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银支付限额不够怎么办?

 SonGohan 2013-07-18

       眼下不少银行出于为客户的网银支付安全考虑,设置了有限的支付金额,就像一把双刃剑,降低网付风险的同时,也偶给持卡市民带来不便。那么,市民有什么办法应对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十几家银行,让小编为您支几招。

  银行陆续加入“限额”大军

  记者在渣打银行官网看到,该行近期发布公告称,对发行的借记卡实行销售终端机(POS)消费缴费限额管理。公告对借记卡刷卡消费限额进行了限制,“从11月5日起,持卡人持我行借记卡在境内外银联网POS上进行刷卡消费交易(包括预授权及预授权完成等所有消费交易),将实行统一限额标准,单卡单日的累计消费交易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500,000元(或等值外币)。若当日刷卡累计消费交易金额超过上述限额,则相关消费交易将无法完成”。此举主要是为加强借记卡用卡风险控制,保障借记卡持卡人的用卡安全。

  此外,邮储银行也公告表示,对网银支付作出金额限制,该行“网上支付通”各产品(含“支付宝卡通”、“财付通一点通”和“银联无卡支付”)每日累计交易限额最高均不超过5000元。

  事实上,早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银行对交易金额作出了限制,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如工行储蓄卡,若办理电子银行口令卡,单笔限额500元,每日限额1000元。农行储蓄卡动态口令卡,单笔限额1000元,每日限额3000元。招行“一卡通”大众版网上支付交易单笔及单日累计限额从5000元下调至500元。华夏银行规定,网上支付单笔限额300元,日累计1000元。

  限额不够用,改成U盾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农行储蓄卡动态口令卡已达到2年有效期,退出使用,现在使用K宝,因而不再对网银支付做出限额规定。除了农行,其他已有限额规定的银行,基本都没有取消限额。这让市民在降低网银交易风险的同时,有时也感受到了一定的不便。例如,市民王女士在网上购买价值1000多元的衣服,以往只要操作一次就可以了,现在却因受到每日500元的限制,不得不分三天支付。

  那么,市民有什么办法来减少麻烦呢?首先,如果限额是持卡市民自己设置的,那么可以到银行柜面或在网上操作,将限额进行调高。例如,兴业银行持卡人可自己网上设置限额,有单日累计消费1000元和5000元两个选项,如果设置其他金额就可到柜面申请。

  其次,如果使用的是老版的口令卡,那么往往将口令卡换成U盾或证书用户、专业版用户,就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限额。例如,工行口令卡支付单笔上限500元,日累计1000元,若换成U盾,则单笔上限上升至2000元,日累计额度上升至5000元。又如交行的短信密码用户日累计5000元,单笔上限可自己设定,而若成为证书用户,则单笔5万元,累计100万元。招行的500元上限,若市民到柜台上申请将个人版转成专业版,则上升为5000元上限。光大银行采用手机动态密码的为每日5000元上限,而采用阳光令牌的,则每日高达50万元上限。民生银行若使用浏览器证书,则限额每日5000元,而采用U宝,则可高达50万元。中信银行如果使用手机动态口令,则单笔1000元,日累计5000元,使用U盾则没有限制,可以自己设置支付上限。

  附:各银行网银支付规定及应对方法

  工行电子银行口令卡单笔500元,日累计1000元;U盾单笔2000元,日累计5000元。

  应对:到柜台把口令卡换成U盾。

  建行没有明确限额规定,商户若有限额规定则采用商户限额。

  应对:到柜台重新修改支付上限,当日可生效。

  农行原动态口令卡,单笔限额1000元,每日限额3000元;现换为K宝,支付没有限额限制。

  应对:使用K宝没有限制。

  交通银行短信密码用户日累计5000元,单笔上限可自己设定;证书用户单笔5万元,日累计100万元。

  应对:若5000元也不够用,可申请成为证书用户。

  招行银行大众版网上支付交易单笔及单日累计限额500元;专业版5千元上限。

  应对:到柜台申请将个人版转成专业版。

  兴业银行可自己网上设置单日累计消费1000元和5000元两个选项,如果其他金额可到柜面申请。

  应对:选择高限额选项,或柜面申请其他额度。

  光大银行手机动态密码的5000元/天;阳光令牌为50万/天。

  应对:若5000也不够用,可申请改用阳光令牌。

  深发展采用动态密码、USB Key支付的,非实时到帐不限额,实时到账5万元限额;采用手机动态口令支付的,非实时到账限额20万元,实时到账是5万元限额。

  应对:将手机动态口令改为USB Key或动态密码。

  民生银行浏览器证书5000元限额,U宝为50万元限额。

  应对:若5000元也不够用,可申请改用U宝。

  中信银行使用U盾没有限制,可以自己设置支付上限;如果使用手机动态口令,单笔1000元,日累计5000元。

  应对:将手机动态口令方式改为使用U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