感咳逆,配麻黄同用,亦每获神效。但如有寒热而见痰壅气实者,非所宜也,当慎之。
曾治金某,男,51岁,职员。素有咳嗽,有吸烟史。近又复感新邪,咳嗽阵作,痰多白沫而稠,咽喉瘙痒,动则咳嗽加剧,甚则胸闷气急。病久体衰,邪实正虚。脉稍数,苔薄微黄。治拟宣肺清热,化痰止咳。方用:蜜炙麻黄9g,胡颓叶18g,光杏仁9g,前胡12g,鱼腥草30g,蒲公英30g,黄荆子18g,象贝母12g,天竺黄18g,白芥子4.5g,蒸百部18g,炙紫菀12g,冬瓜子30g。服10剂后,咳嗽缓解,痰亦减少,病情大见好转。但由于肺热伤津,略有口渴,于复诊时,前方去白芥子、天竺黄,加养阴清肺的南北沙参各1.8g,补益肺气的生黄芪15g,继服7剂,以收全功。[陈学勤. 配伍得当  相得益彰.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1):24]


  五. 徐长卿、炙枇杷叶
【主治应用】  喉源性咳嗽。
【经验体会】  邵长荣经验:徐长卿,性辛温,无毒,《本草纲目》记载“主治鬼物百精虫毒,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枇杷叶,甘寒,《本草汇言》“枇杷叶,安胃气,调心肺,养肝肾之药也。”可清肺和胃,降气化痰。邵老认为,本病如用祛风宣肺、利咽清喉等剂效果不显者,加入上述两味往往可以提高疗效。[李  欣. 邵长荣辨治喉源性咳嗽的经验.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4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